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测定汽液平衡的新方法——偶合法和双斜式沸点仪 被引量:1
1
作者 蔡志亮 周星风 韩世钧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52-55,共4页
本文提出一种不依赖组成分析测定二元汽液平衡数据的新方法。该法用沸点计法测定泡点线,用双斜式沸点仪测定露点和泡点温度,并通过泡点线确定露点组成从而得到露点线。 本工作还设计了适用于该方法的双斜式沸点仪。为验证方法和考核仪器... 本文提出一种不依赖组成分析测定二元汽液平衡数据的新方法。该法用沸点计法测定泡点线,用双斜式沸点仪测定露点和泡点温度,并通过泡点线确定露点组成从而得到露点线。 本工作还设计了适用于该方法的双斜式沸点仪。为验证方法和考核仪器,与斜式沸点仪测定的泡点线结合,测定了一套完整的常压甲醇-丙酮体系汽液平衡数据;并用Barker方法进行逐点热力学一致性检验,汽相浓度平均偏差|δ|-0.0051,该套数据同文献数据亦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液平衡 测定 沸点仪 偶合 双斜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逼近法研究汽液平衡 被引量:1
2
作者 蔡志亮 祝一峰 +2 位作者 陈时忠 姚允斌 黄棨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74-378,共5页
用已知组成为x_1^(1)的溶液对恒压下稳定运行的平衡釜中的平衡液相(其组成x_1^(0)为待求量)作等质量代换.若代换前后的相平衡温度差T^(0)-T^(1)=0,则x_1^(0)=x_1^(1),即得一泡点(T^(1),x_1^(1));否则,x_1^(0)≠x_1^(1),此时向釜中加入组... 用已知组成为x_1^(1)的溶液对恒压下稳定运行的平衡釜中的平衡液相(其组成x_1^(0)为待求量)作等质量代换.若代换前后的相平衡温度差T^(0)-T^(1)=0,则x_1^(0)=x_1^(1),即得一泡点(T^(1),x_1^(1));否则,x_1^(0)≠x_1^(1),此时向釜中加入组分1或组分2使温度回到T^(0)附近,改用已知组成为x_1^(2)的溶液作代换.如此反复,直至|T^(n-1)-T^(n)|或|x_1^(n-1)-x_1^(n)|达到所需精度,最后的点(T^(n),x_1^(n))即为泡点.对平衡汽相作同样代换可得到露点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液平衡 逼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尿激酶比率的测定 被引量:2
3
作者 祝一锋 蔡志亮 +1 位作者 赵忠睦 潘传智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88-389,共2页
尿激酶(urokinase,UK)是从新鲜人尿中提取的一种溶血栓药物[1]。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血栓形成、血栓栓塞等症。尿激酶有多种分子量形式,主要有54000和33000D两种,即高分子尿激酶(H-UK)和低分子尿激酶... 尿激酶(urokinase,UK)是从新鲜人尿中提取的一种溶血栓药物[1]。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血栓形成、血栓栓塞等症。尿激酶有多种分子量形式,主要有54000和33000D两种,即高分子尿激酶(H-UK)和低分子尿激酶(L-UK),据Rogati[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高分子尿激酶 比率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精制新工艺 被引量:1
4
作者 祝一锋 蔡志亮 +1 位作者 赵忠睦 潘传智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63-66,共4页
报道了一种尿激酶精制新工艺。尿激酶粗品经 Sephadex G-50凝胶过滤、CM-Sephadex C-50离子交换层析柱精制,再用硫酸铵沉淀,沉淀物溶解后经 Bio-Gel P-30凝胶柱分离出高分子尿激酶和低分子尿... 报道了一种尿激酶精制新工艺。尿激酶粗品经 Sephadex G-50凝胶过滤、CM-Sephadex C-50离子交换层析柱精制,再用硫酸铵沉淀,沉淀物溶解后经 Bio-Gel P-30凝胶柱分离出高分子尿激酶和低分子尿激酶。酶活力总收率为60%,纯化倍数为50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纯化 过滤 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在黄芪甲苷诱导的心肌线粒体保护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璐 蔡志亮 +3 位作者 贺翼飞 朱莹 习瑾昆 贺永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4-858,共5页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的心肌保护作用是否与内质网应激相关,并探讨其可能的线粒体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大鼠H9c2细胞常规培养;实验分为对照组、内质网应激诱导剂(2-DG)组、黄芪甲苷+2-DG组、黄芪甲苷组;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荧光强度变化以确定内...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的心肌保护作用是否与内质网应激相关,并探讨其可能的线粒体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大鼠H9c2细胞常规培养;实验分为对照组、内质网应激诱导剂(2-DG)组、黄芪甲苷+2-DG组、黄芪甲苷组;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荧光强度变化以确定内质网应激对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进而推测线粒体通透性转化孔(mPTP)开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GRP 78、GRP 94、IRE1的表达;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不同浓度2-DG能够模仿mPTP开放剂atractyloside使mPTP开放,以100μmol·L^(-1)2-DG作用最明显;黄芪甲苷明显抑制2-DG引起的mPTP开放;黄芪甲苷明显抑制2-DG引起的GPR 78、GRP 94、IRE1的表达;黄芪甲苷减轻2-DG引起的内质网和线粒体损伤。结论 2-DG可以诱发内质网应激反应,黄芪甲苷可能通过GRP 78、GRP 94、IRE1抑制内质网应激进而阻止mPTP开放,发挥心肌细胞线粒体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保护 黄芪甲苷 内质网应激 线粒体 2-脱氧-D-葡萄糖 线粒体通透性转移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