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寒地区多年生禾草混播草地的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董世魁 胡自治 +1 位作者 蒲小朋 李春鸣 《草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39-45,共7页
在青藏高原高寒区——天祝县金强河地区进行了多年生禾草混播草地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 ,结果表明 ,与单播相比 ,混播可以使 0~ 2 0 cm土层的生长季≥ 0℃积温和日均温分别提高 4 0 .6℃~ 2 4 6 .7℃、0 .3℃~ 1.7℃ ;混播草地地表... 在青藏高原高寒区——天祝县金强河地区进行了多年生禾草混播草地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 ,结果表明 ,与单播相比 ,混播可以使 0~ 2 0 cm土层的生长季≥ 0℃积温和日均温分别提高 4 0 .6℃~ 2 4 6 .7℃、0 .3℃~ 1.7℃ ;混播草地地表≥ 0℃积温和日均温增幅最大的月份为 6月 ,其余土层≥ 0℃积温和日均温增幅最大的月份均为 5月 ;与单播草群相比 ,相应的混播群落的光能利用率明显提高 (P<0 .0 5 ) ;四组分草群的光能利用率显著高于二、三组分草群 (P<0 .0 5 ) ,二组分草群和三组分草群的光能利用率间均无显著差异 (P>0 .0 5 ) ;同一环境条件下 ,单种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取决于植物的种类 ,而与播种方式 (单播或混播 )无关 (P>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多年生禾草 混播草地 生理-生态特性 光能转化率 光合速率 水分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天祝高寒地区燕麦品种生产性能评价 被引量:63
2
作者 董世魁 蒲小朋 +1 位作者 马金星 石振田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4-49,共6页
供试的 17个燕麦品种在高寒牧区生长期约 10 0 d,但种子不能成熟 ,均属中、晚熟型 ;其中永久 44 4、P6 7、加拿大和永久 40 4燕麦的生长速度较快 ,分别为 2 .70、2 .36、2 .2 2和 2 .0 2 cm / d。加拿大燕麦的绝对生长率最高 ,达 2 9.5 ... 供试的 17个燕麦品种在高寒牧区生长期约 10 0 d,但种子不能成熟 ,均属中、晚熟型 ;其中永久 44 4、P6 7、加拿大和永久 40 4燕麦的生长速度较快 ,分别为 2 .70、2 .36、2 .2 2和 2 .0 2 cm / d。加拿大燕麦的绝对生长率最高 ,达 2 9.5 9g/ m2 · d,永久 1号的相对生长率最高 ,为 0 .0 72 g/ g· d。 P2 0的鲜、干草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 ,分别达到 5 0 .5 5和 16 .18t/ hm2 ,永久 44 0的鲜、干草产量极低 ,仅为 17.2 2 t/ hm2 和 5 .5 1t/ hm2 。 P6 7、永久 44 4、0 6 6和罗马尼亚燕麦的茎叶比较小 ,叶量丰富、适口性好且营养成分含量高 ,品质较好。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P2 0、加拿大、P6 7和永久 44 4燕麦是天祝金强河地区建设高产、优质燕麦人工草地的理想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牧区 燕麦 生产性能 品种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对草地碳循环影响的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4
3
作者 阚雨晨 黄欣颖 +2 位作者 王宇通 蒲小朋 邵新庆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55-1861,共7页
草地碳循环不仅与草地植被、气候和土壤状况有关,而且与各类干扰利用活动密切相关,特别近几十年,人类的利用干扰活动对草地碳循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综合介绍了放牧利用、管理措施以及气候变化等干扰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影响方面... 草地碳循环不仅与草地植被、气候和土壤状况有关,而且与各类干扰利用活动密切相关,特别近几十年,人类的利用干扰活动对草地碳循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综合介绍了放牧利用、管理措施以及气候变化等干扰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影响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同时提出未来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主要的研究方向,即不同干扰互交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模型方法在干扰与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的应用、干扰对草地碳循环影响的驱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 放牧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膜覆盖对高寒地区燕麦+豌豆人工草地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吴序卉 蒲小朋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16,共4页
通过对高寒牧区燕麦+豌豆人工草地在地膜覆盖条件下不同时间、不同层次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的连续观测,得出结论,高寒牧区人工草地地膜覆盖不仅可增加前期的土壤温度和地温积温,而且对增加土壤浅层的温度效果明显。同时,地膜覆盖后... 通过对高寒牧区燕麦+豌豆人工草地在地膜覆盖条件下不同时间、不同层次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的连续观测,得出结论,高寒牧区人工草地地膜覆盖不仅可增加前期的土壤温度和地温积温,而且对增加土壤浅层的温度效果明显。同时,地膜覆盖后土壤浅层的含水量和保墒能力显著大于露地对照,在降水量较低时差距更加明显。地膜覆盖后地温的增加与太阳辐射呈正相关。地膜覆盖有效地缓解了5月、6月间水温不同期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 土壤水分 土壤温度 燕麦 豌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寒牧区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和营养品质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14
5
作者 郭艳红 蒲小剑 +1 位作者 蒲小朋 杜文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34-742,共9页
本试验以甘肃省玛曲县欧拉乡2个项目户的天然草地为试验对象,研究了青藏高寒牧区高寒草甸和沼泽化草甸地上生物量、主要营养成分及干物质消化率间的差异以及年际和月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寒草甸的平均地上生物量(3.27t·hm^(-2)... 本试验以甘肃省玛曲县欧拉乡2个项目户的天然草地为试验对象,研究了青藏高寒牧区高寒草甸和沼泽化草甸地上生物量、主要营养成分及干物质消化率间的差异以及年际和月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寒草甸的平均地上生物量(3.27t·hm^(-2))和粗蛋白含量(9.22%)显著高于沼泽化草甸,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极显著低于沼泽化草甸,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沼泽化草甸,其营养成分优于沼泽化草甸;高寒草甸和沼泽化草甸4月份的平均地上生物量最低(1.32 t·hm^(-2)),4—8月份显著增加,8月份最高(4.41 t·hm^(-2));同一月份高寒草甸的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低于沼泽化草甸。本试验通过研究青藏高寒牧区天然草地生物量和营养成分的变化,有助于理解该区的草畜关系,可以为家畜补饲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寒牧区 地上生物量 营养成分 干物质消化率 变化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地区豆科牧草引种试验 被引量:24
6
作者 蒲小朋 董世魁 +1 位作者 阎宝生 马金星 《中国草地》 CSCD 2001年第3期17-21,25,共6页
在天祝县金强河地区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 ,18份引种材料中草原绿色豌豆、770 5豌豆和无叶豌豆等一年生豆科牧草出苗早、生长速度快、产草量高 ,是较为理想的引种材料 ;二年生豆科牧草黄花草木樨和白花草木樨第 1年的经济性状与一年生豆... 在天祝县金强河地区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 ,18份引种材料中草原绿色豌豆、770 5豌豆和无叶豌豆等一年生豆科牧草出苗早、生长速度快、产草量高 ,是较为理想的引种材料 ;二年生豆科牧草黄花草木樨和白花草木樨第 1年的经济性状与一年生豆科牧草相当 ,可以用其代替某些一年生豆科牧草 ;多年生豆科牧草越冬率极低 ,不适合该地种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豆科牧草 引种试验 生育时期 高度 分枝数 越冬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