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C^6+辐射对黄瓜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蔡世娟 秦垒 +2 位作者 曹天光 苏晓静 耿金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8期59-62,共4页
以自交系黄瓜18C-1为辐射试验材料,探究不同剂量12C^6+辐射胁迫对黄瓜光合色素及光合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色素各组分Chla、Chlb、Cv含量在低剂量(60 Gy)辐射胁迫下响应性下调,中、高剂量(80~120 Gy)辐射胁迫下响应性上调,且... 以自交系黄瓜18C-1为辐射试验材料,探究不同剂量12C^6+辐射胁迫对黄瓜光合色素及光合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色素各组分Chla、Chlb、Cv含量在低剂量(60 Gy)辐射胁迫下响应性下调,中、高剂量(80~120 Gy)辐射胁迫下响应性上调,且中、高剂量下Chla含量均高于对照,Chlb含量均低于对照;光合基因rbcL、rbcS、rca、psbA表达量均受抑制,其中rbcL、rbcS、rca基因表达量随辐射剂量增加呈“W”型响应变化,psbA表达量呈“马鞍”型响应变化。综上所述,12C^6+辐射胁迫对黄瓜幼苗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基因表达水平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C^6+辐射胁迫 光合色素 光合基因 马鞍型 W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C^(6+)辐射黄瓜M1代诱变效应研究
2
作者 蔡世娟 苏晓静 +2 位作者 秦垒 曹天光 耿金鹏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3-19,65,共8页
利用^(12)C^(6+)重离子对自交系黄瓜种子(18C-1)进行60 Gy、80 Gy、100 Gy、120 Gy剂量辐射,通过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成苗率、植株性状和功能、果实产量和品质以及SSR分子标记分析,探究重离子辐射黄瓜M1代种子生物学效应... 利用^(12)C^(6+)重离子对自交系黄瓜种子(18C-1)进行60 Gy、80 Gy、100 Gy、120 Gy剂量辐射,通过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成苗率、植株性状和功能、果实产量和品质以及SSR分子标记分析,探究重离子辐射黄瓜M1代种子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从辐射种子活力和成苗率上分析,辐射对种子活力和成苗率有显著地抑制作用,且随辐射剂量增加呈现先降后升变化趋势;从植株性状和功能上分析,高剂量辐射(100 Gy和120 Gy)植株受损严重不利于后代有效变异筛选;从株型的差异显著性和单株聚类图上分析,辐射对幼苗株型影响效应显著,且辐射剂量越接近影响效应越相似;从果实产量和品质上分析,60 Gy组筛选到果实性状优良、品质高的正向突变株;从SSR分子标记上分析,重离子辐射能诱发黄瓜基因组变异,其中120 Gy组尤为突出,60 Gy次之。综上所述,^(12)C^(6+)辐射对黄瓜M1代生物学性状和基因组DNA都产生显著影响,确定60 Gy为最适诱变剂量并筛选出正向突变株。本研究将为后续黄瓜诱变育种研究以及种质资源创新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重离子辐射 种子萌发指标 田间性状 SSR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伤-修复模型在药物作用癌细胞上的应用
3
作者 苏晓静 耿金鹏 +1 位作者 曹天光 蔡世娟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34-38,共5页
在进化模型Crow-Kimura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药物剂量和修复作用,建立了药物作用于癌细胞的损伤-修复模型,研究了在几种药物作用下的不同癌细胞各状态的相对浓度随药物剂量的变化。模型预测了MCF-7细胞对核桃蛋白胃酶分解产物、bel 7402细... 在进化模型Crow-Kimura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药物剂量和修复作用,建立了药物作用于癌细胞的损伤-修复模型,研究了在几种药物作用下的不同癌细胞各状态的相对浓度随药物剂量的变化。模型预测了MCF-7细胞对核桃蛋白胃酶分解产物、bel 7402细胞对β-胡萝卜素氧化降解产物A以及Hela细胞、U20S细胞和SMMC-7721细胞对藏药纤毛婆婆钠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半抑制浓度,给出了相应模型参数的取值,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高度符合。模型对于“肩型”和“马鞍型”相对存活率-剂量曲线关系的出现给予了合理解释,为之后药物作用于癌细胞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相关药物作用于癌细胞的实验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修复模型 药物 癌细胞 “肩型” “马鞍型” 存活率-剂量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二胎孕妇焦虑和抑郁负面情绪现状及其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峦 谢秀蓉 +2 位作者 肖雪梅 蔡世娟 罗丽琼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2期75-78,共4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华区高龄二胎孕妇焦虑和抑郁负面情绪现状,并探讨其发病相关独立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改善高龄二胎孕妇的负面情绪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在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就诊年龄≥35岁的高龄二胎孕...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华区高龄二胎孕妇焦虑和抑郁负面情绪现状,并探讨其发病相关独立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改善高龄二胎孕妇的负面情绪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在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就诊年龄≥35岁的高龄二胎孕妇154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进行SAS和SDS评分,分析焦虑和抑郁发病率,并对其发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龄二胎孕妇焦虑和抑郁发病率分别为24.03%和13.64%,以轻度为主,不同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月收低、有性别期待、无家庭支持、流产次数≥3次、夫妻关系不好、妊娠次数≥3次及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龄二胎孕妇的焦虑和抑郁发病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家庭月收低、有性别期待、无家庭支持、流产次数≥3次、夫妻关系不好及妊娠次数≥3次是高龄二胎孕妇焦虑和抑郁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文化程度的提高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深圳市龙华区高龄二胎孕妇有较高的焦虑和抑郁发病率,应该引起全社会重视。同时临床应加强对高龄二胎孕妇进行常规心理健康问题筛查,发现问题及早给予心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二胎孕妇 焦虑 抑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