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照变化对小鼠褪黑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肖遥 蒲晓田 +4 位作者 王明哲 覃骊兰 米雪峰 单体亮 马淑然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7期507-510,共4页
目的从光照变化对小鼠褪黑素影响,探索昼夜阴阳消长与生物节律的关联性。方法雄性昆明小鼠144只,随机分为为正常组、长光照组、长黑暗组3组,每组各48只。适应性饲养7天,光照控制干预6周后开始试验取材,分别于0:00,4:00,8:00,12:00,1... 目的从光照变化对小鼠褪黑素影响,探索昼夜阴阳消长与生物节律的关联性。方法雄性昆明小鼠144只,随机分为为正常组、长光照组、长黑暗组3组,每组各48只。适应性饲养7天,光照控制干预6周后开始试验取材,分别于0:00,4:00,8:00,12:00,16:00,20:00共6个时间点分组取血,检测血中褪黑素。对各组各时间点小鼠褪黑素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确定昼夜节律的存在;并分析不同光照条件下小鼠褪黑素节律的不同。用LSD方法对各时间点数据进行两两比较分析,分析昼夜节律对小鼠褪黑素的影响。结果(1)同组小鼠不同时间点血清褪黑素含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其节律性随着光照不同呈现不同的特点。(2)正常组小鼠血清褪黑素含量4:00最高。20:00~4:00是血清褪黑素含量升高的转折时段,4:00~8:00是血清褪黑素含量降低的转折时段。(3)长光照组小鼠血清褪黑素含量0:00、4:00、8:00这3个时间点含量较高,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00、16:00、20:00这3个时间点含量较低,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12:00是血清褪黑素含量明显降低的转折时段,20:00~0:00(24:00)是血清褪黑素含量明显升高的转折时段。(4)长黑暗组小鼠血清褪黑素含量0:00、4:00两个时间点较高,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12:00、16:00、20:00这4个时间点含量较低,四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4:00~8:00时间段是血清褪黑素含量明显下降的转折时段,在20:00~0:00点时间段是血清褪黑素含量明显上升的转折时段。(4)长光照组褪黑素含量均值与正常组进行组间比较,小鼠血清褪黑素整体水平上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长黑暗组褪黑素含量与正常组进行组间比较,小鼠血清褪黑素整体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昼夜不同光照改变,可以影响小鼠褪黑素的昼夜节律,导致其昼夜相位或整体含量的改变,这可能是现代光照条件下节律紊乱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2)中医关于昼夜阴阳消长对人体生理病理影响的天人相应理论具有客观物质基础和科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阴阳消长 天人相应 小鼠 褪黑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尖易筋疗法”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秦子舒 蒲晓田 +3 位作者 马淑然 肖延龄 朱爱华 王利维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7期1297-1299,共3页
本文论述了陈虹樑医师发明的新型推拿手法——"指尖易筋疗法"临床应用的诊疗思路、疗法特点。在综合解剖组织形态、中医气血理论及经络学角度的基础上,对指尖易筋疗法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辨治理论进行了分析阐述。... 本文论述了陈虹樑医师发明的新型推拿手法——"指尖易筋疗法"临床应用的诊疗思路、疗法特点。在综合解剖组织形态、中医气血理论及经络学角度的基础上,对指尖易筋疗法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辨治理论进行了分析阐述。提出以下观点:(1)诊疗思路有二:一是以"辨气血有余不足"为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诊断思路;二是以"急则治手三阴经之本,缓则治手三阳经之标"为治疗思路。(2)疗法特点有三:一是循经取穴,由远及近,由表及里,浮力运指;用力轻、手法柔、力点小、施术精。肩关节及胸肋处相关诸穴是指尖易筋疗法的重点施术部位。此疗法简便易行,患者痛苦小,远期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虹樑 指尖易筋 乳腺癌 淋巴水肿 乳腺癌术后 推拿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文化传播战略构建中翻译与出版策略再审视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乐鹏 蒲晓田 +1 位作者 刘佚阳 魏迺杰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158-161,共4页
目前中医翻译往往以中文母语译者的逆向翻译方式为主,中医术语翻译中套用生物学术语、简化翻译的情况较多,笔者认为中文母语译者的翻译成果对于国外目标读者所需要、易理解、能接受、能认同的方面评估不够准确,而基于以国外医学人士为... 目前中医翻译往往以中文母语译者的逆向翻译方式为主,中医术语翻译中套用生物学术语、简化翻译的情况较多,笔者认为中文母语译者的翻译成果对于国外目标读者所需要、易理解、能接受、能认同的方面评估不够准确,而基于以国外医学人士为读者的目标导向,过多地套用生物学术语限制了中医文化传播范围,过度简化翻译也使得中医的文化内涵不能充分展现,这些翻译策略都没有起到准确传播中医的作用,也没有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此外由于中国出版者对中医译作在国外的市场分析不够全面,也影响了中医译作的市场流通。因此,笔者认为若要如中国学术界所期,将中医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主力之一,需要对目前的翻译策略做出调整,同时在出版方面也要探求更加有效的中医药图书翻译出版及市场推广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英译 文化传播 顺向翻译 逆向翻译 异化翻译 同化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