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庄矿特厚煤层综放沿空巷道围岩卸压控制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段军 杨鹏 +2 位作者 蔡志炯 韦泽 陈超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23,共3页
针对金庄矿8202工作面沿空巷道在整个掘进及回采期间围岩变形量大、矿压显现剧烈等问题,提出在采空区侧实体煤内布置卸压巷的方案。然后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沿空巷道围岩垂直应力分布规律、卸压巷在不同位置下对沿空掘巷围岩应... 针对金庄矿8202工作面沿空巷道在整个掘进及回采期间围岩变形量大、矿压显现剧烈等问题,提出在采空区侧实体煤内布置卸压巷的方案。然后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沿空巷道围岩垂直应力分布规律、卸压巷在不同位置下对沿空掘巷围岩应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巷道 垂直应力 卸压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倾角松软煤层综放开采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朱现磊 杨仁树 +1 位作者 蔡志炯 祁海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5-28,共4页
为了探讨大倾角松软煤层综放开采顶板活动规律,运用物理相似模拟试验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覆岩运移特征、顶板垮落步距及矿压显现规律。结果表明:覆岩下沉曲线呈非对称性,最大下沉量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工作面上段矿压显现强于中... 为了探讨大倾角松软煤层综放开采顶板活动规律,运用物理相似模拟试验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覆岩运移特征、顶板垮落步距及矿压显现规律。结果表明:覆岩下沉曲线呈非对称性,最大下沉量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工作面上段矿压显现强于中段,下段最弱,且两端头来压时间滞后于中部来压;工作面巷道支承压力最大值位于超前工作面17~25 m,超前工作面约40 m范围内应重点加强支护。试验结果与现场观测基本相符,为工作面支架选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 松软煤层 综采放顶煤 矿压显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庄矿岩体力学参数的取值研究
3
作者 刘树新 陈超 +3 位作者 杨鹏 蔡志炯 韦泽 杨阳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5-107,共3页
通过量化的GSI系统和Hoek-Brown准则合理地估算出金庄矿8203工作面围岩的力学参数,并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巷道两帮围岩及巷道顶板移近量,结果表明该岩体力学参数输入FLAC^(3D)运算后巷道两帮围岩及巷道顶板移近量与实测巷道... 通过量化的GSI系统和Hoek-Brown准则合理地估算出金庄矿8203工作面围岩的力学参数,并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巷道两帮围岩及巷道顶板移近量,结果表明该岩体力学参数输入FLAC^(3D)运算后巷道两帮围岩及巷道顶板移近量与实测巷道两帮围岩及巷道顶板移近范围基本一致,该估算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GSI系统 岩体力学参数 移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煤层综放面区段煤柱合理尺寸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蔡志炯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2-55,共4页
根据金庄矿8203特厚煤层综放面实际,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区段煤柱合理宽度。理论研究了煤层厚度、应力集中系数、煤层强度对煤柱宽度的影响,确定区段煤柱宽度应大于23 m。采用FLAC3D模拟了煤柱宽度为1... 根据金庄矿8203特厚煤层综放面实际,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区段煤柱合理宽度。理论研究了煤层厚度、应力集中系数、煤层强度对煤柱宽度的影响,确定区段煤柱宽度应大于23 m。采用FLAC3D模拟了煤柱宽度为16 m、20 m和24 m时,其两侧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煤柱内塑性区和应力分布及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煤柱宽度为16 m、20 m时,在两侧工作面回采的过程中,塑性区将会贯通煤柱;当煤柱宽度增加到24 m时,塑性区没有贯穿整个煤柱,煤柱内部存在8 m宽的弹性区。现场实测表明左侧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煤柱破坏宽度为5 m左右,右侧工作面回采阶段煤柱破坏宽度为15 m,故首采工作面采用30 m宽的煤柱尺寸偏大,同理本研究也为后续工作面选择合理的区段煤柱尺寸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区段煤柱 数值模拟 煤柱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掘锚一体机在特厚煤层大断面回采巷道支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5
作者 董庆 蔡志炯 赵洪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5-40,共6页
针对马道头矿特厚煤层条件下回采巷道掘进速度慢及围岩难以控制的现状,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实验室试验、现场监测等方法与手段,研究了特厚煤层中大断面回采巷道的支护技术。为了提高特厚煤层大断面回采巷道的掘进速度,确保巷... 针对马道头矿特厚煤层条件下回采巷道掘进速度慢及围岩难以控制的现状,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实验室试验、现场监测等方法与手段,研究了特厚煤层中大断面回采巷道的支护技术。为了提高特厚煤层大断面回采巷道的掘进速度,确保巷道成形质量,使用了MB670掘锚一体机代替悬臂式掘进机进行掘进实验。并根据提出的"锚网索+钢带"联合支护技术方案,对工作面运输巷的支护设计及施工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巷道围岩顶底板区域稳定,且掘进速度明显提高,支护材料成本明显降低,不仅实现了特厚煤层大断面回采巷道的安全、快速、经济的掘进效果,同时也为类似矿井的安全快速掘进提供了实践经验及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锚一体机 特厚煤层 大断面 回采巷道 支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庄矿特厚煤层回采巷道支护参数优化
6
作者 蔡志炯 《江西煤炭科技》 2015年第3期59-61,共3页
针对金庄矿特厚煤层回采巷道支护参数优化问题,采用声波探测方法确定了回采巷道松动圈范围,并参考类似条件巷道支护参数,制定了初步支护方案。通过对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巷道力学响应的观测,发现该支护方案顶板支护参数偏于保守,而两帮支... 针对金庄矿特厚煤层回采巷道支护参数优化问题,采用声波探测方法确定了回采巷道松动圈范围,并参考类似条件巷道支护参数,制定了初步支护方案。通过对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巷道力学响应的观测,发现该支护方案顶板支护参数偏于保守,而两帮支护需要增加,进而优化了支护方案。优化后的支护方案用于后续工作面时,在经受两次采动影响时依然能够完全满足安全生产需要,又节约了成本,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庄矿 回采巷道 支护参数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蚂蚁追踪技术在三维地震勘探精细解释中的应用
7
作者 蔡志炯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5年第5期189-191,共3页
三维地震资料空间"立体"解释技术已经发展很多年了,取得了丰富的地质成果,但直到目前断层面解释仍然存在很大的主观性。从蚂蚁体自动追踪技术的原理、流程以及参数设定及其意义等方面介绍了三维地震勘探自动构造解释模块中的&... 三维地震资料空间"立体"解释技术已经发展很多年了,取得了丰富的地质成果,但直到目前断层面解释仍然存在很大的主观性。从蚂蚁体自动追踪技术的原理、流程以及参数设定及其意义等方面介绍了三维地震勘探自动构造解释模块中的"蚂蚁"追踪技术,运用该技术对金庄煤业北二盘区构造进行探测,相比传统技术能够发现更多的小型断裂构造及断裂异常,为矿井的设计开采提供了更为精细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勘探 自动追踪技术 蚁群算法 地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