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强化学习-蒙特卡洛树搜索的铁路线路优化
1
作者 王光辉 蒲浩 +3 位作者 宋陶然 李伟 张洪 胡光常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110,共9页
铁路线路智能搜索方法是实现高效线路优化的关键。现有铁路线路优化方法强于局部计算,缺乏对后续未知及全局态势的感知能力,导致线路智能搜索算法出现“智能”不智的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铁路线路优化的强化学习-蒙特卡洛... 铁路线路智能搜索方法是实现高效线路优化的关键。现有铁路线路优化方法强于局部计算,缺乏对后续未知及全局态势的感知能力,导致线路智能搜索算法出现“智能”不智的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铁路线路优化的强化学习-蒙特卡洛树搜索(RL-MCTS)融合方法,构建一种蒙特卡洛树搜索线路优化框架,提出先广度优先-后深度优先的选择方法以权衡线路的全局与局部利益;为准确评估线路的全局利益,定制一种强化学习模拟方法,为RL-MCTS提供线路优化的大局观。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的铁路案例,相较于人工方案,RL-MCTS生成的优化线路方案工程造价降低8.2%,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线路优化 强化学习 蒙特卡洛树搜索 时变选择方法 全局奖励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选线优化研究
2
作者 蒲浩 蔡玲 +4 位作者 李伟 胡建平 乔俊飞 胡光常 明杰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71,共10页
绿色低碳选线对于实现我国“双碳”目标、促进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铁路低碳选线优化研究大多集中于针对给定铁路线路方案局部的事后评价,而选线设计作为铁路建设项目的先行环节,要着眼全局,将绿色低碳选线... 绿色低碳选线对于实现我国“双碳”目标、促进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铁路低碳选线优化研究大多集中于针对给定铁路线路方案局部的事后评价,而选线设计作为铁路建设项目的先行环节,要着眼全局,将绿色低碳选线理念融入设计过程,开展铁路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预评估。为此,针对智能选线搜索过程中实时生成的线路方案,首先提出涵盖施工建造、运营管理和养护维修的铁路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计算模型,并通过碳强度年度衰减规律分析对各阶段碳排放进行动态修正,得到总碳排放;然后将碳排放计算模型和建设成本计算模型进行组合,构建铁路线路碳排放-成本双目标优化模型,并基于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双目标优化模型求解。以某山区铁路为例,应用所提模型生成的碳排放-成本双目标最优方案与人工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人工方案相比,双目标综合最优方案可节省22.7%的建设成本、降低12.7%的碳排放。该优化模型可有效提高铁路线路方案的经济性和低碳性,为设计人员选线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线路 碳排放 全生命周期 双目标优化模型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复杂山区铁路土方调配与取弃土场选址协同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吕春妍 蒲浩 +4 位作者 宋陶然 李伟 彭利辉 钟晶 徐占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2-1212,共11页
复杂山区铁路线路土方调配及取弃土场选址对铁路项目的成本、工期、安全性、环境影响程度等产生长久深远影响,二者之间存在着复杂关联耦合关系。然而,既有方法忽略了上述联系,难以实现铁路线路土方调配与取弃土场选址协同优化。对于复... 复杂山区铁路线路土方调配及取弃土场选址对铁路项目的成本、工期、安全性、环境影响程度等产生长久深远影响,二者之间存在着复杂关联耦合关系。然而,既有方法忽略了上述联系,难以实现铁路线路土方调配与取弃土场选址协同优化。对于复杂山区铁路线路,构建了融合调配段落划分点、土方调配量、取弃土场的统一自变量集合,考虑了土方调配、取弃土场选址复杂约束,以土方调配成本、取弃土场建设成本及便道建设成本的综合费用为目标函数,集成综合基础信息子系统、土方调配优化子系统与取弃土场选址优化子系统,建立了土方调配与取弃土场选址的协同优化模型。为求解此协同优化模型,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累进求解策略。首先根据线路划分土方调配段落,进入土方调配优化子系统求得土方调配解,借助移动窗口法构建取弃土场备选池,进入取弃土场选址优化子系统求得取弃土场址解;其次,基于粒子群算法通过更新线路土方调配段落划分来累进迭代寻求最优解。以某复杂山区铁路为例,对铁路线路土方调配及取弃土场选址协同优化模型进行案例验证,与人工方案相比,最终机选最优方案可节省13.77%的综合费用。测试结果表明本方法的有效性,可提高铁路土方调配与取弃土场选址求解效率,为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线路 土方调配 取弃土场选址 协同优化 累进求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线路与地形三维模型实时动态融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温绍成 蒲浩 +3 位作者 宋陶然 李伟 相诗尧 张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4-1014,共11页
铁路线路与地形三维模型的融合是实现铁路线路三维正向设计的瓶颈之一。线路设计过程中,需要实时更新三维场景。现有的静态融合方法会修改原始的地形数据,且计算量大,耗时过长,无法满足动态交互式设计的需求。对此,提出一种铁路线路与... 铁路线路与地形三维模型的融合是实现铁路线路三维正向设计的瓶颈之一。线路设计过程中,需要实时更新三维场景。现有的静态融合方法会修改原始的地形数据,且计算量大,耗时过长,无法满足动态交互式设计的需求。对此,提出一种铁路线路与地形三维模型实时动态融合方法。基于铁路三维场景,在每帧显示前动态提取视相关地形瓦片模型和线路三维模型,在内存中基于线程池并行对地形瓦片裁剪,实现二者的实时融合,并构建缓存队列,重复利用融合结果。为了提升单块地形瓦片和线路三维模型的融合效率,提出了“超挖-回填”的融合思想。借助高效的三角形空间网格索引,快速删除融合边界内及相交网格涉及到的三角形,虽然“超挖”部分三角形,但避免了繁杂的三角形定位、调整计算。依据超挖三角形外边界和融合边界构建“回填”区域,再采用剪耳法对“回填”区域重构三角网,实现铁路线路与地形三维模型的无缝融合。基于该方法开发了铁路线路三维设计系统,对一条104.9 km铁路案例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其显示帧率可以保持在35~45 fps,且能够实时更新三维场景。相较于传统的静态融合方法,该方法将长时间的全局模型融合转化为帧前的局部视相关动态融合,减少了线路方案修改时更新的融合数据量及计算量,从而满足了动态交互式设计的需求,提升了三维正向设计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线路 三维建模 动态融合 视相关 地形裁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随机树算法的稠密约束环境铁路线路优化
5
作者 万昕洁 蒲浩 +3 位作者 冉杨 李伟 胡建平 乔俊飞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42-3152,共11页
铁路选线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尤其是当稠密约束选线环境内存在起伏地形高差约束和大量障碍物时,现有计算机辅助线路设计方法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计算时间和资源才能生成优化方案,甚至容易停滞,无法找到可行方案。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 铁路选线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尤其是当稠密约束选线环境内存在起伏地形高差约束和大量障碍物时,现有计算机辅助线路设计方法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计算时间和资源才能生成优化方案,甚至容易停滞,无法找到可行方案。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三维快速搜索随机树算法以期快速生成满足所有约束的线路方案。首先,为避免随机树搜索陷入局部最优,提出平-纵整合式随机树启发式采样方法,将随机树搜索扩展到三维空间并实现对选线搜索区域的全面探索。其次,为了在线路搜索过程中高效提取相关环境信息,提出多源异构综合地理信息的统一管理方法,针对环境信息特点定制相应的储存策略,将地形、障碍物等环境信息离散到综合地理信息模型中,并在随机树搜索过程中动态处治障碍物约束。随后集成启发式采样方法和约束处治算子,提出随机树进化搜索方法,在随机树拓展过程中高效检索和处治障碍物,快速生成优化路径方案。最后,将此方法应用于一个真实稠密约束线路案例中,实验结果证明,此方法能实现对所有障碍物约束的空间绕避,并能快速产生优化线路方案,相比于人工方案,机选方案的造价降低了4.8%。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提高线路设计效率,为人工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设计 线路优化 启发式采样 快速搜索随机树 约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构建三角网数字地形模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0
6
作者 蒲浩 宋占峰 詹振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00-105,共6页
改进和优化了逐点插入算法 ,通过建立网格索引 ,实现了DTM数据的高效组织和管理 ,再结合有向查找技术 ,研究出了三角形的快速定位算法。采用Watson的空外接圆法优化构网 ,为减少优化时间 ,提出了按网格轮流取点的策略。在地性线的处理... 改进和优化了逐点插入算法 ,通过建立网格索引 ,实现了DTM数据的高效组织和管理 ,再结合有向查找技术 ,研究出了三角形的快速定位算法。采用Watson的空外接圆法优化构网 ,为减少优化时间 ,提出了按网格轮流取点的策略。在地性线的处理上 ,采用了先构建初级Delaunay三角网 ,再将地性线做为约束边嵌入初级网中的二级建网方案。经实践验证 ,该算法具有速度快、网形优、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DTM 数字地形模型 不规则三角网 DELAUNAY三角网 逐点插入算法 快速定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oogle Earth的岩层产状测量方法 被引量:12
7
作者 蒲浩 杨新林 +1 位作者 赵海峰 李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49-954,共6页
针对传统的野外测量方法在自然条件恶劣区域测量难度大、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利用Google Earth提供的数字地形和影像数据,通过C#编程实现全球任意区域浅层岩层产状批量快速计算的方法.该方法以Google Earth作为三维地理信息平台,通过Goo... 针对传统的野外测量方法在自然条件恶劣区域测量难度大、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利用Google Earth提供的数字地形和影像数据,通过C#编程实现全球任意区域浅层岩层产状批量快速计算的方法.该方法以Google Earth作为三维地理信息平台,通过Google Earth COM API实现与Google Earth交互,动态提取岩层分界点坐标数据;将WGS84椭球系下的大地坐标通过高斯投影变换为平面坐标,利用最小二乘原理对岩层面方程进行拟合,根据拟合出的平面方程计算岩层产状要素,并通过KML语言实现测量结果的三维可视化.应用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获取数据便捷、可实时调整岩层分界点、计算结果直观可视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层产状测量 GOOGLE EARTH COM API 高斯投影变换 平面拟合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launay三角网数字地面模型的路线三维建模方法 被引量:28
8
作者 蒲浩 宋占峰 詹振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1-87,共7页
研究了一种建立路线三维模型的方法。利用 Delaunay三角网构建地表面模型 ,利用孔斯曲面片构建设计表面模型 ,为解决上述两个模型的拼合计算问题 ,提出了先计算拼合交线 ,将交线入网 ,删除交线范围内三角形的“三角网裁剪算法”,并对该... 研究了一种建立路线三维模型的方法。利用 Delaunay三角网构建地表面模型 ,利用孔斯曲面片构建设计表面模型 ,为解决上述两个模型的拼合计算问题 ,提出了先计算拼合交线 ,将交线入网 ,删除交线范围内三角形的“三角网裁剪算法”,并对该算法做了详细阐述。经实践验证 ,该方法具有编程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可视化设计 数字地面模型 道路工程 公路线形 铁路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网数字地面模型的生成及其在路线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蒲浩 宋占峰 +1 位作者 蒋红斐 詹振炎 《铁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4-77,共4页
论述了一种形成离散点三角形格网 (TIN)数字地面模型的方法 ,在生成初始三角形后 ,采用队列及平衡二叉树等数据结构进行三角网的扩展 ,通过点集分块改进点的搜索方法 ,减少了搜索时间 ,并用 L OP算法优化网形。用这种方法生成的带状数... 论述了一种形成离散点三角形格网 (TIN)数字地面模型的方法 ,在生成初始三角形后 ,采用队列及平衡二叉树等数据结构进行三角网的扩展 ,通过点集分块改进点的搜索方法 ,减少了搜索时间 ,并用 L OP算法优化网形。用这种方法生成的带状数字地面模型已成功地应用于铁路和公路的勘测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面模型 路线设计 铁路选线 CAD 三角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线路设计中三维实时交互式仿真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蒲浩 宋占峰 詹振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60,共5页
基于分割—归并思想将线路三维实体分为现状景物实体和虚拟景物实体,分别研究各子实体的三维造型方法,并应用约束Delaunay三角化理论研制拼合算法,实现将各子实体快速拼合成三维整体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实现铁路线路三维模型的视相... 基于分割—归并思想将线路三维实体分为现状景物实体和虚拟景物实体,分别研究各子实体的三维造型方法,并应用约束Delaunay三角化理论研制拼合算法,实现将各子实体快速拼合成三维整体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实现铁路线路三维模型的视相关简化算法,该算法首先应用累进网格技术构建出网格顶点的层次结构,然后依据视锥截取,背面剔除和屏幕投影误差三个视相关简化准则,从层次结构中实时计算出当前视相关简化网格,最后应用真实感图形绘制技术实现铁路线路三维场景的实时交互式仿真。实践证明,该技术可实时生成具有高度真实感的铁路线路三维场景并可通过鼠标或键盘操控浏览路径,从而实现设计成果与设计过程的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设计 三维可视化 实时显示 三维建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约束的网络道路三维模型简化方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蒲浩 李伟 +1 位作者 赵海峰 宋占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17-1524,共8页
针对道路三维模型数据呈海量,且包含大量约束边界的特点,提出顾及约束的网络道路三维模型简化方法。在服务器端已建立道路三维整体模型的基础上,首先提出顾及约束的半边折叠误差度量方法;然后,在服务器端采用半边折叠操作对初始道路模... 针对道路三维模型数据呈海量,且包含大量约束边界的特点,提出顾及约束的网络道路三维模型简化方法。在服务器端已建立道路三维整体模型的基础上,首先提出顾及约束的半边折叠误差度量方法;然后,在服务器端采用半边折叠操作对初始道路模型进行整体简化,同时建立操作层次树;最后,建立远程视相关模型重构准则,在操作层次树上确定需传输至客户端的视相关结点数据,并结合约束边优先策略,在客户端实现道路三维模型的快速视相关重构。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化率高,远程动态浏览时保留必要的约束边界,需要传输的数据量小,满足道路远程实时交互式可视化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网络三维可视化 三维模型简化 误差度量 视相关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规划的铁路三维空间智能选线方法 被引量:12
12
作者 蒲浩 赵海峰 李伟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5-61,共7页
分析国内外线路平纵优化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总结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将线路设计的最优化问题视为三维空间中的路线最优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的三维空间智能选线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建立三维空间网格模型,利... 分析国内外线路平纵优化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总结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将线路设计的最优化问题视为三维空间中的路线最优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的三维空间智能选线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建立三维空间网格模型,利用动态规划法在静态已知的环境下搜索出满足约束条件的全局最优线路方案,利用双向动态规划策略,最终得到按代价函数由小到大排序的一组线路方案群。应用文中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开发了基于数字地球的三维空间智能选线系统。经实例试算,证明此方法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选线 动态规划 线路优化 铁路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模板转换的复杂山区铁路站址寻优 被引量:4
13
作者 蒲浩 张洪 +2 位作者 李伟 胡建平 胡光常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77-885,共9页
为解决无站址备择情况下山区铁路车站自动选址问题,基于线站耦合约束要求及灰色关联分析理论,提出了"加权模板转换方法".该方法首先将铁路车站站坪区域范围简化为一个给定长、宽的空间矩形模板,并通过移动、旋转该模板搜索车... 为解决无站址备择情况下山区铁路车站自动选址问题,基于线站耦合约束要求及灰色关联分析理论,提出了"加权模板转换方法".该方法首先将铁路车站站坪区域范围简化为一个给定长、宽的空间矩形模板,并通过移动、旋转该模板搜索车站站心位置(矩形模板中心)和站坪方向(矩形模板纵向中心线方向);然后建立以用地代价、土石方工程代价、与居民区距离、线站耦合程度为评价指标的评价体系,并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理论,计算各项评价指标权重;最后计算通过移动、旋转得到站址方案的综合代价,经排序比选实现连续空间内铁路站址的自动寻优.以我国西南山区某铁路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验证案例共输出49个站址方案,并依据综合设站代价由小到大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复杂山区环境下自动生成铁路站址方案,辅助设计人员进行车站选址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岭地区 铁路 车站选址 加权模板转换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图语义模型的铁路站场路网数字化设计 被引量:7
14
作者 蒲浩 王雷 +2 位作者 李伟 李长淮 魏方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714-2720,共7页
提出以道路及相关设备为节点、约束关系为边的路网约束关系超图语义模型,全面准确地描述路网复杂耦合约束关系;建立交叉口判别准则,研发交叉口自动判别算法以及路网超图更新算法,实现了路网超图模型的动态维护;以诺尔盖车站工区路网设... 提出以道路及相关设备为节点、约束关系为边的路网约束关系超图语义模型,全面准确地描述路网复杂耦合约束关系;建立交叉口判别准则,研发交叉口自动判别算法以及路网超图更新算法,实现了路网超图模型的动态维护;以诺尔盖车站工区路网设计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很好地满足设计需求。此外,该模型可拓展应用于城市路网、地下管线设计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站场 超图 路网 数字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铁路站场平面数字化设计系统的本体建模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蒲浩 严基团 +2 位作者 李伟 李长淮 魏方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0-225,共6页
针对铁路站场平面数字化设计中设备类型众多且空间关联耦合的难点,基于本体建模理论与方法,依据站场设备类型划分各设备的概念,以概念的属性来表达设备的空间约束条件,将设备修改后的联动操作抽象为本体的函数,将站场专业中的规范和标... 针对铁路站场平面数字化设计中设备类型众多且空间关联耦合的难点,基于本体建模理论与方法,依据站场设备类型划分各设备的概念,以概念的属性来表达设备的空间约束条件,将设备修改后的联动操作抽象为本体的函数,将站场专业中的规范和标准定义为本体的公理。应用空间一致性检测方法,实现站场平面交互设计中设备的空间约束自动重构及概念的属性同步刷新,开发了站场平面设计原型系统,已在开原西和诺尔盖等多个车站平面设计中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站场 平面系统 空间耦合约束关系 本体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路线设计的一体化与可视化 被引量:7
16
作者 蒲浩 宋占峰 詹振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30-835,共6页
针对现有的公路路线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平、纵、横设计分离的弱点,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新的公路路线设计方法:应用多视窗技术创建路线平、纵、横断面集成的路线一体化设计平台,应用ObjectARX的响应器和通知技术实现了路线平、纵、横的关联... 针对现有的公路路线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平、纵、横设计分离的弱点,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新的公路路线设计方法:应用多视窗技术创建路线平、纵、横断面集成的路线一体化设计平台,应用ObjectARX的响应器和通知技术实现了路线平、纵、横的关联设计与交替设计。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割 归并思想建立了路线三维模型,应用视锥截取、LoD技术实现了路线三维模型的视相关简化,并开发了公路三维场景的实时动态浏览平台。最后将该平台与一体化设计系统集成,实现了路线设计的一体化与可视化。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使常规的二维设计提升为三维可视化设计,能大幅度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公路路线设计 一体化设计 三维可视化 实时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牵引计算与三维运行仿真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蒲浩 李伟 龙喜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5期1-5,共5页
结合高速铁路选线设计特点,以高速列车的受力分析为基础,依据最快速度牵引策略,在满足限速约束与操控约束的条件下构建双向牵引计算单元模型,运用分单元依次连续计算的思路,实现了新建高速铁路自动连续牵引计算。通过将高速铁路牵引计... 结合高速铁路选线设计特点,以高速列车的受力分析为基础,依据最快速度牵引策略,在满足限速约束与操控约束的条件下构建双向牵引计算单元模型,运用分单元依次连续计算的思路,实现了新建高速铁路自动连续牵引计算。通过将高速铁路牵引计算与大规模铁路三维场景构建技术有机结合,搭建铁路三维运行仿真平台,并根据选线设计与牵引计算相关成果,给出了漫游路径的计算方法,达到了以驾驶员的视点在三维场景中仿真漫游的效果。以成蒲铁路牵引计算为例,建立了大规模铁路三维仿真平台,实现了模拟高速列车牵引运行仿真功能,验证了牵引计算结果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计算 单元模型 三维仿真 高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2EE和JOGL的道路网络三维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蒲浩 朱江 李伟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2期22-27,共6页
针对道路网络三维可视化中的难点问题,提出了一种实现方法:利用J2EE平台作为整体框架,基于边折叠算法和分段策略分别建立数字地面网络模型和道路网络模型,并运用数据压缩、多线程、客户端缓冲区等策略对模型数据的存储、传输、缓冲等过... 针对道路网络三维可视化中的难点问题,提出了一种实现方法:利用J2EE平台作为整体框架,基于边折叠算法和分段策略分别建立数字地面网络模型和道路网络模型,并运用数据压缩、多线程、客户端缓冲区等策略对模型数据的存储、传输、缓冲等过程进行了优化。运用该方法实现了道路网络三维可视化,并将其成功运用于高速公路的设计及方案发布过程和高速公路远程建设可视化管理中,结果表明:采用J2EE,JOGL和上述优化策略能够很好地解决道路网络三维可视化中的数据调度、数据压缩、客户端实时渲染等问题;该方法对数字公路的建设和推广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道路网络三维可视化 JOGL WEB3D J2E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工程监控三维实时交互可视化信息平台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蒲浩 彭永 +2 位作者 徐源 舒群 曾学艺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1-96,128,共7页
研究目的:目前,国内外对隧道监控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主要停留在二维视图下对监控数据简单的图表分析。少数系统虽在三维条件下实现了信息的查询,但隧道模型较为粗糙,信息单一。本文应用三维实时交互可视化信息技术研发了隧道监控信息平... 研究目的:目前,国内外对隧道监控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主要停留在二维视图下对监控数据简单的图表分析。少数系统虽在三维条件下实现了信息的查询,但隧道模型较为粗糙,信息单一。本文应用三维实时交互可视化信息技术研发了隧道监控信息平台,平台隧道模型精细,信息丰富。研究结论:(1)基于R-Trees构建的空间索引,可实现海量数据的高效管理;(2)研发的隧道工程监控三维实时交互可视化信息平台集隧道三维场景的快速构建、交互式漫游、信息查询于一体,场景浏览顺畅,信息丰富完整;(3)应用证明,该平台增强了用户在隧道监控中的可视化、交互性,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4)该研究成果可推广到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水利、矿山等工程建设领域的三维可视管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三维可视化 监控 信息查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约束条件下铁路车站自动选址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蒲浩 郑晓强 +1 位作者 李伟 刘威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12,共7页
研究目的:铁路线路优化正向着线站协同优化发展,而线站协同优化的基础是实现车站的自动选址,但现有成果对线路、车站、环境及结构物之间的复杂约束欠缺系统研究,且大都是在车站备选方案既定情况下的评价选址。本文提出一种复杂约束条件... 研究目的:铁路线路优化正向着线站协同优化发展,而线站协同优化的基础是实现车站的自动选址,但现有成果对线路、车站、环境及结构物之间的复杂约束欠缺系统研究,且大都是在车站备选方案既定情况下的评价选址。本文提出一种复杂约束条件下的车站自动选址方法,将车站选址问题分解为站心选择和站坪方向选择,能快速自动搜寻出满足复杂约束且经济合理的站址方案群,可为设计人员提供参考,并为进一步线站协同优化奠定基础。研究结论:(1)基于空间格网索引机制构建的综合地理信息模型,为车站选址提供可快速存取的地理数据基础;(2)站心及站坪方向分治求精的思想可提高方法的计算效率;(3)考虑了用地换算代价、土石方工程换算代价、偏离经济据点换算代价及偏离期望线路换算代价,建立了站址方案综合代价计算模型,为站址方案优劣评判提供依据;(4)以西南山区某铁路为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该研究成果可为线站协同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约束 车站自动选址 综合代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