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抵抗素与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红明 李晓燕 +3 位作者 王浩 高玉琪 许琳 蔡学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5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抵抗素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97例冠心病患者,按病变累及情况将患者分为1支组、2支组、3支组和正常组,另择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正常者67例作为对照组。冠心病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辛伐他汀20 m...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抵抗素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97例冠心病患者,按病变累及情况将患者分为1支组、2支组、3支组和正常组,另择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正常者67例作为对照组。冠心病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辛伐他汀20 mg口服,1次/d,于用药前、用药后1周检测血清抵抗素和hsCRP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抵抗素、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5);随冠心病病变程度加重,血清抵抗素水平逐渐升高,冠心病各组间比较P<0.05;冠心病组服用辛伐他汀后,抵抗素和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抵抗素、hsCRP升高;辛伐他汀能降低冠心病患者抵抗素和hsCR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抵抗素 冠状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夏海龙 蒋玲 +2 位作者 夏瑞祥 任立奋 蔡学杰 《安徽医学》 2002年第2期11-12,共2页
目的 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患者、再障患者及正常人血清乳酸脱氢酶 ,并研究其对MDS预后判定、诊断及与再障鉴别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介绍的酶法。结果 MDS组与正常人组、再障组相比较血清LDH水平明... 目的 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患者、再障患者及正常人血清乳酸脱氢酶 ,并研究其对MDS预后判定、诊断及与再障鉴别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介绍的酶法。结果 MDS组与正常人组、再障组相比较血清LDH水平明显增高 ;再障组与正常人组相比较血清LDH水平无明显差异 ;MDS组中LDH明显增高组与LDH增高组相比较 ,LDH明显增高组中位生存期明显短于后者。结论 血清LDH水平可作为MDS与再障鉴别诊断、MDS预后不良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脱氢酶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再生障碍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89例贫血原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董毅 朱太岗 +2 位作者 曾庆曙 蔡学杰 夏瑞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3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贫血的原因,以防误诊。方法:所有贫血患者均行血常规、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测定及骨髓形态学检查,然后根据病情选择性行胃肠镜、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溶血方面实验室检查等。结果:血液系统病因所占比例居首位,达到71... 目的:探讨贫血的原因,以防误诊。方法:所有贫血患者均行血常规、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测定及骨髓形态学检查,然后根据病情选择性行胃肠镜、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溶血方面实验室检查等。结果:血液系统病因所占比例居首位,达到71.8%,其中,白血病最常见(37.8%),其次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0.0%)与再生障碍性贫血(7.2%),非血液系统疾病所占比例达到28.2%,其中,胃肠道疾病最常见(14.5%),其次为肾脏与风湿性疾病(5.5%)。结论:临床上引起贫血的原因以白血病、胃肠道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白血病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复发预测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董毅 朱太岗 +2 位作者 夏瑞祥 曾庆曙 蔡学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7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复发与p53蛋白、bcl-2蛋白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receptor,sIL-2R)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sIL-2R,免疫组化法测定p53蛋白、bcl-2蛋白的表...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复发与p53蛋白、bcl-2蛋白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receptor,sIL-2R)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sIL-2R,免疫组化法测定p53蛋白、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MM患者p53蛋白、bcl-2蛋白的阳性率及sIL-2R的表达复发组显著高于初诊组(P<0.01),初诊组高于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组及对照组(P<0.01)。初诊和复发MM患者p53蛋白、bcl-2蛋白及sIL-2R的表达与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呈正相关(r=0.685,0.656,0.776)(P<0.01)。结论:监测p53蛋白、bcl-2蛋白及sIL-2R的表达水平可预测MM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瘤 多发性 复发 预测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董毅 夏瑞祥 +1 位作者 曾庆曙 蔡学杰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56-55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70例MM患者中初治组40例,复发组15例,缓解组15例,并设正常健康人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sIL-2R的表达水平。结果MM患者sIL-2R的...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70例MM患者中初治组40例,复发组15例,缓解组15例,并设正常健康人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sIL-2R的表达水平。结果MM患者sIL-2R的表达,复发组(890.1±2228.3)kU/L高于初治组(680.7±101.4)kU/L及缓解组(271.5±87.1)kU/L(F=128.17,P<0.01),缓解组高于对照组(203.1±72.9)kU/L(P<0.05);初治MM患者sIL-2R的表达水平与疗效、临床分期以及β2-微球蛋白(β2-MG)和C反应蛋白(CRP)等部分临床特征密切相关(均P<0.01)。结论监测sIL-2R的表达水平有助于MM的疗效及预后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瘤 多发性 预后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长期生存11例报告
6
作者 任立奋 蔡学杰 +1 位作者 曾庆曙 严国维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11,共3页
本文报告急性白血病长期生存5年以上11例,最长的1例已生存16年,10年以上的2例,其余均>5年,内2例已死亡。在3例超过10年的病例中,2例CR_2,1例CR_1。>5年的病例中有2例CR_2,1例CR_3。作者指出,白血病经化疗可望治愈,但首先必需获CR... 本文报告急性白血病长期生存5年以上11例,最长的1例已生存16年,10年以上的2例,其余均>5年,内2例已死亡。在3例超过10年的病例中,2例CR_2,1例CR_1。>5年的病例中有2例CR_2,1例CR_3。作者指出,白血病经化疗可望治愈,但首先必需获CR,CR后必需继续治疗3~5年。当病人复发后经积极治疗而迅速获CR_2者,同样可以长期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白血病 药物疗法 长期生存率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治老年人急性白血病16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任立奋 蔡学杰 曾庆曙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2-23,共2页
国外急性髓细胞性急性白血病(AML)的中数发病年龄约为63岁,40%以上在确诊时病人年龄>65岁。本文仅就我院16例住院初治老年人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关键词 白血病 药物疗法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8
作者 夏海龙 曾庆曙 +2 位作者 郝恩国 任立奋 蔡学杰 《安徽医学》 1998年第1期11-12,共2页
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是免疫应答过程重要物质,参与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研究表明,免疫机制的异常参与了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发病。为进一步了解再障的发病机制。
关键词 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白细胞介素2 SIL-2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9
作者 苏宏 任立奋 蔡学杰 《安徽医学》 1998年第3期19-19,共1页
<正>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皮质激素治疗届首选。本文报告自1993年3月~1996年8月应用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成人急性、慢性ITP急性发作53例,短期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 <正>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皮质激素治疗届首选。本文报告自1993年3月~1996年8月应用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成人急性、慢性ITP急性发作53例,短期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53例ITP的临床、血象和骨髓象均符合1986年首届中华血液学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诊断标准。男17例,女36例;年龄16~78岁,平均36.6±14.3岁。急性4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药物疗法 甲基泼尼松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栓塞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0
作者 苏宏 任立奋 蔡学杰 《安徽医学》 1997年第2期22-23,共2页
1994年以来,本院用脾动脉栓塞(SAO)方法治疗13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替代脾切除术,疗效尚满意,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13例ITP患者,均附合首届全国血栓与止血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男性4例,女性9例,年龄11~45岁,平... 1994年以来,本院用脾动脉栓塞(SAO)方法治疗13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替代脾切除术,疗效尚满意,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13例ITP患者,均附合首届全国血栓与止血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男性4例,女性9例,年龄11~45岁,平均26.38岁。其中慢性ITPl2例,急性ITPl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栓塞 血小板 ITP SA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治急性白血病525例临床分析
11
作者 苏宏 任立奋 蔡学杰 《安徽医学》 1999年第6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急性 白血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