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变量解耦双自由度PID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5
1
作者 罗运辉 刘红波 +1 位作者 贾磊 蔡文剑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82-1287,共6页
为了解决多变量时滞过程解耦器结构复杂且不能解析设计、控制器不易兼顾控制性能和鲁棒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解耦双自由度PID控制系统设计方法.针对时滞过程改进了Cai所提出的正则化解耦方法:从能量功率谱的角度重新解释并构造结构简... 为了解决多变量时滞过程解耦器结构复杂且不能解析设计、控制器不易兼顾控制性能和鲁棒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解耦双自由度PID控制系统设计方法.针对时滞过程改进了Cai所提出的正则化解耦方法:从能量功率谱的角度重新解释并构造结构简单的解耦矩阵;将系统解耦成单回路后,采用双自由度PID结构设计各回路控制器.典型工业过程实例验证了设计的简单性和性能的有效性.采用该方法,解耦传递函数矩阵可以解析求解,双自由度PID控制器能够有效改善各回路高频段的解耦性能,获得良好的设定值跟踪性能和扰动抑制能力,并且可以方便地应用于控制现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量系统 解耦 双自由度(2DF)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喷射器模型及其实验验证 被引量:4
2
作者 祝银海 厉彦忠 +1 位作者 鱼剑琳 蔡文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96-1101,共6页
根据喷射器内的湍流流动特征,引入临界圆的概念,即引射流体在混合腔入口处马赫数为1的位置;依据管内流动的速度分布特点,定义了一个二维速度分布函数来近似喷射器内的实际速度分布;利用喷射器的进出口能量平衡方程,建立了一种新的喷射... 根据喷射器内的湍流流动特征,引入临界圆的概念,即引射流体在混合腔入口处马赫数为1的位置;依据管内流动的速度分布特点,定义了一个二维速度分布函数来近似喷射器内的实际速度分布;利用喷射器的进出口能量平衡方程,建立了一种新的喷射器模型.模型的计算过程非常简单,不需要迭代计算.相比于现有的一维喷射器模型,采用二维速度分布函数的新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同时它只含有8个代数方程,有结构简单和便于应用的优点.采用低沸点的R141B作为工质,建立了一个喷射制冷循环的实验平台.实验验证结果显示,新模型预测引射系数的最大误差仅为-6.03%,因此可以用于对喷射器的性能进行仿真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 喷射器 模型 临界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NG船舶冷能综合管理系统设计与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夏睿 王哲 +3 位作者 曹梦龙 韩凤翚 纪玉龙 蔡文剑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5,共5页
为了减少FLNG船舶运输期间的能量损失,设计FLNG船舶能源综合利用系统,收集LNG再汽化时排出的冷能并存储在储罐中,当船舶处于用电负荷高峰时期时可以利用存储的冷能发电并驱动系统部件实现BOG的再液化过程,针对系统结构特点,构建系统热... 为了减少FLNG船舶运输期间的能量损失,设计FLNG船舶能源综合利用系统,收集LNG再汽化时排出的冷能并存储在储罐中,当船舶处于用电负荷高峰时期时可以利用存储的冷能发电并驱动系统部件实现BOG的再液化过程,针对系统结构特点,构建系统热力学模型并进行热力学与系统(火用)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可以实现66.4%的(火用)效率,其中46.2%的(火用)损失来自系统中的换热器,38.4%的(火用)损失来自压缩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NG 能量管理系统 储能 朗肯循环 BOG再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载GT-sCO_(2)双布雷顿联合循环经济分析与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群 姜悦茂 +3 位作者 王哲 韩凤翚 纪玉龙 蔡文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7-99,共13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船载动力系统中燃气轮机的效率且降低能源消耗与经济成本,本文对由燃气轮机循环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组成的双布雷顿联合循环系统GT-sCO_(2)进行了热力性能与经济性能的分析与优化。对拟建系统进行了[火用]经济分析,选取... 为了进一步提高船载动力系统中燃气轮机的效率且降低能源消耗与经济成本,本文对由燃气轮机循环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组成的双布雷顿联合循环系统GT-sCO_(2)进行了热力性能与经济性能的分析与优化。对拟建系统进行了[火用]经济分析,选取6个决策变量并研究参数对[火用]效率和单位电力成本两个目标函数的影响。采用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方法,对联合循环进行优化以获得最优的系统参数。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相对于单一的燃气轮机循环,GT-sCO_(2)联合循环净功率增加了29.44%,[火用]效率提高了29.21%,单位电力成本降低了6.2%,联合循环从热力性能和经济性能上都具有明显优势。联合循环各部件的[火用]损失之和约占总输入[火用]的31.66%,[火用]损失成本占总成本的69.85%,需要优化关键部件的热力参数以提高循环的[火用]经济性。通过控制变量进行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系统[火用]效率及单位电力成本具有不同决策变量的最优值。多目标优化获得联合系统最佳的[火用]效率为48.44%,最佳的单位电力成本为0.292 6元/(kW·h),循环的净输出功率为42 804 kW。本文从热力性和经济性的角度为船舶燃气轮机循环及其余热回收循环的联合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循环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 船载动力系统 [火用]经济分析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CO_2捕集斜向紧凑微型流化床的设计及性能
5
作者 李晓飞 王雷 +1 位作者 贾磊 蔡文剑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70-775,共6页
为高效节能地利用固体吸附剂进行低浓度CO_2捕集,提出了一种低压降和高吸附剂利用率的新型斜向紧凑微型流化床(OCMFB)反应器.通过CO_2捕集实验,对OCMFB反应器与径向流固定床(RFFB)反应器、径向吸附器(RA)和流化床(FB)反应器的性能进行... 为高效节能地利用固体吸附剂进行低浓度CO_2捕集,提出了一种低压降和高吸附剂利用率的新型斜向紧凑微型流化床(OCMFB)反应器.通过CO_2捕集实验,对OCMFB反应器与径向流固定床(RFFB)反应器、径向吸附器(RA)和流化床(FB)反应器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与RFFB,RA和FB反应器相比,OCMFB反应器床道流化性和低进气速度的优势使压降最大降幅分别达到60%,56%和63%,CO_2穿透吸附时间分别增加了42%,35%和8%,饱和时间分别缩短24%,20%和15%;经过10次CO_2捕集循环后,OCMFB反应器与RFFB和RA反应器相比,吸附剂磨损基本相当,与FB反应器相比,吸附剂磨损明显减小;OCMFB反应器表现出比RFFB,RA和FB反应器更稳定的CO_2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捕集 固态胺吸附剂 径向流固定床 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