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遥感数据的河湖堤防溃口隐患早期监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孟令维 卢奕竹 +3 位作者 宋文龙 蒲晓 张芸硕 刘宏洁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0-282,共13页
堤防隐患识别监测对堤防安全防洪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汛期,辽宁省盘锦市绕阳河发生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8月1日10时30分绕阳河下游左岸曙四联段堤防出现溃口,油田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损失严重。本文以堤防溃口隐患早期监测为目的,... 堤防隐患识别监测对堤防安全防洪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汛期,辽宁省盘锦市绕阳河发生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8月1日10时30分绕阳河下游左岸曙四联段堤防出现溃口,油田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损失严重。本文以堤防溃口隐患早期监测为目的,采用Sentinel-1雷达数据,通过小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Small Baseline Subset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BAS-InSAR)技术监测堤防沉降信息,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进行地面沉降风险分级,综合地面沉降风险和沉降发育程度构建了堤防沉降风险评价方法,并以盘锦市绕阳河堤防溃口区域为例,进行了包含堤防早期沉降监测、地面沉降风险分级、堤防沉降隐患风险分析的河湖堤防沉降隐患遥感监测评估。结果显示,2017—2022年溃口处堤防平均沉降速率为98.65 mm a,累计沉降量达422.82 mm,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段堤防长度分别达13.8 km、3.5 km、2.7 km,堤防溃口位于高风险段,靠近沉降中心,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导致堤防破坏最终引发堤防溃决。SBAS-InSAR形变监测和堤防风险等级划分在堤防溃口隐患早期监测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清晰地区分了各段堤防的沉降隐患大小,可以在堤防隐患早期识别中推广应用,为汛期预防和治理堤防溃决提供技术支持,为各风险区段堤防监测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溃口 绕阳河 INSAR 沉降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T的乌伦古河流域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和总磷的影响
2
作者 庄秋雨 崔艳欣 +1 位作者 张玉虎 蒲晓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
[目的]定量探讨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和总磷负荷的影响,为新疆乌伦古河流域未来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水污染的防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构建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采用情景分析法设定6种不同的变化情景,预测了流域在变化环境... [目的]定量探讨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和总磷负荷的影响,为新疆乌伦古河流域未来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水污染的防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构建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采用情景分析法设定6种不同的变化情景,预测了流域在变化环境下的径流和总磷负荷。[结果]径流和总磷在率定期和验证期的决定系数R^(2)和纳什系数E_(ns)均达到0.75以上,构建的SWAT模型在乌伦古河流域径流和总磷负荷变化的模拟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共同影响下,年均径流量分别上升0.22 m^(3)/s,5.14 m^(3)/s,S_(4)情景年均总磷负荷下降894.5 t,S_(5)情景增加7.41 t。气候变化影响方面,径流量与降水变化呈正相关,降水变化是乌伦古河流域径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而总磷负荷与气温和降水变化均呈正相关,但降水对总磷负荷的影响更显著;土地利用变化影响方面,径流和总磷与土地利用变化均呈负相关关系,土地利用变化是总磷负荷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结论]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新疆乌伦古河流域的径流和总磷负荷的产生分别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未来面临降水增多与水体污染问题时,需同时考虑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来制定相应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 径流与总磷 乌伦古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作用对三江平原有机土吸附铵根离子及其分配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奕汀 程红光 +3 位作者 林春野 蒲晓 周坦 李倩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90-394,共5页
冻融过程会影响土壤团聚体结构及微孔隙,进而影响土壤对阳离子的吸附。然而有关冻融过程对土壤吸附阳离子影响的研究很少。以典型湿地表层有机土壤为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土壤饱和含水量下,冻融过程对有机土吸附低浓度铵根离子... 冻融过程会影响土壤团聚体结构及微孔隙,进而影响土壤对阳离子的吸附。然而有关冻融过程对土壤吸附阳离子影响的研究很少。以典型湿地表层有机土壤为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土壤饱和含水量下,冻融过程对有机土吸附低浓度铵根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冻融作用一般提高了有机土对铵根离子的吸附量,线性方程能较好的拟合低浓度范围氨氮的吸附,而且冻融作用降低了铵根离子吸附量为0时土壤溶液中氨氮的浓度。随着初始氨氮浓度从8.6mg·L-1升高到43.0mg·L-1,冻融条件下氨氮的分配系数从10.3L·kg-1升高到25.6L·kg-1;非冻融对照条件下氨氮的分配系数从7.0L·kg-1升高到19.8L·kg-1。冻融作用导致氨氮的分配系数增加了29.9%~47.3%,但氨氮的分配系数没有出现随冻融次数增加而升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吸附 分配系数 冻融过程 有机土 三江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作用对旱地土壤中不同吸附形态铵根离子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奕汀 程红光 +3 位作者 蒲晓 周坦 李倩 林春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9期10094-10097,共4页
[目的]探讨冻融作用对土壤中不同吸附形式铵根离子的影响。[方法]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冻融作用对三江平原旱地土壤吸附铵根离子总量(水浸提)、强吸附态量(0.01 mol/L KCl溶液浸提)的影响。[结果]冻融处理和非冻融对照处理下,相比线... [目的]探讨冻融作用对土壤中不同吸附形式铵根离子的影响。[方法]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冻融作用对三江平原旱地土壤吸附铵根离子总量(水浸提)、强吸附态量(0.01 mol/L KCl溶液浸提)的影响。[结果]冻融处理和非冻融对照处理下,相比线性方程,旱地土壤吸附的铵根离子总量能更好的由Freundlich方程拟合(R2>0.99,SE<1.69)。冻融作用对铵根离子的总吸附量基本没有影响:当土壤中加入的NH4+初始浓度从0 mg/L升高到200 mg/L时,冻融条件下NH4+总吸附量从-0.52 mg/kg升高到39.0 mg/kg;非冻融条件下NH4+总吸附量从-0.70 mg/kg升高到38.5 mg/kg。土壤中强吸附态NH4+的吸附等温线呈线性(R2>0.99,SE<0.54),强吸附态NH4+的吸附量经过冻融过程后有明显增加,当土壤中加入的NH4+初始浓度从0 mg/L升高到200 mg/L时,冻融条件下NH4+强吸附态含量从-2.36 mg/kg呈线性升高到28.81 mg/kg;非冻融条件下NH4+强吸附态量从-4.25 mg/kg呈线性升高到25.12 mg/kg。由于冻融作用降低了强吸附态NH4+吸附解吸达到平衡时土壤溶液中NH4+的浓度,因而有利于降低土壤中铵根离子的淋失。冻融作用主要影响的是以离子交换形式吸附于土壤的NH4+。[结论]该研究为控制土壤氮素过量输入水体,防治水体富营养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作用 铵根离子 强吸附态 旱地土壤 三江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转向压裂产能预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9
5
作者 蒲晓 郭大立 +2 位作者 兰天 贺勇 赵运祥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6-80,共5页
转向压裂可以扩大低渗透储集层泄油面积,达到体积压裂的效果。但转向压裂形成的转向裂缝分布复杂,需要进行精细表征,才能准确预测产能。依据克拉玛依油田的生产资料,针对转向裂缝形态特点,建立储集层中单相流动的数学模型,采用局部网格... 转向压裂可以扩大低渗透储集层泄油面积,达到体积压裂的效果。但转向压裂形成的转向裂缝分布复杂,需要进行精细表征,才能准确预测产能。依据克拉玛依油田的生产资料,针对转向裂缝形态特点,建立储集层中单相流动的数学模型,采用局部网格加密技术,对转向裂缝进行网格细化。经过实例应用,转向压裂后产油量比常规压裂产油量提高了5.3倍。对影响转向压裂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产油量与储集层渗透率、转向裂缝长度和初次压裂裂缝的导流能力呈正相关,无需很高的转向裂缝导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转向压裂 局部网格加密 网格细化 数学模型 产能预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倾角煤层地应力及破裂压力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蒲晓 郭大立 +2 位作者 陈东 赵运祥 张舒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8期72-74,共3页
煤层地应力影响煤储层渗透性孔隙性及煤层气的含气量,破裂压力是压裂设计和分析的主要依据,能否准确计算煤层地应力和预测破裂压力直接影响水力压裂改造的成功率。以新疆阜康白杨河大倾角矿区为例考虑倾斜地层对地应力的影响,建立适合... 煤层地应力影响煤储层渗透性孔隙性及煤层气的含气量,破裂压力是压裂设计和分析的主要依据,能否准确计算煤层地应力和预测破裂压力直接影响水力压裂改造的成功率。以新疆阜康白杨河大倾角矿区为例考虑倾斜地层对地应力的影响,建立适合大倾角煤层的地应力计算模型。对国内外几种破裂压力预测模型进行归一化处理,结合白杨河区块数据,优选适合白杨河区块工况的破裂压力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储层 岩石力学 地层倾斜 地应力 破裂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井资料计算煤层破裂压力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东 赵运祥 +2 位作者 郭大立 李铁军 蒲晓 《煤炭技术》 CAS 2019年第1期81-82,共2页
基于测井资料建立了计算煤层三向应力的数学模型,并根据三向应力及煤层抗张强度等参数建立了煤层破裂压力的计算模型。以新疆某区块煤层气井为例,计算的破裂压力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较大。为了提高预测煤层破裂压力的准确性,采用了最... 基于测井资料建立了计算煤层三向应力的数学模型,并根据三向应力及煤层抗张强度等参数建立了煤层破裂压力的计算模型。以新疆某区块煤层气井为例,计算的破裂压力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较大。为了提高预测煤层破裂压力的准确性,采用了最速下降法,建立了计算煤层破裂压力的优化模型,通过与实测值对比,优化后的煤层破裂压力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大大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测井资料 破裂压力 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煤层压裂压力的裂缝形态分析新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赵运祥 郭大立 +4 位作者 王理国 蒲晓 李特社 胡刚 唐兆青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10期181-184,共4页
基于经典的Nolte方法,利用净压力分析法,同时提出了净上覆压力分析法,通过净压力与时间双对数曲线关系以及净上覆压力对数与净压力对数的关系可以有效判断煤层压裂裂缝形态,形成了双重诊断煤层压裂裂缝形态分析的新方法。
关键词 煤层压裂 净压力 净上覆压力 双重诊断 裂缝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