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地性、创造性与社会性:中国传统音乐“口传心授”教学的文化特性与社会价值
1
作者 刘小鼎 蔡宗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2,89,I0004,共9页
建构在我国传统音乐特性下的“口传心授”教学,早已经成为培育我国传统音乐最重要的教学方式,然而在社会文化环境巨变的今天,尽管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音乐非常重视,却因为“口传心授”教学方式与现今西方学院派主流教学体系有... 建构在我国传统音乐特性下的“口传心授”教学,早已经成为培育我国传统音乐最重要的教学方式,然而在社会文化环境巨变的今天,尽管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音乐非常重视,却因为“口传心授”教学方式与现今西方学院派主流教学体系有所差异,导致“口传心授”这种传承我国传统音乐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反而被忽略。事实上,口传心授教学具有极强的在地性、创造性与社会性等特质,而这些正是近年来“教育民族音乐学”研究的核心,其在现代社会中具有独特的文化特性与重要的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传心授 中国传统音乐 即兴演奏 教育民族音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音乐研究在新世纪的定位 被引量:1
2
作者 蔡宗德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0,共2页
关键词 中国音乐 音乐研究 传统音乐 王光祈 民歌 日据时期 大陆地区 起始 年代 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峇里岛传统村落组织对其音乐舞蹈表演活动的影响
3
作者 蔡宗德 陈崇青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1-97,共7页
文章试图透过峇里岛表演艺术活动的发展过程以及实际操作情形,来探讨当地传统村落组织对于各种表演艺术活动的影响。就发展过程来说,峇里岛表演艺术型态在二十世纪下半叶的社会发展脉络影响下,历经表演内涵与形式上的转变,从宗教仪式的... 文章试图透过峇里岛表演艺术活动的发展过程以及实际操作情形,来探讨当地传统村落组织对于各种表演艺术活动的影响。就发展过程来说,峇里岛表演艺术型态在二十世纪下半叶的社会发展脉络影响下,历经表演内涵与形式上的转变,从宗教仪式的展演转变为观光场合上的例行演出,其中克恰克(Kecak)、雷贡舞(Legon)便是最好的例子。然而,在这些演出型态的变迁之中,峇里岛传统村落组织除了扮演整合峇里岛的宗教传统与各种表演艺术活动的重要角色,更成为联系峇里岛文化传统的重要管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峇里岛 传统村落组织 邦加 表演艺术活动 音乐舞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