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S的在线考试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蔡伯峰 《现代信息科技》 2024年第13期121-124,128,共5页
针对专业培训、远程教育、(分类)招生考试等在线考试系统种类繁多、功能复杂、操作不便,在使用过程中有兼容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等问题的现状,采用H5、JS、PHP、MySQL等技术设计并开发了基于B/S的在线考试系统,实现了题库管理、随机自... 针对专业培训、远程教育、(分类)招生考试等在线考试系统种类繁多、功能复杂、操作不便,在使用过程中有兼容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等问题的现状,采用H5、JS、PHP、MySQL等技术设计并开发了基于B/S的在线考试系统,实现了题库管理、随机自动组卷、在线考试、自动评分等功能。通过主流浏览器即可访问该系统,系统能提高教学考核工作的效率,降低高校管理中的资金投入和运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考试系统 系统设计 H5 PHP MYSQ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W01-ZigBee无线传感网应用开发平台的研制 被引量:3
2
作者 蔡伯峰 蔡伟达 王宜怀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5-58,共4页
为解决无线传感网应用开发难度大、周期长等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其产生原因和无线传感网应用开发技术的现状,按照软件工程思想和构件设计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四层架构的开发平台模型。据此研制了一种架构清晰、对外接口丰富、硬软件构件完... 为解决无线传感网应用开发难度大、周期长等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其产生原因和无线传感网应用开发技术的现状,按照软件工程思想和构件设计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四层架构的开发平台模型。据此研制了一种架构清晰、对外接口丰富、硬软件构件完备的基于KW01-ZigBee的无线传感网应用开发平台,从开发板及硬软件构件设计、工程框架设计等方面详细论述了整个研制工程。利用开发平台开发的实例工程及运行测试证明了研制的平台正确实用且易于使用,可以降低开发技术难度,提高开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 开发平台研制 KW01-ZigBee 构件设计 工程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M Cortex-M0+机器码文件分析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蔡伯峰 蒋建武 王宜怀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44-48,51,共6页
MCU深层次应用开发需要开发人员深入了解机器码在MCU中的存储和执行机制,但机器码自身可读性差、相互关系不清晰等特点决定了对其阅读、查找、分析难度较大。针对这一情况,以采用ARM Cortex-M0+内核的KL25 MCU为蓝本,根据工程编译链接... MCU深层次应用开发需要开发人员深入了解机器码在MCU中的存储和执行机制,但机器码自身可读性差、相互关系不清晰等特点决定了对其阅读、查找、分析难度较大。针对这一情况,以采用ARM Cortex-M0+内核的KL25 MCU为蓝本,根据工程编译链接过程和链接脚本文件(.ld),分析机器码文件的生成机制和组织结构。在此基础上针对机器码文件中的中断向量表、初始化代码、函数、常变量、FLASH配置域等主要内容,结合机器码系列文件,给出了简明快捷实用的分析方法,为嵌入式开发人员优化及动态更新程序和数据、设计机器码下载软件等提供支撑,对其他内核机器码文件的分析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M Cortex-M0+ 机器码文件 KL25 链接脚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 Cortex-M0+ KL系列MCU的汇编构件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蔡伯峰 王宜怀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8-42,共5页
汇编编程的复杂性及有关32位ARM Cortex-M0+等内核汇编开发资料和样例程序的短缺,使编程者学习、研究和开发微处理器汇编程序难度很大。针对这一现状,在对ARM Cortex-M0+内部寄存器、汇编指令系统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以NXP半导体公... 汇编编程的复杂性及有关32位ARM Cortex-M0+等内核汇编开发资料和样例程序的短缺,使编程者学习、研究和开发微处理器汇编程序难度很大。针对这一现状,在对ARM Cortex-M0+内部寄存器、汇编指令系统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以NXP半导体公司KL系列MCU为蓝本,提出一种规范、易用、实用的汇编构件设计编程方法。该方法根据软件工程构件设计思想,基于构件封装要点分析和汇编工程框架,设计并实现汇编构件,并给出了典型UART模块的汇编底层驱动构件的样例程序。通过对汇编构件设计编程方法的使用和样例程序的学习与理解,降低嵌入式汇编学习和编程难度,并进而轻松设计其他类似的规范化的汇编构件和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M Cortex-M0+ 汇编构件设计 KL系列MCU 底层驱动构件 汇编工程框架 UA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41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6
5
作者 蔡伯峰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8-21,共4页
"411"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分成3个层次,即在前4个学期以项目课程为主进行教学和实训;在第5学期安排学生在校内进行综合模块实训;在第6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该模式构建的核心环节是采用"三... "411"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分成3个层次,即在前4个学期以项目课程为主进行教学和实训;在第5学期安排学生在校内进行综合模块实训;在第6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该模式构建的核心环节是采用"三纵三横"设计法开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综合化课程体系。模式实施的关键是建立实施层次化技能训练的实训基地,建立良好的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建立"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项目教学 层级递进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