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迅的“经学化”与抗战时期的胡风
1
作者 蒙雨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35,共6页
鲁迅的“经学化”指从瞿秋白发表《(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开始,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的知识分子对鲁迅作品的论说、阐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瞿秋白和毛泽东的作用极其重大,而鲁迅及其思想被严重政治化、符号... 鲁迅的“经学化”指从瞿秋白发表《(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开始,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的知识分子对鲁迅作品的论说、阐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瞿秋白和毛泽东的作用极其重大,而鲁迅及其思想被严重政治化、符号化。胡风用自己的回忆和感悟在文本中保存了一个鲜活具体的鲁迅,并且用自己的文学实践继承了鲁迅精神,此举对鲁迅的“经学化”进行了消解,同时也为盲目追随左翼思潮的青年提供了反思的可能性。抗战期间,鲁迅形象的塑造和鲁迅精神的阐释不仅关系中国共产党构建自身合法性的问题,还关系其在引领青年和左翼知识分子上的效果问题。胡风因他在青年中的极大影响力而集结的与鲁迅“经学化”大潮有分歧的文学一政治派系,不止引起了左翼内部学术思想上的纷争,还阻碍了这一策略的推行,这就埋下了“胡风问题”的前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经学化 瞿秋白 毛泽东 胡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胡风研究中的几种倾向──兼与解志熙先生商榷
2
作者 蒙雨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5年第2期21-32,共12页
“胡风反革命集团”案(以下简称“胡风事件”或“胡风案”)是建国后文艺界最早、最大的政治案件。史学界和文学界对“胡风事件”的理解一般是:胡风从“左联”时期开始就因文艺论争、人事纠葛和宗派情绪与党在左翼文艺界内的组织者、... “胡风反革命集团”案(以下简称“胡风事件”或“胡风案”)是建国后文艺界最早、最大的政治案件。史学界和文学界对“胡风事件”的理解一般是:胡风从“左联”时期开始就因文艺论争、人事纠葛和宗派情绪与党在左翼文艺界内的组织者、领导者产生了较大分歧,这种分歧所造成的矛盾在共和国的文艺体制中逐渐升级,并被毛泽东用来作为“整治”知识分子的切入口,最终使“胡风派”这一文艺团体被定罪为“反革命集团”。总之,“胡风案”是一桩政治冤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风研究 反革命集团 左翼文艺界 胡风事件 政治案件 文艺论争 “左联” 文艺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者》的流动叙事视角初探
3
作者 蒙雨 《钦州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8-21,86,共5页
《孤独者》叙事视角的流转不仅构建了主人公魏连殳之孤独存在的外部世界与成因,也反映了魏连殳进行人之"实存"的孤独探索历程并传递出他的抉择:向死而生。丰富、复杂的思想意蕴,流动的三重叙事视角,反映了"孤独"不... 《孤独者》叙事视角的流转不仅构建了主人公魏连殳之孤独存在的外部世界与成因,也反映了魏连殳进行人之"实存"的孤独探索历程并传递出他的抉择:向死而生。丰富、复杂的思想意蕴,流动的三重叙事视角,反映了"孤独"不仅存在于社会生活层面,更多地体现在思想层面;而叙事视角的流转则拉近了读者、主人公魏连殳、作者的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魏连殳 孤独者 孤独 叙事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反全球化”的趋势及发展中国家的选择 被引量:3
4
作者 蒙雨 《经济前沿》 2003年第3期51-53,共3页
一、当前"反全球化"的表现、特征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在全球化声浪日益高涨的同时,出现了一种与之针锋相对的"反全球化"现象,并且呈现愈来愈烈的趋势.从1999年西雅图反对世界贸易组织的大规模骚乱以来,凡遇到一些重... 一、当前"反全球化"的表现、特征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在全球化声浪日益高涨的同时,出现了一种与之针锋相对的"反全球化"现象,并且呈现愈来愈烈的趋势.从1999年西雅图反对世界贸易组织的大规模骚乱以来,凡遇到一些重要国际会议,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的非政府组织均举行反全球化的示威游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反全球化 负面影响 不发达国家 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16的乌江流域地表蒸散发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5
作者 蒙雨 但文红 王焕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9-145,共7页
为探讨贵州省乌江流域地表蒸散发(ET)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运用MOD16A2/ET产品和气象站数据,通过趋势分析与相关分析法,探讨了乌江流域ET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4年乌江流域年际ET波动较大,年内ET呈周期性单... 为探讨贵州省乌江流域地表蒸散发(ET)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运用MOD16A2/ET产品和气象站数据,通过趋势分析与相关分析法,探讨了乌江流域ET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4年乌江流域年际ET波动较大,年内ET呈周期性单峰变化趋势,ET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311.31 mm)>春季(245.57 mm)>秋季(138.10 mm)>冬季(132.51 mm);(2)乌江流域ET空间异质性显著,呈西低东高的空间格局,平均ET值为605.43~1208.26 mm;(3)各气候因子对ET的影响范围由大到小依次为降水量(30.67%)>气温(29.56%)>日照时数(23.84%),三者对ET均以正相关为主。乌江流域ET的时空分布特征虽受气候因子所控制,但各因子对ET的影响程度、范围却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蒸散发(ET) 时空特征 气候因子 MODIS 乌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贵州“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6
作者 蒙雨 龚翔 《纺织报告》 2022年第11期104-107,共4页
在以数字技术促进新型文化业态发展的当下,加快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创新数字化成为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文章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要求,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的复合型人才创新培养为目标,基于设计理论、专业技能与数字化技术实践... 在以数字技术促进新型文化业态发展的当下,加快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创新数字化成为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文章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要求,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的复合型人才创新培养为目标,基于设计理论、专业技能与数字化技术实践的有机结合式教学理念,以产出为导向,提出贵州“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在对课程内容整合与结构优化的基础上完善教学体系,丰富教学手段,探索课程教学新模式,创新贵州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结合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服饰产品设计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贵州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