-
题名某混凝土连续梁桥动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 1
-
-
作者
蔡晨宁
杨杰
陶鹏
艾军
闫维明
-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土木工程系
北京工业大学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4-39,共6页
-
基金
北京工业大学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
-
文摘
为考察某五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梁桥的动力特性,对该桥梁进行了跑车和跳车动力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获取了不同车速下桥梁的冲击系数、固有频率和阻尼比。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该桥梁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理论模态分析,然后在实测固有频率的基础上进行了基于优化的有限元模型修正,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这些动力特性结果为桥梁状态评定提供了重要依据,表明该桥动力性能良好,满足原有设计要求。
-
关键词
连续梁桥
动力试验
模态分析
有限元方法
-
Keywords
continuous girder bridge
dynamic test
modal analysis
finite element method
-
分类号
U446.1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基于导电油墨层电阻层析成像的混凝土裂缝损伤识别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蔡晨宁
陈少林
刘丽娜
-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
出处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4-1089,共6页
-
文摘
为解决混凝土裂缝损伤的监测问题,提出利用石墨烯碳油墨在混凝土表面制备导电层,利用电阻层析成像技术进行裂缝损伤识别。通过比较损伤前后导电层边界电压变化,利用TV-SB正则化算法重建损伤引起的电导率变化分布图像以确定裂缝损伤情况。分别进行人工模拟裂缝和混凝土梁弯曲裂缝检测实验,来验证所提方法对裂缝损伤识别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导电油墨层性能良好,电阻层析成像技术重建的电导率变化图像能够较好地反映裂缝损伤的位置和长度等信息,可为混凝土裂缝损伤的监测和识别提供一种有前景的技术。
-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监测
电阻层析成像
裂缝损伤识别
导电油墨层
-
Keywords
concrete structural monitoring
electrical resistance tomography
crack damage identification
conductive ink layer
-
分类号
V24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
-
题名基于碳系材料的标准应变传感条应用研究
- 3
-
-
作者
刘丽娜
蔡晨宁
钱征华
-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
-
出处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4-168,共5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3YFE01110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12172171)。
-
文摘
针对传统电阻应变测量过程中,电阻应变片只能适应局部应变的点测,不能进行全域性测量且粘贴工艺复杂的特点,本文提出了采用价格低廉的碳系材料,利用改进凹版印刷技术制备标准长度传感条,采用裁剪及拼接的方法,实现传感条测试区域的任意调整,介绍了基于电阻变化率的传感条应变测试基本原理,通过等截面悬臂梁静载实验考核了标准传感条的各项性能指标,并通过钢筋混凝土弯曲梁实验评价了标准应变传感条针对混凝土梁小应变时全域性的测量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标准应变传感条具有制备方法简单、组合方式多样、小应变响应跟随性好、适用于户外现场测量的特点,可推广应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健康监测领域。
-
关键词
石墨烯碳油墨
应变传感条
性能测试
应用研究
-
Keywords
graphene carbon ink
strain sensing strip
performance testing
application research
-
分类号
TP21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题名基于电阻抗成像的智能混凝土结构损伤识别
被引量:5
- 4
-
-
作者
蔡晨宁
严刚
陈少林
刘丽娜
-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
出处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14,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602104)
航空科学基金项目(2017ZA52005)。
-
文摘
为解决混凝土结构损伤的精准监测问题,该文提出将石墨烯导电碳油墨集成在混凝土结构表面形成智能传感层使其“智能化”,利用电阻抗成像技术进行损伤识别。通过在智能传感层的边界电极依次注入微小的电流,根据损伤前后测得的传感层边界电压值变化,重建损伤引起的电导率变化分布图像以确定损伤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受损结构及表面传感层进行人工修复,从而实现传感层的重复使用。实验结果表明,集成表面传感层的智能混凝土性能良好,重建的电导率变化图像能够较好地反映损伤的数量、位置和形状尺寸,通过对传感层的修复,实现对损伤发展趋势进行长期有效监测,为混凝土监测和识别提供一种有前景的技术。
-
关键词
智能混凝土
智能传感层
损伤监测和识别
电阻抗成像
-
Keywords
intelligent concrete
intelligent sensing layer
damage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
-
分类号
V24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TB9
[机械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
-
题名丝网印刷石墨烯碳油墨应变传感器性能研究
被引量:4
- 5
-
-
作者
蔡晨宁
严刚
陈少林
刘丽娜
-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
出处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7-40,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602104)
航空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7ZA52005)。
-
文摘
提出了一种印刷传感器,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变测试。采用石墨烯碳油墨和导电银浆分别作为传感和电路材料,以聚酰亚胺薄膜为基底,通过丝网印刷逐层印刷制备。设计了3种电桥电路,通过温度变化、系数标定和钢筋混凝土梁弯曲试验,测试了该印刷应变传感器性能。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成本低、制备方便、温度变化影响小等优点,其线性度超过0.99,灵敏度最高达到90.4,可以满足钢筋混凝土结构测试需求。
-
关键词
应变监测
传感器
惠斯登电桥
丝网印刷
石墨烯碳油墨
-
Keywords
strain monitoring
sensor
Wheatstone bridge
screen printing
graphene-carbon ink
-
分类号
TP21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O348.2
[理学—固体力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