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北广旺地区二、三叠系烃源岩评价及气源初探 被引量:33
1
作者 蔡开平 王应蓉 +1 位作者 杨跃明 张荣曾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14,共5页
四川盆地西北部广元—旺苍地区二、三叠系主要为碳酸盐岩沉积。本文对已取心的五个二、三叠系构造共七个层组的所有岩心和区内部分露头剖面 ,系统采集有机碳样品 2 6 0个。经综合分析、对比研究认为 ,除下三叠统飞二、飞三段不具备生烃... 四川盆地西北部广元—旺苍地区二、三叠系主要为碳酸盐岩沉积。本文对已取心的五个二、三叠系构造共七个层组的所有岩心和区内部分露头剖面 ,系统采集有机碳样品 2 6 0个。经综合分析、对比研究认为 ,除下三叠统飞二、飞三段不具备生烃条件外 ,区内主要目的层均属有效烃源岩 (碳酸盐岩有机碳下限取 0 .2 0 % ,泥页岩取 0 .5 0 % ) ,其中P2 d、P2 w、P1m有机碳平均值均在 0 .4 0 %以上 (分别为 4 .6 0 %、0 .4 0 %、0 .5 8% ) ,P2 c为 0 .35 %。有机碳含量与沉积相、地层时代密切相关。水体深度对有机碳影响最大 ,其次为生屑含量。按地层时代 ,有机碳含量最高的硅质岩是P2 d ,其次分别为P1m、P2 w及P2 c。生屑灰岩也属有效烃源岩 ,若含硅质或属深水沉积 (海槽 ) ,则有机碳含量较高 (如P1m)。从有机质类型、成熟度以及天然气的组成、碳同位素和浓缩烃等初步判识 ,河湾场构造二叠系气藏属自生自储 ,天然气主要来自液态烃的高温裂解 ;飞仙关组气藏甲烷具煤成气特征 ,重烃 (C2 +)具油型气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龙门山 二叠系 三叠系 碳酸盐岩 烃源岩 气源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地区侏罗系气藏类型与勘探 被引量:16
2
作者 蔡开平 杨跃明 +1 位作者 王应蓉 刘雪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12,共4页
川西地区侏罗系为一套巨厚陆相红色碎屑岩沉积 ,不具备生烃能力 ,但相继发现了一批储量丰富、分布广泛的侏罗系气藏。按烃类来源 ,这些侏罗系气藏可分为 :以上三叠统须五段生油岩为气源的近源型气藏和以须二气藏为气源的远源型次生气藏... 川西地区侏罗系为一套巨厚陆相红色碎屑岩沉积 ,不具备生烃能力 ,但相继发现了一批储量丰富、分布广泛的侏罗系气藏。按烃类来源 ,这些侏罗系气藏可分为 :以上三叠统须五段生油岩为气源的近源型气藏和以须二气藏为气源的远源型次生气藏。前者按储层性质则又可细分为致密型和常规型两亚类气藏。气藏类型制约各自的规模、储量和勘探方法。类型划分明确了该区侏罗系气藏的成因。从形成机制出发 ,认为以须五段为气源的近源型气藏是川西南部、中部的主要侏罗系气藏 ,是本区今后寻找大中型浅层气藏的主要方向 ;并提出了对已知侏罗系气藏的扩大勘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侏罗系 浅层气 气藏 次生油气藏 分类 勘探 川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地区侏罗系气藏气源研究 被引量:53
3
作者 蔡开平 廖仕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6-41,共6页
川西地区侏罗系为一套巨厚红层,不具备生烃条件,但发现了分布广泛、储量丰富的侏罗系气藏。通过凝析油和生油岩C4 ~C7 轻烃、天然气组分、天然气碳同位素等进行油—源、油—油和气—气对比得出:川西地区主要的侏罗系气藏的气源... 川西地区侏罗系为一套巨厚红层,不具备生烃条件,但发现了分布广泛、储量丰富的侏罗系气藏。通过凝析油和生油岩C4 ~C7 轻烃、天然气组分、天然气碳同位素等进行油—源、油—油和气—气对比得出:川西地区主要的侏罗系气藏的气源多来自下伏须五煤系地层;大兴西侏罗系次生气藏的气源却来自遭断层破坏的须二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系 气藏 气源 天然气 川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南部地区沙溪庙组勘探目标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蔡开平 李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5,i022,共6页
文章指出了川西南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储层的“裂缝性”和含气砂体的“隐蔽性”是气藏勘探两大难点;揭示了储层孔隙与砂岩组构的密切关系,孔隙更容易产生于长石含量高(大于37%)、碳酸盐胶结物含量低(小于5%)的中粒砂岩中,绿泥石—硅质... 文章指出了川西南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储层的“裂缝性”和含气砂体的“隐蔽性”是气藏勘探两大难点;揭示了储层孔隙与砂岩组构的密切关系,孔隙更容易产生于长石含量高(大于37%)、碳酸盐胶结物含量低(小于5%)的中粒砂岩中,绿泥石—硅质—早期方解石—晚期方解石成岩相是砂岩形成较好储层的根本原因;其储层孔隙发育是产气的物质基础,若裂缝愈发育、产层段暴露越充分、单砂层愈厚,则气产量越高,射孔—加砂联作是提高气井产能的首推措施;气藏形成和高产的主要条件是足够厚的烃源岩(T3x5)、厚度适中物性良好的砂体(厚度不小于5m,Ф>5%)、裂缝是高产的必备条件。根据气藏形成和高产的主要条件,提出“泥包砂”裂缝—孔隙型气藏的勘探没必要完全按似层状整装裂缝—孔隙型气藏的勘探理论和模式,可适当迈开步伐。建议在非背斜构造(如大兴西—名山单斜等)加强对沙溪庙组的预探,对区内已钻含气构造沙溪庙组下一阶段的勘探提出了建议,还认为在以须家河组(T3x2)为钻探目的层的新区,兼探是了解沙溪庙组含油气性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川西 砂岩 组构 孔隙 砂体 气藏 联作 气井产能 射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气测资料计算岩石含烃浓度 被引量:5
5
作者 蔡开平 王应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6-60,共5页
岩石含烃浓度是油气勘探中的一项重要参数。文中建立了一套用气测资料计算岩石含烃浓度的理论和方法。地层中天然气常以游离气、吸附气和水溶气3种形式存在。当钻头破碎岩石时,钻井液把这些气体携至井口。通过气测仪获得的气测资料,... 岩石含烃浓度是油气勘探中的一项重要参数。文中建立了一套用气测资料计算岩石含烃浓度的理论和方法。地层中天然气常以游离气、吸附气和水溶气3种形式存在。当钻头破碎岩石时,钻井液把这些气体携至井口。通过气测仪获得的气测资料,以及钻时、钻井液排量、井眼尺寸、气测全脱分析和气测仪有关参数等,可计算钻经每米地层所耗钻井液中的天然气体积。岩石含烃浓度(每立方米岩石的含气量)与被钻岩石体积的乘积为所钻岩石中的天然气体积,该体积应与钻井液中所含的天然气体积相等,从而可求得岩石含烃浓度。经储集层段测并解释孔隙度、含气饱和度及天然气膨胀系数等校正,可作出岩石含烃浓度随深度剖面变化的成果图。应用上述方法在川西白马庙地区5口井成功地计算了岩石含烃浓度,为该区的油气生成、运聚、成藏研究和勘探决策等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图4参8(蔡开平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岩石 含烃浓度 气测资料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南部地区沙溪庙组沉积成岩特征与储层关系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蔡开平 樊世海 +2 位作者 张本健 杨华 周玲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4年第3期11-17,共7页
工区东、西两边沙溪庙组具不同的物源沉积 ,表现在长石含量、碳酸盐岩屑和砂体旋回分布上。方解石胶结是砂岩储层最重要的一种成岩作用 ,非常发育和广泛。在高长石含量砂岩段能见到较多的自生绿泥石充填粒间 ,常成为砂岩的主要胶结物。... 工区东、西两边沙溪庙组具不同的物源沉积 ,表现在长石含量、碳酸盐岩屑和砂体旋回分布上。方解石胶结是砂岩储层最重要的一种成岩作用 ,非常发育和广泛。在高长石含量砂岩段能见到较多的自生绿泥石充填粒间 ,常成为砂岩的主要胶结物。碎屑的溶蚀以长石为主 ,其它碎屑次之。本区主要有两种重要成岩相 ,即绿泥石—硅质—早期方解石—晚期方解石、早期方解石—硅质—晚期方解石成岩序列 ,前者对勘探有利 ,它多发生于长石含量较高的砂岩中。不同的成岩相导致各构造砂体不同的成岩强度和孔隙组合类型 ,从而使砂岩的储集性能有较大区别。孔隙与砂岩组构密切相关 ,孔隙更容易产生于长石含量高 (>37% )、且胶结物含量低 (碳酸盐 <5 % )的中粒砂岩中。对沙溪庙组的油气勘探 ,应优先寻找那些厚度≥ 5m的细—中粒高长石含量砂岩。当储层裂缝发育时 ,对岩性和砂体厚度的要求相对放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沉积成岩 长石 砂体 成岩相 川西 硅质 胶结物 储层 岩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声波测井资料对有利储层分布的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蔡开平 张本健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5年第2期6-8,i001,共4页
对川西南部地区侏罗系砂泥岩剖面'泥包砂'气藏,储层的'裂缝性'和含气砂体的'隐蔽性'是制约气藏勘探的两大难点,开辟了从声波测井资料探讨有利储层分布的新思路.认为,地层的声波平均速度差异反映了两种地质现象... 对川西南部地区侏罗系砂泥岩剖面'泥包砂'气藏,储层的'裂缝性'和含气砂体的'隐蔽性'是制约气藏勘探的两大难点,开辟了从声波测井资料探讨有利储层分布的新思路.认为,地层的声波平均速度差异反映了两种地质现象:一是砂/泥比的变化;二是岩石疏松程度的变化,即孔隙度和裂缝的变化.当砂/泥比为固定值时,声波测井速度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孔隙度和裂缝的变化,即储层物性的好坏.通过对白马庙气田沙溪庙组产气井的验证,符合率达75%~100%.该方法能够回避以往只针对某一单砂层的地震储层预测技术,使声波平均速度探讨有利储层的分布更具宏观性、合理性,为地震储层预测砂泥岩剖面的有利目标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测井资料 储层分布 储层预测技术 西南部地区 白马庙气田 气藏勘探 含气砂体 地质现象 速度差异 测井速度 储层物性 沙溪庙组 平均速度 砂泥岩 新思路 孔隙度 侏罗系 隐蔽性 裂缝性 符合率 单砂层 宏观性 合理性 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马庙气田侏罗系天然气地化特征 被引量:6
8
作者 王顺玉 戴鸿鸣 +3 位作者 王海清 蔡开平 杨跃明 王应容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15,共4页
川西地区白马庙气田侏罗系的天然气 ,以往大都认为是来自上三叠统煤系地层 ,但对具体来源于上三叠统哪一个层位却存在较大的分歧。有的认为是须二段气藏破坏后形成的次生气藏 ,有的则认为是来自须五段地层。根据天然气组成、碳同位素、... 川西地区白马庙气田侏罗系的天然气 ,以往大都认为是来自上三叠统煤系地层 ,但对具体来源于上三叠统哪一个层位却存在较大的分歧。有的认为是须二段气藏破坏后形成的次生气藏 ,有的则认为是来自须五段地层。根据天然气组成、碳同位素、凝析油 (天然气浓缩烃 )轻烃和储集层沥青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的综合研究 ,表明白马庙气田侏罗系气藏的天然气主要是上三叠统煤系地层中不同烃源层生成天然气的混合产物 ,其中以须二段气藏气为主。天然气组成甲烷含量高 ,干燥系数大 ,碳同位素组成重 ,储层抽提物的甾烷成熟度参数都表明侏罗系的天然气成熟度较高 ,是高成熟阶段的产物 ,具晚期运移和聚集成藏的特征。从区域地质背景上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庙气田 天然气 碳同位素 轻烃 储集层 沥青 气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邛崃—蒲江蓬莱镇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雷卞军 杨跃明 +5 位作者 蒋裕强 彭先 朱永刚 李跃刚 蔡开平 赵永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8-73,共6页
川西邛崃—蒲江侏罗系蓬莱镇组主要属于湖成三角洲相。本次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将蓬莱镇组划分 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 ,6个中期基准面旋回 ,38~ 4 0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在层序地层、岩性和沉积相研究基础上 ,对白马庙气田蓬莱镇组的段... 川西邛崃—蒲江侏罗系蓬莱镇组主要属于湖成三角洲相。本次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将蓬莱镇组划分 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 ,6个中期基准面旋回 ,38~ 4 0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在层序地层、岩性和沉积相研究基础上 ,对白马庙气田蓬莱镇组的段、亚段的划分方案进行了优化。蓬莱镇组分为 5个段 ,主力气层蓬Ⅲ、蓬Ⅳ段又进一步细分亚段。川西蓬莱镇组中、长期基准面旋回具有垂向上不对称性。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的不对称性最为显著 ,其最能体现前陆沉积盆地的充填层序特征。文章对川西蓬莱镇组储集砂体和盖 (隔 )层发育规律作了概要总结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气藏 储集层 高分辨率 层序地层学 晚侏罗世 四川盆地 前陆盆地 川西邛崃-蒲江蓬莱镇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南部地区沙溪庙组重点井储层剖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勇 蔡开平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4年第4期9-17,共9页
川西南部地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的勘探 ,表现为构造钻探成功率高、单井钻探成功率偏低 ,开辟了从重点井分析储层的思路 ,通过以白浅 110井为代表的白马庙构造和其他构造典型井的剖析 ,以及 13口重点井储层对比 ,揭示了沙溪庙组储层的基... 川西南部地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的勘探 ,表现为构造钻探成功率高、单井钻探成功率偏低 ,开辟了从重点井分析储层的思路 ,通过以白浅 110井为代表的白马庙构造和其他构造典型井的剖析 ,以及 13口重点井储层对比 ,揭示了沙溪庙组储层的基本地质规律 ,得出储层孔隙发育是产气的物质基础。若配合较优越的初始地质条件 ,如 ,各类级别的油气显示和测井跳波等 ,则测试和生产效果较好 ;储层裂缝越发育、产层段暴露越充分 ,则产量越大 ;人工造缝能提高气井产能 ,当天然裂缝有一定程度发育时 ,其效果可能更好 ;在储层孔隙相对发育 ,录井显示为气侵或者气测异常且无明显跳波时 ,若不用人工造缝 ,也可获得一定产量 ,但一般不高 ;单砂层越厚 ,气产量越大 ,如 ,单砂层厚度适中时 ,若产层数较多、并配合良好显示和附近发育中小断层时 ,一般也能获得商业气流。储层的“裂缝性”和含气砂体的“隐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造缝 气井产能 录井 单井 油气显示 裂缝性 川西 地质规律 钻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岩C_4—C_7轻烃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海清 王廷栋 +1 位作者 黄清德 蔡开平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31-36,共6页
本文介绍了源岩中轻烃的He抽提方法并直接与色谱联用分析其C_4~C_7轻烃。C_4~C_7轻烃在地球化学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中以四川盆地两种不同来源的凝析油为例,讨论了利用这类烃来判断其母质来源、成熟度和气源对比。
关键词 轻烃 凝析油 油源对比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南部侏罗系油气垂向运移特征 被引量:9
12
作者 蔡开平 王应蓉 +1 位作者 刘雪梅 胡捷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1-4,共4页
川西南部侏罗系为一套巨厚红色碎屑岩沉积 ,不具备生烃能力 ,却相继发现一批中小型侏罗系气藏。在前人对这些气藏气源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天然气组成 ,岩石含烃浓度变化 ,以及凝析油C4 ~C7轻烃族组成、储层饱和烃色谱图等 ,研究本区上... 川西南部侏罗系为一套巨厚红色碎屑岩沉积 ,不具备生烃能力 ,却相继发现一批中小型侏罗系气藏。在前人对这些气藏气源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天然气组成 ,岩石含烃浓度变化 ,以及凝析油C4 ~C7轻烃族组成、储层饱和烃色谱图等 ,研究本区上三叠统须五段生成的油气在侏罗系地层中的运移痕迹。得出 :须五段源岩生成的油气 ,以垂直方式从下侏罗统自流井组 ,经中侏罗统沙溪庙组 ,最后运移至上侏罗统蓬莱镇组 ,且进入蓬莱镇组的时间较早。并认为 ,断层的主要作用是增加裂缝发育 ,改善砂体内部及砂体与砂体之间烃类的连通性 ,促进了烃类的垂向运移。从侏罗系油气垂向运移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盆地 侏罗系 油气运移 含烃浓度 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