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绿洲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探析——以伊宁市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蒲春玲 余慧容 +1 位作者 李晓龙 王华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19046-19049,19065,共5页
伊宁市是新疆绿洲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区,具有相对的典型性。在综合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和资源环境容量的基础上,得出伊宁市现阶段土地利用特征与缺陷:自然条件优越,但资源环境容量趋于饱和;建设用地增长快且需求量大,用地矛盾加剧;水土... 伊宁市是新疆绿洲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区,具有相对的典型性。在综合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和资源环境容量的基础上,得出伊宁市现阶段土地利用特征与缺陷:自然条件优越,但资源环境容量趋于饱和;建设用地增长快且需求量大,用地矛盾加剧;水土流失与土地退化情况严重;资源利用结构与方式有待进一步优化。借助GIS技术划分出4个生态环境建设功能区:生态景观区、平原农业区、山地牧业区和建设保护生态区。针对各功能区的特点,构建出4种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绿洲生态农用地利用模式;特色生态旅游型土地利用模式;集约节约型生态土地利用模式和保育型生态土地利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友好型 土地利用模式 资源环境容量 伊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与新疆反贫困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蒲春玲 权亮 《新疆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5-6,共2页
一、新疆反贫困现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反贫困成绩令人注目,贫困人数锐减,农村贫困发生率大幅度下降,人均收入增长幅度明显,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环境有所改善.截止到1998年底,20年来,新疆农牧区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532万人减少... 一、新疆反贫困现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反贫困成绩令人注目,贫困人数锐减,农村贫困发生率大幅度下降,人均收入增长幅度明显,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环境有所改善.截止到1998年底,20年来,新疆农牧区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532万人减少到52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77%下降到6%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反贫困 贫困人口 贫困地区 新疆农牧区 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贫困 扶贫资金 西部开发 贫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以阜康市滋泥泉子镇为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祁瑶 蒲春玲 +1 位作者 陈英杰 张倩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57-564,共8页
【目的】对阜康市滋泥泉子镇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进行评价。【方法】从土地整理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方面入手,构建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进行评价。【结果】通过整理提高了项目区的土... 【目的】对阜康市滋泥泉子镇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进行评价。【方法】从土地整理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方面入手,构建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进行评价。【结果】通过整理提高了项目区的土地综合效益,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效果良好。【结论】整理后项目区各项效益评价分值均在85分以上,达到了"优"的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综合效益 评价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判法 阜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物元的新疆伊犁河谷水库移民可持续生计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黄兴 蒲春玲 +3 位作者 马旭 闫志明 刘志有 魏振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7-483,共7页
为确立水库移民生计评价体系和量化标准系统,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并结合模糊物元模型对伊犁河谷水库移民可持续生计状况进行实证评价。结果表明,伊犁河谷水库移民的总体生计处于维持搬迁前的水平,离生计可持续目标还存在较大的差... 为确立水库移民生计评价体系和量化标准系统,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并结合模糊物元模型对伊犁河谷水库移民可持续生计状况进行实证评价。结果表明,伊犁河谷水库移民的总体生计处于维持搬迁前的水平,离生计可持续目标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原因主要集中在经济基础和政策保障两方面。收入、土地产出、就业保障、职业技能水平和移民生活融入度对伊犁河谷水库移民生计的可持续发展有主要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健全组织管理机构、增加移民认可度和完善后扶保障体系来实现伊犁河谷水库移民生计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河谷 水库移民 可持续生计评价 模糊物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区绿洲土地利用区划研究——以新疆伊犁州直为例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志有 蒲春玲 +3 位作者 余慧容 李柯柯 郝建华 赵晓洁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3-288,294,共7页
探讨干旱半干旱区绿洲土地利用区划,有利于发挥绿洲区域土地资源优势,促进绿洲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以新疆伊犁州直为例,利用伊犁州直2002—2009年土地变更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建立指标体系,运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借... 探讨干旱半干旱区绿洲土地利用区划,有利于发挥绿洲区域土地资源优势,促进绿洲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以新疆伊犁州直为例,利用伊犁州直2002—2009年土地变更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建立指标体系,运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借助GIS软件定性分析,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绿洲土地利用分区。在坚持行政区完整性、生态环境保护等原则的基础上,最终将伊犁州直县市划分为河谷城镇工业经济发展区、特昭盆地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区、巩喀流域综合经济发展区和奎屯市工业经济发展区4个土地利用区,并分别指出区域土地利用导向。该方法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因素,对伊犁州直土地利用进行了合理分区,研究结果有利于实现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区 层次聚类分析 GIS分析 伊犁州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M/ETM^+绿洲城市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分析——以新疆奎屯市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余慧容 蒲春玲 +1 位作者 刘志有 李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7-151,共5页
绿洲城市是干旱区人地关系最为敏感的区域,以TM/E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借助遥感、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从数量和空间迁移等角度对典型绿洲城市——奎屯市近16a来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奎屯市1993—2009年土地利用发生... 绿洲城市是干旱区人地关系最为敏感的区域,以TM/E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借助遥感、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从数量和空间迁移等角度对典型绿洲城市——奎屯市近16a来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奎屯市1993—2009年土地利用发生了显著变化,以耕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增加及草地减少为主要特征;土地利用变化整体呈现出时空不均衡、各地类间更替转换程度大、城乡差异明显等特点;土地利用结构上,优势地类草地减少,耕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增加,林地2001—2009年增加显著,水域和未利用地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土地利用类型转换上,6大地类间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更替转换,东部市区以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林地增加为主要特征,而西部开干齐乡则主要体现在耕地和草地之间的更替;变化趋势上,耕地、林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面积会有所增加,而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则呈减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城市 RS GIS 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突变理论的干旱区绿洲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以乌鲁木齐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黄晓东 蒲春玲 +4 位作者 宋建华 王承武 闫志明 张影 刘超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期77-82,共6页
城市土地生态安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针对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基于PSR框架及突变理论,构建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突变级数模型,并运用突变级数法对2009—2013年乌鲁木齐市土地生态安全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 城市土地生态安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针对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基于PSR框架及突变理论,构建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突变级数模型,并运用突变级数法对2009—2013年乌鲁木齐市土地生态安全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9—2013年乌鲁木齐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安全等级经历了临界安全(2009年)→较安全(2010—2012年)→临界安全(2013年)的发展历程;从各准则层来看,压力系统安全水平逐年降低,安全等级经历了安全→较安全→不安全直线下降的发展历程;状态系统安全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安全等级经历了临界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较安全的发展过程;响应系统安全水平逐渐上升,安全等级经历了较不安全→临界安全→较安全→很安全直线上升的发展历程;影响乌鲁木齐市土地生态安全的指标因素主要是人均水资源量、单位耕地化肥负荷率、单位耕地农药负荷率、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 PSR模型 突变理论 乌鲁木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结构变迁及调整对策研究——以新疆伊犁河谷地区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志有 蒲春玲 +2 位作者 万婷 余慧容 李柯柯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02-206,共5页
土地结构变迁不仅仅关系到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也决定着区域生态环境安全。以新疆伊犁河谷8县1市作为研究区域,科学量化对伊犁河谷土地利用结构变迁研究,对河谷地区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采用新疆伊犁河谷8县1市2002-2008... 土地结构变迁不仅仅关系到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也决定着区域生态环境安全。以新疆伊犁河谷8县1市作为研究区域,科学量化对伊犁河谷土地利用结构变迁研究,对河谷地区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采用新疆伊犁河谷8县1市2002-2008年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2008年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程度、土地利用效益三方面探讨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变迁,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引起土地利用结构变迁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影响伊犁河谷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及由土地利用结构变迁造成土地利用效益低、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土地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调整对策 伊犁河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研究——以新疆伊宁市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孟梅 蒲春玲 +1 位作者 白蕾 杨艳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09-1211,共3页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已在全国各地展开,伊宁市作为新疆土地总体规划修编的试点城市,其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的研究必不可少。针对伊宁市土地利用的实际,根据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及框架,确立了法律、行政、经济、社会...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已在全国各地展开,伊宁市作为新疆土地总体规划修编的试点城市,其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的研究必不可少。针对伊宁市土地利用的实际,根据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及框架,确立了法律、行政、经济、社会、技术、监督六大保障措施,并对其相关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保障措施 新疆伊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耕地利用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以新疆阿瓦提县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万婷 蒲春玲 刘志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66-1370,共5页
[目的]分析阿瓦提县农户耕地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引导农户合理利用耕地、提高耕地产出效益、推进耕地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阿瓦提县劳动力数量、耕地投入、政策补贴、灌溉保证率、耕地面积、农产... [目的]分析阿瓦提县农户耕地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引导农户合理利用耕地、提高耕地产出效益、推进耕地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阿瓦提县劳动力数量、耕地投入、政策补贴、灌溉保证率、耕地面积、农产品市场、土壤质量、农业保险等依次对农户耕地利用的影响比较显著,各因素的影响差异客观存在。[结论]应从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完善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增加农业生资补贴,推行农业生产政策保险等方面引导农户合理利用耕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耕地利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与运行机制——以新疆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华丽 蒲春玲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0-192,共3页
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信息服务在新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涌现出了一批传播科技和市场信息以及服务农村发展的成功信息服务模式。在总结现阶段新疆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的类型及其应用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新... 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信息服务在新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涌现出了一批传播科技和市场信息以及服务农村发展的成功信息服务模式。在总结现阶段新疆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的类型及其应用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新疆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有效应用的瓶颈,据此提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疆农村信息化服务长效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信息化 服务模式 运行机制 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驱动力作用下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以新疆伊宁市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志有 蒲春玲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9-284,共6页
基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导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角度,科学合理划定土地利用分区,有利于实现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以伊宁市为研究区,结合区域内经济、生态和社会发展情况,分析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影响机制,从土地结构、社会经济... 基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导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角度,科学合理划定土地利用分区,有利于实现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以伊宁市为研究区,结合区域内经济、生态和社会发展情况,分析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影响机制,从土地结构、社会经济和技术三方面,构建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综合划分土地利用功能区。结果表明,伊宁市11个乡镇场土地利用状况在空间上存在明显不一致。按照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作用综合定量定性分析方法,将研究区分为城中心城镇商贸发展区、城镇工业发展接替区、观光旅游特色农业区、生态保护旅游发展区等四个功能区,并结合区域发展战略、政策,确定区域土地利用的合理方向,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驱动力 功能分区 伊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疆地区农村基本公共产品需求位序的典型性调查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霞 蒲春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17892-17894,17902,共4页
农村基本公共产品的供求失衡问题一直是新农村建设关注的焦点,新疆农村地区基本公共产品"供不应求"与"供非所求"现象同时存在,如何提高供给的针对性和瞄准度,是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关键。在... 农村基本公共产品的供求失衡问题一直是新农村建设关注的焦点,新疆农村地区基本公共产品"供不应求"与"供非所求"现象同时存在,如何提高供给的针对性和瞄准度,是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关键。在科学界定农村基本公共产品内涵的基础上,以北疆地区和部分南疆地州的28个县市61个行政村149个农户基本生产、生活公共需求的典型性调查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受访者对各项公共服务的需求强度,分析与评价调查区农民公共需求的位序与结构特征,提出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构建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议,以期能为新疆北疆地区新农村建设及社会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寻找切实可行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本公共产品 需求位序 典型调查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特征研究——基于新疆北疆地区的典型性调查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霞 蒲春玲 +1 位作者 李雪艳 孟梅 《山东农业科学》 2010年第7期110-113,共4页
农村公共服务的供求平衡问题一直是新农村建设所关注的焦点,新疆农村公共服务"供不应求"与"供非所求"现象同时存在,如何提高供给的针对性和瞄准度,是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关键。本研究以北疆... 农村公共服务的供求平衡问题一直是新农村建设所关注的焦点,新疆农村公共服务"供不应求"与"供非所求"现象同时存在,如何提高供给的针对性和瞄准度,是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关键。本研究以北疆地区的28个县市61个行政村149位农户基本生产、生活公共需求的典型性调查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受访者对各项公共服务的需求强度,分析与评价调查区农民公共需求的位序与结构特征,提出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构建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议,以期为新疆北疆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农村公共产品 社会服务 需求位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优化研究——以河北赞皇县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路明 蒲春玲 李平光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12期135-139,共5页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对建设用地需求量的增加。不合理建设用地结构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并拉大区域差异,造成社会不稳定。在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的基础上,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入手,以保护生态...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对建设用地需求量的增加。不合理建设用地结构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并拉大区域差异,造成社会不稳定。在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的基础上,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入手,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原则,坚持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大相结合,科学合理地预测建设用地规模,提出赞皇县城乡用地结构的优化措施,以有效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集约利用,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 结构优化 社会经济发展 赞皇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思考——以新疆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孟梅 蒲春玲 《资源与产业》 2007年第5期66-68,共3页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规划修编势在必行。本文以新疆为例,就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的问题提出新一轮规划修编的原则及几点建议。
关键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修编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户家庭特征的农村宅基地闲置与退出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汪霖 蒲春玲 +3 位作者 张影 刘超 胡赛 黄晓东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8期1340-1345,共6页
以伊宁市作为样本区域进行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农村宅基地闲置与退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家庭拥有的房屋数量、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家庭年收入、家庭是否有人担任村干部等6个自变量对家庭... 以伊宁市作为样本区域进行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农村宅基地闲置与退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家庭拥有的房屋数量、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家庭年收入、家庭是否有人担任村干部等6个自变量对家庭宅基地的闲置有着显著影响;对于伊宁市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的满意程度、对宅基地政策法规的了解程度、对现居住宅基地居住环境的满意程度、家庭是否有人担任村干部、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家里有几代人对农户响应宅基地的退出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 闲置 退出 影响因素 伊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生态系统的协调关系测评
18
作者 孟梅 蒲春玲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8期147-152,共6页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生态环境之间存在互为影响、互为制约的关系。基于耦合模型,在充分体现新疆干旱区自然条件与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构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土地生态系统的指标体系,通过对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生态环境系统协...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生态环境之间存在互为影响、互为制约的关系。基于耦合模型,在充分体现新疆干旱区自然条件与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构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土地生态系统的指标体系,通过对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生态环境系统协调性实证研究,发现新疆土地生态环境系统呈"U"型变化趋势,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生态系统的协调关系在不断改善,但压力巨大。最后,从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及实施土地整治工程等方面,提出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 土地生态 协调度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矿—农复合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补偿体系研究
19
作者 王承武 蒲春玲 孟梅 《资源与产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3-138,共6页
新疆塔里木盆地是我国能源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为国家建设输出了大量能源,但本地的经济发展却依然落后,资源开发利用补偿体系不健全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本文从区域公平角度出发提出了塔里木盆地矿—农复合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补偿... 新疆塔里木盆地是我国能源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为国家建设输出了大量能源,但本地的经济发展却依然落后,资源开发利用补偿体系不健全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本文从区域公平角度出发提出了塔里木盆地矿—农复合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补偿体系框架构建思路,明确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方式、补偿标准与补偿资金来源,提出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市场调节等手段和措施,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充分考虑资源地居民的利益,以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矿产资源 补偿机制 资源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食品经营主体信用监管模式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左新敏 蒲春玲 赵芸君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3-599,共7页
【目的】改善政府对食品经营主体监管。【方法】采取博弈分析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首先,从政府职能方面,研究并提出政府在食品经营主体监管中具有提供相关信息、查处违法行为、完善企业信用制度建立等职能。【结果】建立了食品经营主体... 【目的】改善政府对食品经营主体监管。【方法】采取博弈分析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首先,从政府职能方面,研究并提出政府在食品经营主体监管中具有提供相关信息、查处违法行为、完善企业信用制度建立等职能。【结果】建立了食品经营主体信用监管博弈模型,分析改善政府在对食品经营主体信用监管主要是通过加强对监管部门监管人的监督。提出了建立在全社会监督下的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参与的食品经营主体信用监管模式和运行机制。【结论】旨在政府通过改变监管模式,加强对新疆食品经营主体的信用的监管,鼓励其守信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经营主体 信用 监管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