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区土壤盐渍化信息遥感建模 被引量:26
1
作者 冯娟 丁建丽 +1 位作者 杨爱霞 蔡亮红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6-273,共8页
以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的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研究区,利用GF^(-1)与Landsat8 OLI影像数据作为基本数据源,从影像上提取15个盐分指数和5个光谱植被指数,通过灰度关联分析法,对0~10 cm表层土壤含盐量与影像光谱指数进行分析和筛选,... 以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的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研究区,利用GF^(-1)与Landsat8 OLI影像数据作为基本数据源,从影像上提取15个盐分指数和5个光谱植被指数,通过灰度关联分析法,对0~10 cm表层土壤含盐量与影像光谱指数进行分析和筛选,确定出与土壤含盐量相关性较高的综合光谱指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偏最小二乘法回归,支持向量机回归三种方法分别对GF^(-1)与Landsat8 OLI影像构建基于实测数据和影像数据的综合指数土壤含盐量估算模型,并选出最优模型。结果表明:(1)在20个光谱指数中,相关性较好的光谱指数是SR、CSRI、SI、BI、S6、ARVI、SAVI、NDSI,关联系数均达到0.7以上,并基于这8个光谱指数构建综合光谱指数。(2)3种估算模型:基于GF^(-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决定系数R^2为0.6856,高于决定系数R2为0.5142的Landsat8 OLI;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1~8个主成分,GF^(-1)决定系数2个>3个>1个,其中2个主成分最高可达0.6104,Landsat决定系数4个>3个>2个,其中4个主成分最高可达0.549;支持向量机模型3种函数,GF^(-1)决定系数RBF>Polynomial>Linear,其中RBF函数最高可达0.7969,Landsat决定系数Polynomial>RBF>Linear,其中Polynomial函数最高可达0.7154。对比3种模型可知,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的R2最高,因此该模型相对于多元线性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更适于土壤盐渍化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渍化 综合光谱指数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 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土壤水分反演及空间分异格局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蔡亮红 丁建丽 魏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57-1067,共11页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是一种通过反演土壤水分来反映土壤干旱状况的重要方法。在TVDI的基础上引入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对地表温度进行校正,能够减少地形起伏对能量二次分配的影响。用阈值将研究区分割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结合野外...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是一种通过反演土壤水分来反映土壤干旱状况的重要方法。在TVDI的基础上引入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对地表温度进行校正,能够减少地形起伏对能量二次分配的影响。用阈值将研究区分割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结合野外同步实测数据,用分段反演模型反演渭-库绿洲土壤水分分布图,并对渭-库绿洲土壤水分的空间格局和分异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地形校正后的TVDI能够更好地反映土壤水分状况;(2)土壤水分总体上从西至东,由北向南降低,在绿洲内部较为稳定,在交错带变化较为剧烈,土壤水分垂直变异系数呈现幂函数递减的整体变化趋势;(3)针对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用分段反演模型进行反演,有效地实现优势互补,总体上提高了土壤水分的反演精度,在区域土壤水分研究中值得关注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 地形校正 土壤水分 空间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技术在三苏祠保护与传承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刘扬 刘宇飞 +4 位作者 万波 吴攀钰 黄建 张文金 蔡亮红 《通讯世界》 2024年第9期181-183,共3页
三苏祠作为承载三苏文化的重要场所,目前尚未实现数字化管理及成果转化,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文物保护利用手段的发展和三苏文化的传播度与影响力。为了实现三苏祠的保护与传承,概述倾斜摄影测量、贴近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虚拟... 三苏祠作为承载三苏文化的重要场所,目前尚未实现数字化管理及成果转化,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文物保护利用手段的发展和三苏文化的传播度与影响力。为了实现三苏祠的保护与传承,概述倾斜摄影测量、贴近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技术,分析数字化技术在三苏祠保护与传承中的具体应用,包括数字化采集、数字化建模、数字化传承等环节,构建了高精度、高保真、精细化的三苏祠古宅场景多元互动平台,以期为古建筑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苏祠 三苏文化 数字化 智慧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形校正TVDI的地下水位埋深反演 被引量:1
4
作者 蔡亮红 丁建丽 魏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4-250,265,共8页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是陆生植被生存的重要水源,而传统的地下水位监测方法费时费力,及时获取大尺度高精度的地下水位埋深显得十分重要。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的基础上,分别提取三期Landsat 8遥感数据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是陆生植被生存的重要水源,而传统的地下水位监测方法费时费力,及时获取大尺度高精度的地下水位埋深显得十分重要。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的基础上,分别提取三期Landsat 8遥感数据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修正土壤调节植被指数(MSAVI)、比值植被指数(RVI)、差值植被指数(DVI)和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和地表温度(Ts),并引入DEM数据对Ts进行地形校正,减少地形起伏对能量二次分配的影响,并选择最佳TVDI反演地下水位埋深状况,结果表明:(1)在传统TVDI的基础上引入DEM进行地形校正,分析校正前后TVDI与地下水位埋深的决定系数,R^2从0.4381提高到0.5053,这说明地形校正能够有效地提高地下水位埋深的反演精度;(2)通过三期影像对比分析了五种不同的TVDI值分别与其对应栅格点的地表土壤湿度和地下水位埋深的决定系数,总体上都是Ts-MSAVI较好,最高R^2分别为0.5547、0.5202;(3)在实测土壤含水量缺失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反映土壤湿度高低的因子(TVDI)间接地反演地下水埋深分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 地形校正 地下水位埋深 土壤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