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车联网技术的车路协同系统设计 被引量:19
1
作者 蔡志理 孙丰瑞 +1 位作者 韦凌翔 王楠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17-23,共7页
在全面分析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基于车联网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感知功能的车路协同系统的设计方案,对系统的物理框架和逻辑框架进行了设计,重点研究了各子系统的组成与功用,分析了系统的智能感知、车路协同通信和智能信息处理等关键技术。... 在全面分析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基于车联网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感知功能的车路协同系统的设计方案,对系统的物理框架和逻辑框架进行了设计,重点研究了各子系统的组成与功用,分析了系统的智能感知、车路协同通信和智能信息处理等关键技术。研究表明:该系统可以实时、准确地感知和采集车辆、道路环境以及全路网的交通运行状况等信息,有效实现车与车、车与路、车路与监控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综合分析、快速判定或预测道路上的交通异常状况,并能够提供优质的交通综合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车路协同系统 智能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线路BRT与常规公交速度特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蔡志理 邴其春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2年第5期916-921,共6页
针对济南市北园大街上BRT-1线路及沿线常规公交的运行特点,采用跟车法和车牌照法相结合的方式,采集了该线路上快速公交和常规公交的行车速度数据,对比分析了两者在站间行驶速度、行程速度和运营速度上的特性差异,并对BRT-1和同线路常规... 针对济南市北园大街上BRT-1线路及沿线常规公交的运行特点,采用跟车法和车牌照法相结合的方式,采集了该线路上快速公交和常规公交的行车速度数据,对比分析了两者在站间行驶速度、行程速度和运营速度上的特性差异,并对BRT-1和同线路常规公交的区间运营速度进行了正态拟合优度检验和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综合分析表明:同线路上的快速公交与常规公交相比,其速度特性总体上具有较明显优势,且两者的区间运营速度分布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公交 常规公交 速度特性 对比分析 非参数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BRT-1线路行车速度特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蔡志理 高超 邴其春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14-18,共5页
针对济南市BRT-1线路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使用手持与车载两用GIS数据采集器和多功能交通调查仪,采集该线路BRT车辆的行车速度数据,给出行车速度的一般特性曲线,系统分析了该线路中各站间行程速度及全程运营速度的统计特征及分布规律,并依... 针对济南市BRT-1线路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使用手持与车载两用GIS数据采集器和多功能交通调查仪,采集该线路BRT车辆的行车速度数据,给出行车速度的一般特性曲线,系统分析了该线路中各站间行程速度及全程运营速度的统计特征及分布规律,并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一系列提高该线路行车速度,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的建设性意见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公交 行车速度 速度特性 公交专用道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公交系统及其主要技术 被引量:7
4
作者 蔡志理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39-43,共5页
在全面分析快速公交(Bus Rapid Transit,BRT)系统的组成、特点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BRT系统的主要技术要点,包括专用车道设置技术、站台形式与站点位置布设技术、交叉口优先通行技术以及智能控制与管理技术等,BRT系统综合了轨... 在全面分析快速公交(Bus Rapid Transit,BRT)系统的组成、特点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BRT系统的主要技术要点,包括专用车道设置技术、站台形式与站点位置布设技术、交叉口优先通行技术以及智能控制与管理技术等,BRT系统综合了轨道交通与常规公共交通的长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T 专用车道 站台布局 交叉口优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技术在“汽车构造”CAI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蔡志理 《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6年第3期50-53,21,共5页
本文重点介绍了“汽车构造”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建立及“汽车构造”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技术。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汽车构造 C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GS技术的高速公路交通监控系统研究
6
作者 蔡志理 姜桂艳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0-14,18,共6页
基于3GS(GPS,GIS,GPRS)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高速公路全线交通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对该系统的功能、物理框架和逻辑框架进行了设计。重点分析了基于3GS的交通信息采集技术、基于人工智能的交通信息处理技术、交通拥挤判别与交通事件检测... 基于3GS(GPS,GIS,GPRS)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高速公路全线交通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对该系统的功能、物理框架和逻辑框架进行了设计。重点分析了基于3GS的交通信息采集技术、基于人工智能的交通信息处理技术、交通拥挤判别与交通事件检测技术以及交通控制与诱导技术等交通状态监控的关键技术。研究表明:以3GS技术为手段,可以实时、准确、全面、直观地采集、传输与显示全路网的交通运行状况信息,能够实现快速、准确地判定交通拥挤和交通事件的发生以及交通拥挤类型、拥挤状态和拥挤排队长度,能够对拥挤条件下的交通流实行有效地控制与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GS技术 智能交通 交通监控 高速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I课件解题过程智能化初探
7
作者 蔡志理 李作纬 《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7年第3期43-46,共4页
阐述了CAI件解题过程智能化的基本思路和实现方法.
关键词 CAI 课件 解题过程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Authorware开发多媒体应用系统方法与技术
8
作者 蔡志理 李作纬 《山东交通科技》 1997年第3期8-11,共4页
本文在简要介绍Authorware功能的基础上,以“世界名车博览”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开发制作为例,重点阐述了利用Authorware开发制作多媒体软件所需要的软硬件环境以及主要实现方法和相关技术。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开发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行人通道交通状态识别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红 韦凌翔 +2 位作者 李高峰 蔡志理 邵海鹏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4-140,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利用行人交通流参数,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人行通道处交通状态识别的方法。采用FCM算法实现了4种行人交通状态的聚类分析与定义;建立SVM多类分类器模型。并分别采用线性可分和非线性两种SVM分类器以及多项式、高... 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利用行人交通流参数,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人行通道处交通状态识别的方法。采用FCM算法实现了4种行人交通状态的聚类分析与定义;建立SVM多类分类器模型。并分别采用线性可分和非线性两种SVM分类器以及多项式、高斯径向基、sigmoid等3种核函数,应用于行人通道交通状态识别中,进而通过实际采集数据集合,对其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设计的算法具有良好的识别性能,RBF核函数SVM模型的总体识别效果相比最好,正确率均在85%以上,说明行人交通参数在该核函数转化的高维空间具备良好的线性可分;线性可分对畅通状态识别效果相对最好,正确率为98%;多项式核函数对稳定状态识别效果相对最好,正确率为93%;sigmoid核函数的总体识别效果相比最稳定,正确率均在85%-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轨道交通 状态识别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力学公式库方法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10
作者 蔡志理 《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4年第3期16-18,共3页
本文阐述了公式库的概念、建立和调用,叙述了利用公式库开发《材料力学》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系统的设计思路及方法、结构与功能等。
关键词 材料力学 公式库 计算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韦凌翔 陈红 +3 位作者 王永岗 蔡志理 钟栋青 李玉华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22-29,共8页
短时交通流量是短时交通参数的基础参数之一,其变化规律可直观反映调查路段或区域的交通变化趋势,可为交通出行提供有效的路径选择信息。基于对统计分析模型、人工智能模型、非线性理论、交通模拟、组合预测模型等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方法... 短时交通流量是短时交通参数的基础参数之一,其变化规律可直观反映调查路段或区域的交通变化趋势,可为交通出行提供有效的路径选择信息。基于对统计分析模型、人工智能模型、非线性理论、交通模拟、组合预测模型等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方法特点和应用的分析,鉴于短时交通流量自身的随机波动特性,指出单一的交通参数预测方法很难有效提高预测的精度和效果,而基于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实践意义,并指出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方法研究领域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短时交通流量 预测 智能交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交优先保障措施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姜桂艳 蔡志理 纪英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34-41,共8页
针对长春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与管理模式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宏观政策、微观方法、经营理念、运营管理以及快速公交等方面系统研究了长春市实现公交优先目标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公共交通 运营管理 保障措施 快速公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