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三角函数的脉冲型近场地震动的近似模型
被引量:9
- 1
-
-
作者
蒲武川
梁瑞军
戴枫禹
黄斌
-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系
-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8-213,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8405)
-
文摘
对用于模拟脉冲型地震动的Makris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价,通过对脉冲周期的计算方法的比较分析,发现从该模型推导的由实测最大位移和最大速度计算得到的周期过小估计了近场地震动的脉冲周期。考虑地震动正负速度幅值的不同,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三角函数的脉冲型近场地震动的近似模型,该模型用于具有单循环的脉冲型地震动,可模拟位移完全不复位、完全复位和部分复位的地震动。通过比较实测地震动和近似模型的时程曲线和反应谱,证明新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
关键词
近场地震
脉冲型地震动
近似模型
脉冲周期
-
Keywords
Earthquakes
-
分类号
TU20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
-
题名以创新思维训练提升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
被引量:8
- 2
-
-
作者
蒲武川
谷倩
冯仲仁
-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出处
《高等建筑教育》
2019年第6期20-25,共6页
-
基金
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构建土木类型‘四位一体’工程人才核心能力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鄂教高函〔2015〕36号-2015107)
武汉理工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W2019013)
-
文摘
传统的面向应用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注重培养毕业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理性、严谨、精确的思维。为了适应土木工程行业的变革与转型,创新能力正成为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越来越重要的能力目标。思考是创新的前提,高质量思考是高价值创新成果的基础。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存在较强的思维定式,难以突破工程思维惯性的约束,单一的思维模式对创新能力的提升形成了制约。文章在分析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创新能力需求的基础上,探讨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思维特征,阐述开设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理论课程的必要性,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介绍了土木工程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并对课程教学内容构成和意义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土木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毕业生能力需求
-
Keywords
civil engineering
talent training
innovative thinking
innovative ability
graduates’ability requirement
-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TU4
[建筑科学—土工工程]
-
-
题名脉冲型近场地震波反应谱的阻尼调整系数分析
被引量:2
- 3
-
-
作者
蒲武川
黄斌
KABANDO E K
-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
出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2-279,378,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08405)
高速铁路建造国家工程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HSR2013021)
-
文摘
阻尼调整系数定量描述了阻尼比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与地震波频谱特征等相关,用于从低阻尼比反应谱推算高阻尼比反应谱.本文以近场脉冲型地震波为对象,研究其反应谱阻尼调整系数的规律并建立计算公式.选取50条脉冲型地震波并提取出等效低频脉冲,考虑0.05~0.50之间13种阻尼比,计算得到地震波、等效脉冲的反应谱和各自基于5%阻尼比的阻尼调整系数.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周期与地震波脉冲周期比T/Tp在0.5~1.2内,提高阻尼比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响应都有降低作用且减震效果最明显,等效脉冲与实测地震波的阻尼调整系数接近.对加速度、速度和位移谱分别拟合,得到了0.5<T/Tp<1.2范围内考虑脉冲周期Tp影响的阻尼调整系数评价公式.
-
关键词
阻尼调整系数
近场地震波
等效脉冲
反应谱
-
Keywords
damping modification factor
near-fault ground motion
equivalent p u ls e
response spectrum
-
分类号
TU31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高通滤波对近场脉冲型地震动位移反应谱的影响
被引量:5
- 4
-
-
作者
蒲武川
薛耀辉
张孟成
-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16-124,共9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9III109CG)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195206014)。
-
文摘
长周期速度脉冲是近场脉冲型地震动的最重要特征之一,高通滤波会改变低频脉冲成分与其他频率成分的相对大小,进而影响地震动的反应谱形状。选取了一组近场脉冲型地震动,根据脉冲频率f_p定义相对截止频率,考察高通滤波对弹性位移反应谱衰减的影响规律。通过数值分析比较了因果性滤波和非因果性滤波的区别,分析了相对截止频率对最低可用频率、脉冲属性判定和高阻尼比反应谱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相对截止频率越高,截止频率与最低可用频率的比例系数越小;当截止频率取0.4f_p时,该比例系数与一般远场地震动结果相近;截止频率小于0.4f_p时,脉冲属性和脉冲周期无显著变化。在长周期区段内,相对截止频率小于等于0.4f_p时,阻尼比的影响可以忽略;相对截止频率大于0.4f_p时,应考虑阻尼比的影响。
-
关键词
脉冲型地震动
高通滤波
非因果性滤波
脉冲周期
最低可用频率
-
Keywords
impulsive ground motion
high-pass filtering
non-causal filtering
pulse period
lowest usable frequency
-
分类号
P315.9
[天文地球—地震学]
-
-
题名软钢阻尼器对建筑楼层反应谱的影响
被引量:2
- 5
-
-
作者
蒲武川
徐熙
张华珺
-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出处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5-84,共10页
-
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CFB489,2016CFA020)
-
文摘
鉴于控制地震响应的软钢阻尼器可能显著改变结构系统的自振周期,结构抗震设计中有必要明确阻尼器对楼层非结构构件反应谱的影响。以已有的弹性结构楼层反应谱评估方法为基础,考虑主体结构与非结构构件周期比和主体结构黏滞阻尼比的影响,提出了黏滞阻尼减震结构的楼层反应谱预测公式。建立了非线性减震结构系统平均等价刚度和平均等价阻尼比的计算方法,基于等价线性系统提出了软钢阻尼器减震结构的楼层反应谱预测方法,并得到了楼层反应谱的性能曲线,用以描述阻尼器参数对非结构构件加速度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将等价线性化方法应用于软钢阻尼器减震结构能较好地进行非线性系统的楼层反应谱预测,修正的楼层反应谱预测公式可直接基于地震动弹性反应谱和减震结构等价参数估计楼层反应谱,可用于周期比为0.5~2、阻尼比为0.05~0.2的结构系统,该方法将为考虑非结构构件地震响应的减震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
关键词
楼层反应谱
软钢阻尼器
被动控制
非结构构件
等价线性化
-
Keywords
floor response spectra
mild steel damper
passive control
non-structural component
equivalent linearization
-
分类号
TU31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附加油阻尼器的非线性滞回结构系统的等价线性化方法
被引量:2
- 6
-
-
作者
蒲武川
李琪
-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出处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53,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08405)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CFB489)
-
文摘
以安装油阻尼器的单自由度非线性滞回结构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地震作用下该非线性结构系统的等价线性化方法。鉴于结构系统具有双非线性特征,其中油阻尼器的阻尼力与速度呈双线性关系,主体结构具有双线性滞回特征,将主体结构等价为线性Kelvin模型,附加体系分两步等价:将双线性黏滞单元等价为线性黏滞单元,得到含线性黏滞单元的附加体系与主体结构的Kelvin模型并联构成的等价模型A;基于模型A进一步求解系统的等价刚度和等价阻尼比,建立系统的等价线性化Kelvin模型,即模型B。通过共振曲线分别对模型A和模型B的精度进行了验证。考虑地震动的随机性,通过动力非线性时程分析对等价模型的阻尼比公式进行了修正。将等价线性化方法应用到性能曲线中,建立非线性结构系统的减震性能曲线绘制方法,结合性能曲线分析了油阻尼器对非线性结构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模型A与模型B的共振曲线与原结构均吻合,说明在非线性结构系统中将双线性黏滞单元等价为线性黏滞单元的方法可行;修正后的等价阻尼比可较好地预测地震作用下非线性结构系统的最大位移。
-
关键词
减震控制
油阻尼器
等价线性化
非线性结构
地震响应
-
Keywords
seismic control
oil damper
equivalent linearization
nonlinear structure
earthquakeresponse
-
分类号
TU35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基于应变空间硅藻质软岩的软化本构模型
被引量:8
- 7
-
-
作者
廖红建
蒲武川
卿伟宸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岩土力学重点实验室
名古屋工业大学社会工学科
西安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
-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861-1866,共6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岩土力学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No.Z1105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0379043)
-
文摘
三轴试验结果表明,软岩具有显著的应变软化特征。正常固结软岩表现为峰值后较缓的软化特征,而超固结软岩峰值强度后的应力-应变曲线呈陡降软化特征。应变空间表述的弹塑性理论在解决大应变和软化问题时比应力空间表述的弹塑性理论更具有优越性。基于应变空间的基本的弹塑性本构方程式,采用Mises剪切屈服准则及相关联流动法则,导出固结不排水三轴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式,并采用不同的硬化函数表达式对软岩在不同围压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应变空间的弹塑性理论能较好地模拟软岩应变软化特征б其中硬化函数的确定是关键问题之一。通过研究,提出了用于固结不排水状态下正常固结软岩的硬化函数形式。
-
关键词
软岩
应变软化
本构模犁
应变空间
弹塑性
-
Keywords
soft rock
strain softening
constitutive model
strain space
elastoplasticity
-
分类号
TU45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