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熟、高糖、丰产甘蔗新品种湛选0617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蔡伟俊 沈万宽 +3 位作者 苏岳平 梁华川 冯恩友 徐军杰 《热带农业科学》 2022年第9期25-30,共6页
为加快甘蔗品种改良进程,选育适合湛江旱坡地蔗区种植的优良甘蔗新品种,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对从台湾引进的甘蔗新品系(暂命名为湛选0617)进行种性研究。经2009—2012年4年14点次新植宿根试验,该品种表现为早熟、高糖、丰产、农艺性状... 为加快甘蔗品种改良进程,选育适合湛江旱坡地蔗区种植的优良甘蔗新品种,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对从台湾引进的甘蔗新品系(暂命名为湛选0617)进行种性研究。经2009—2012年4年14点次新植宿根试验,该品种表现为早熟、高糖、丰产、农艺性状优良、抗逆性强,新宿平均蔗茎产量102 405 kg/hm^(2)、含糖量15 885 kg/hm^(2)、11月至次年1月平均蔗糖分15.52%,分别较对照ROC22增产蔗21.2%、增产糖25.2%、蔗糖分提高0.51%(绝对值,下同)。其中,新植8点次平均蔗茎产量107 730 kg/hm^(2)、含糖量16 695 kg/hm^(2),11月至次年1月平均蔗糖分15.49%,分别较对照ROC22增产蔗12.60%、增产糖16.30%、蔗糖分提高0.49%;宿根6点次平均蔗茎产量95 295 kg/hm^(2)、含糖量14 820 kg/hm^(2)、11月至次年1月平均蔗糖分15.56%,分别较对照ROC22增产蔗36.90%、增产糖41.50%、蔗糖分提高0.52%。该品种适宜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省(区)中等或中等以上肥力的旱坡地或水旱地种植,宜保留1~2年宿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湛选0617 早熟 高产 高糖 抗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1年湛江市农科所甘蔗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分析
2
作者 蔡伟俊 汪云 +2 位作者 宋珠文 刘福业 陈勇生 《甘蔗糖业》 2013年第1期6-9,共4页
2010~2011 2年新植和1年宿根试验结果表明,粤甘26号和粤甘24号增产、增糖显著或极显著,居参试品种前2位,它们农艺性状好,前者宿根性能中等,后者宿根性较强,均属早熟高糖性能突出的品种;其余品种表现不一。
关键词 甘蔗 品种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新品系对甘蔗黑穗病菌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李鸿博 谢雨彤 +3 位作者 蔡伟俊 邓权清 陈健文 沈万宽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7-173,共7页
本研究采用浸渍接种和注射接种方法,对华南农业大学和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育成的20个甘蔗新品系进行黑穗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浸渍接种鉴定的10个甘蔗新品系中,抗性水平达中抗及以上的品系有2个,分别为‘13177’(HR)和‘13113’(M... 本研究采用浸渍接种和注射接种方法,对华南农业大学和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育成的20个甘蔗新品系进行黑穗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浸渍接种鉴定的10个甘蔗新品系中,抗性水平达中抗及以上的品系有2个,分别为‘13177’(HR)和‘13113’(MR),占供试品系的20%,抗性水平为中感及以下的有8个,占80%。经3个不同致病力菌株注射接种鉴定的10个供试甘蔗新品系中,对Ss16菌株抗性水平达中抗及以上的供试品系有3个,分别为‘A6-13111’(HR)、‘A6-13115’(HR)和‘A13-1396’(MR),占供试品系的30%,中感及以下有7个,占70%;对Ss25菌株抗性水平达中抗及以上的品系有1个,为‘A6-13111’(HR),占供试品系的10%,中感及以下有9个,占90%;对Ss47菌株抗性水平达中抗及以上的品系有2个,分别为‘A3-1320’(HR)和‘A6-13111’(MR),占供试品系的20%,抗性水平为中感及以下有8个,占80%。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甘蔗新品系‘A6-13111’和‘13117’对甘蔗黑穗病具有良好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新品系 黑穗病 浸渍与注射接种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甘蔗品种区域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蔡伟俊 梁土寿 +2 位作者 黄胜 苏岳平 陈余智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7期50-51,共2页
对2015—2016年参加广东省甘蔗品种区域试验的7个品种(系)在湛江市农业科学院试点进行一年新植一年宿根试验。结果表明,工艺、农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有粤甘48号、粤甘49号、海蔗22号和粤引11号,其蔗茎产量、含糖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品... 对2015—2016年参加广东省甘蔗品种区域试验的7个品种(系)在湛江市农业科学院试点进行一年新植一年宿根试验。结果表明,工艺、农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有粤甘48号、粤甘49号、海蔗22号和粤引11号,其蔗茎产量、含糖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品种ROC22,可考虑在湛江周边糖厂蔗区扩大示范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品种 区域试验 评价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四个甘蔗与斑茅属间远缘杂交BC_(3)F_(1)品系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梁华川 蔡伟俊 +3 位作者 赵晓凤 李鸿博 黄文爱 沈万宽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第11期18-27,共10页
斑茅是甘蔗近缘属(蔗茅属)的野生种,抗逆性强,利用斑茅与甘蔗进行属间远缘杂交,导入斑茅优良抗性基因,可拓宽遗传基础,获得优异抗逆种质或亲本,加速甘蔗品种改良。对华南农业大学甘蔗研究室培育鉴定的14个甘蔗斑茅属间杂交后代BC_(3)F_... 斑茅是甘蔗近缘属(蔗茅属)的野生种,抗逆性强,利用斑茅与甘蔗进行属间远缘杂交,导入斑茅优良抗性基因,可拓宽遗传基础,获得优异抗逆种质或亲本,加速甘蔗品种改良。对华南农业大学甘蔗研究室培育鉴定的14个甘蔗斑茅属间杂交后代BC_(3)F_(1)品系进行一年新植、一年宿根田间生理特性评估。结果表明,14个参试品系及对照(CK,柳城05-136)的新植及宿根苗期、分蘖期、拔节期、伸长期的叶片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主要呈现上升趋势,叶片MDA含量呈现下降趋势;总体而言,HE15-30、HE15-71、HE15-77、HE15-61和HE15-63等5个品系在上述4个生育时期的叶片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CK,MDA含量低于CK,表明这5个品系具有较强的抗逆生理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斑茅 属间杂交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三系不育系博A的提纯 被引量:2
6
作者 林建强 蔡伟俊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3期9-10,共2页
运用“一选三圃一区法”提纯杂交稻不育系亲本博A ,获得高质量、高纯度的博A原种 ,维持其典型性状 ,延长博A的使用年限 。
关键词 三系不育系 杂交稻 提纯 博A品种 一选三圃一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新品种湛油62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江日东 冯希锦 +4 位作者 陈傲 汪云 吴小丽 林伟 蔡伟俊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14,共2页
湛油62是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湛油30×CS41)F4作母本,梧油6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高抗叶斑病和锈病、耐涝等优点。在2000~2001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每667 m2平均产... 湛油62是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湛油30×CS41)F4作母本,梧油6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高抗叶斑病和锈病、耐涝等优点。在2000~2001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每667 m2平均产量260.35 kg,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10.3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比对照种粤油256增产26.6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在2004年的全国(南方区)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湛油62每667 m2的平均产量为303.89 kg,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6.0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该品种于2003年3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于我国南方花生产区推广种植。栽培措施上要求采取适期早播、合理密植、施足基肥和加强对病虫鼠草害的防治工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湛油62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湛江地区蔬菜生产管理现状与对策建议
8
作者 邹文杰 蔡伟俊 +1 位作者 陈雄进 肖前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13-315,共3页
分析了湛江市蔬菜生产管理中存在的施肥不当、水分管理不善、病虫害管理不足等问题,有针对性地从科学肥水管理、合理使用农药、克服连作障碍及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蔬菜生产 田间管理 肥水管理 病虫害防治 连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