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流域城市水土保持试点与发展思路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小林 蒲勇平 《中国水利》 2003年第7期52-54,共3页
1999年以来,长江流域5个城市开展了水土保持试点,通过加强领导,健全机构,科学规划,完善制度,广泛宣传,增强全民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意识,发挥示范样板作用,建立示范小区和示范工程,加强监督,严格执法,全面规范了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行为... 1999年以来,长江流域5个城市开展了水土保持试点,通过加强领导,健全机构,科学规划,完善制度,广泛宣传,增强全民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意识,发挥示范样板作用,建立示范小区和示范工程,加强监督,严格执法,全面规范了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行为,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城市开发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建设是水土保持工作的一个新领域,所取得的经验将有助于全面推进城市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城市 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建设 工程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柿子树小流域种植蓝桉——黑荆混交林治理水土流失效益
2
作者 蒲勇平 吴正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45-47,共3页
云南省南华县柿子树小流域自1991年被列为水利部长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后,种植蓝桉—黑荆混交林,短期内生态系统转化为良性循环,取得了保持水土和良好的经济效益。蓝桉、黑荆原产澳大利亚,是世界上著名的速生树种。蓝桉叶富含桉油,... 云南省南华县柿子树小流域自1991年被列为水利部长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后,种植蓝桉—黑荆混交林,短期内生态系统转化为良性循环,取得了保持水土和良好的经济效益。蓝桉、黑荆原产澳大利亚,是世界上著名的速生树种。蓝桉叶富含桉油,黑荆树皮可作栲胶原料,经济价值都很高。经两年多对蓝桉、黑荆为主要经济树种进行系列栽植和观测表明:蓝桉、黑荆均适应在本区域生长,蓝桉—黑荆混交林比蓝桉纯林长势好、产值高、蓄水保土性强。在云贵高原低中山紫色页岩流失类型区的适宜地区,大力发展蓝桉—黑荆混交林,不仅可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水土保持 黑荆 蓝桉 混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源地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及对策
3
作者 蒲勇平 张小林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26,共2页
长江源头区地处我国西部 ,地域广阔 ,生态环境脆弱 ,水土流失的成因中自然与人为因素并重 ,不同时期其主次位置相互置换。开展长江源头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生态意义 ,十分必要和及时。源头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通过开... 长江源头区地处我国西部 ,地域广阔 ,生态环境脆弱 ,水土流失的成因中自然与人为因素并重 ,不同时期其主次位置相互置换。开展长江源头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生态意义 ,十分必要和及时。源头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水土保持宣传活动 ;完善和健全水土保持法规制度 ;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监督执法队伍 ;全面规范各类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行为 ;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 ;实行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等措施 ,将有效避免人为破坏 ,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预防保护 综合治理 长江源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宗沟小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开发途径研究
4
作者 蒲勇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1-42,共2页
青海省孟宗沟小流域位于长江江源牧业区。1990年开展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验研究,1995年通过验收鉴定。在防治工作中,针对当地自然资源分布状况,将该流域划分为5个小区,制定了不同的防治对策,采用网围栏造林、种草、划区轮... 青海省孟宗沟小流域位于长江江源牧业区。1990年开展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验研究,1995年通过验收鉴定。在防治工作中,针对当地自然资源分布状况,将该流域划分为5个小区,制定了不同的防治对策,采用网围栏造林、种草、划区轮牧及客土造林等先进的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因地制宜地布设了各项防治开发措施,形成了整体多效能的防治体系。治理后,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72%;草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牧民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461.7元提高到596.6元,生产和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为江源牧业区全面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经验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小流域 水土保持措施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生态修复工程的意义及对策 被引量:7
5
作者 廖纯艳 蒲勇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7-38,51,共3页
长江流域幅员辽阔,自然条件优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已引起全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新的世纪,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流域内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充分发挥生态的修复能力,... 长江流域幅员辽阔,自然条件优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已引起全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新的世纪,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流域内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充分发挥生态的修复能力,大面积迅速恢复植被和改善生态系统,是加快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的有效途径。长江流域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植被类型丰富,部分地区植物可全年生长,十分有利于植物的繁衍和生态的自我修复。多年的实践表明: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的主要对策是全面规划,采取科学的退耕还林、还草,实行封禁治理,合理解决好农村燃料、饲料和木材等问题,积极营造适应生态修复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 封禁治理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怀铁路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的调研与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廖纯艳 张小林 蒲勇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4-5,26,共3页
渝怀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重大标志性工程之一。渝怀铁路开工建设之初,建设单位就将搞好水土保持工作作为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渝怀铁路建设指挥部明确提出"要把渝怀铁路建成环保水保优质项目和工程质量实现环保... 渝怀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重大标志性工程之一。渝怀铁路开工建设之初,建设单位就将搞好水土保持工作作为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渝怀铁路建设指挥部明确提出"要把渝怀铁路建成环保水保优质项目和工程质量实现环保水保双优线",对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工作高度重视,依法编制了水土保持方案,成立了组织机构,完善了水土保持管理机制和办法,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宣传、培训和监督检查等工作;各施工单位严格管理制度,认真落实水土保持方案中的各项措施;地方水土保持主管部门积极宣传、监督检查与服务,工程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防治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怀铁路 水土保持 施工监理 工程量 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