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折叠尾翼驱动扭簧参数优化及数值仿真 被引量:10
1
作者 蔡德咏 马大为 +1 位作者 朱忠领 任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8-132,共5页
建立了无人机折叠尾翼展开机构的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折叠尾翼展开的运动规律。根据折叠尾翼展开机构的设计要求及扭簧的设计准则,建立驱动扭簧参数的优化模型。采用模拟退火算法,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制计算程序求解得到扭簧的优化参... 建立了无人机折叠尾翼展开机构的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折叠尾翼展开的运动规律。根据折叠尾翼展开机构的设计要求及扭簧的设计准则,建立驱动扭簧参数的优化模型。采用模拟退火算法,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制计算程序求解得到扭簧的优化参数。建立了折叠尾翼的有限元模型,针对优化前后的扭簧参数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参数能够让折叠尾翼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时间内展开到位,而冲击载荷只有原方案的2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叠尾翼 参数优化 模拟退火算法 数值仿真 冲击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复合材料圆柱壳振动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蔡德咏 马大为 +1 位作者 朱忠领 林国问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8-31,共4页
为了研究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圆柱壳体的振动特性,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圆柱壳体的数值模型。研究纤维混杂比例、边界条件、缠绕角、长径比L/R等参数与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圆柱壳体的基频的关系。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振动 有限元算法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同心筒自力发射热环境优化设计 被引量:6
3
作者 杨风波 马大为 +2 位作者 任杰 乐贵高 蔡德咏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2-178,共7页
针对新型路基同心筒自力发射热环境评估与优化设计问题,依托弹性变形和域动分层结合的动网格技术,求解了二维轴对称N-S方程,分析了"中段导流"同心筒动态热环境特性,确定了热环境评价指标;通过建立以优化拉丁超立方实验设计和... 针对新型路基同心筒自力发射热环境评估与优化设计问题,依托弹性变形和域动分层结合的动网格技术,求解了二维轴对称N-S方程,分析了"中段导流"同心筒动态热环境特性,确定了热环境评价指标;通过建立以优化拉丁超立方实验设计和四阶响应面为理论基础的近似数学模型,解决了CFD自动建模困难、直接寻优计算量大的难点;利用多岛遗传和梯度优化算法搭建组合优化策略平台,克服了流场在不同热结构条件下的强非线性问题,并构建了支持近似数学模型的热环境优化构架。对比数值结果表明,倒吸进入内筒的低温气体有力改善了同心筒热环境;建立的近似数学模型精度较高,满足工程需求;优化后,热环境特性发生良性变化,导弹总体热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心筒发射装置 燃气射流 热环境特性 近似数学模型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壤撞击坑对探测器着陆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胡建国 马大为 +1 位作者 乐贵高 蔡德咏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46-1050,共5页
探测器软着陆后的姿态是上升器月面稳定起飞的前提基础,研究月壤撞击坑给探测器着陆性能带来的影响对上升器月面稳定起飞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有限元法(FEM)模拟GRC-1型月壤的非线性力学特性,并与文献[13]中三轴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仿真... 探测器软着陆后的姿态是上升器月面稳定起飞的前提基础,研究月壤撞击坑给探测器着陆性能带来的影响对上升器月面稳定起飞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有限元法(FEM)模拟GRC-1型月壤的非线性力学特性,并与文献[13]中三轴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仿真方法的有效性;在综合考虑月壤非线性、反推火箭残余应力、姿态控制力和重力的基础上,建立了探测器着陆过程动力学模型;以四腿悬架式着陆器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月壤撞击坑对探测器着陆后姿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探测器着陆后的姿态角随撞击坑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若要保证上升器月面稳定起飞,撞击坑深度不能超过60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结构与设计 月壤 探测器 撞击坑 着陆姿态 非线性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奇异终端滑模观测器的火箭炮系统控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福红 马大为 +2 位作者 胡智琦 蔡德咏 崔龙飞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25,共5页
针对火箭炮位置交流伺服系统转动惯量变化范围大,燃气流冲击力矩强等特点,建立发射动力学与电气耦合模型,研究火箭炮在伺服系统闭环状态下调炮、射击时位置控制系统控制特性。在系统位置控制中引入了非奇异终端滑模观测器,在火箭炮射击... 针对火箭炮位置交流伺服系统转动惯量变化范围大,燃气流冲击力矩强等特点,建立发射动力学与电气耦合模型,研究火箭炮在伺服系统闭环状态下调炮、射击时位置控制系统控制特性。在系统位置控制中引入了非奇异终端滑模观测器,在火箭炮射击等情形下,对火箭炮系统外部干扰项进行估计,削弱控制量抖振,提高传统滑模控制方法对于外界干扰的鲁棒性。通过仿真计算与结果对比,所提控制方法鲁棒性强于传统滑模控制,控制精度优于PID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火箭炮 终端滑模 观测器 永磁同步电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感应的炮口测速装置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士彦 蔡德咏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0-82,共3页
为准确测定高炮弹丸的炮口初速,采用双测速线圈区截测时法,基于电磁感应技术、数据采集、自动控制与信号处理等技术,研制了炮口初速测试装置。通过试验证明该装置能对弹丸出炮口初速实时测量,测量误差<0.63%。
关键词 炮口初速 测试装置 电磁感应 设计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箭炮自动操瞄系统动态滑模控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福红 马大为 +2 位作者 胡智琦 蔡德咏 崔龙飞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4-157,共4页
火箭炮自动操瞄系统包含俯仰/方位子系统,两子系统联动时存在轴间耦合非线性力矩,影响到系统的控制精度,甚至使得系统发散。针对上述特性,对系统进行输入输出解耦线性化,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动态滑模控制方法,设计火箭炮操瞄系统位置控制器... 火箭炮自动操瞄系统包含俯仰/方位子系统,两子系统联动时存在轴间耦合非线性力矩,影响到系统的控制精度,甚至使得系统发散。针对上述特性,对系统进行输入输出解耦线性化,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动态滑模控制方法,设计火箭炮操瞄系统位置控制器,实现火箭炮高精度操瞄。文中仿真对比了传统滑模与动态滑模控制方法的控制特性,结果表明,动态滑模控制方法优于传统滑模控制方法,能够高精度、快速平稳的实现自动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炮 动态滑模 解耦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底座附加冲击载荷的积分表达和影响因子 被引量:1
8
作者 仲健林 任杰 +1 位作者 蔡德咏 胡建国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8-674,共7页
为研究附加冲击载荷的解析方法和影响因子,推导了附加冲击载荷的积分表达式,获得了影响附加冲击载荷的3个主要参数;建立底座的数值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数值模型建立方法的正确性。在数值模型基础上,结合MISO(multiple-input,single-ou... 为研究附加冲击载荷的解析方法和影响因子,推导了附加冲击载荷的积分表达式,获得了影响附加冲击载荷的3个主要参数;建立底座的数值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数值模型建立方法的正确性。在数值模型基础上,结合MISO(multiple-input,single-output)多元广义多项式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底座力学特性数学模型,对附加冲击载荷的影响因子进行智能决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附加冲击载荷的影响因子由高到低排序为帘线模量、截面面积、帘线间距,且当相应参数的变化导致附加冲击载荷增大时,该参数对附加冲击载荷的影响因子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影响因子 数值模型 自适应底座 附加冲击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同心筒发射筒口流场影响因素数值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胡晓磊 乐贵高 +1 位作者 马大为 蔡德咏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6-30,共5页
为了研究车载同心筒结构对导弹点火时筒口流场的影响,采用11组分12步H2/CO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对导弹自力发射点火阶段燃气流场进行数值研究。研究了燃气组分发生化学反应对同心筒筒口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筒口流场时需要考虑燃气射... 为了研究车载同心筒结构对导弹点火时筒口流场的影响,采用11组分12步H2/CO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对导弹自力发射点火阶段燃气流场进行数值研究。研究了燃气组分发生化学反应对同心筒筒口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筒口流场时需要考虑燃气射流组分的二次燃烧,研究了外筒高度和内筒尾部收敛角对筒口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外筒高度、增加内筒尾部收敛角均能够减小燃气流对导弹顶部的热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同心筒 筒口流场 燃气射流动力学 二次燃烧 热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czos法的多管火箭炮模态仿真和试验
10
作者 王惠方 蔡德咏 +2 位作者 任杰 仲建林 王恒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2-176,共5页
为研究某型多管火箭炮振型和固有频率,对其进行模态分析,根据火箭炮发射装置物理样机,完成其有限元模型建立;完成火箭炮发射装置模态测试,采用Lanczos迭代法完成模态仿真分析;将仿真和试验测试模态结构进行对比验证,通过振型完成火箭炮... 为研究某型多管火箭炮振型和固有频率,对其进行模态分析,根据火箭炮发射装置物理样机,完成其有限元模型建立;完成火箭炮发射装置模态测试,采用Lanczos迭代法完成模态仿真分析;将仿真和试验测试模态结构进行对比验证,通过振型完成火箭炮刚度分析,为其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管火箭炮 有限元 模态测试 Lanczos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