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稽古别录》序言 被引量:2
1
作者 蒙文通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23,128,共3页
我国史籍之富,举世莫京,而史论之丰亦然,且皆散见各书,不便初学。昔司马光为《资治通鉴》,复撮取事要,代为衡其得失为《稽古录》。然温公所论,伤于简括,不具事形。此编之辑,与之相仿,而议论为详,遂名曰《稽古别录》。
关键词 稽古录 史论 中国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著名学术机构:云南大学
2
作者 蒙文通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07-307,共1页
云南大学始建于1922年,时为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是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20世纪40年代,云南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包括文、法、理、工、农、医等学科在内,规模较大,在... 云南大学始建于1922年,时为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是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20世纪40年代,云南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包括文、法、理、工、农、医等学科在内,规模较大,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中国著名大学之一。1946年,《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世界著名大学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大学 学术机构 中国 著名大学 综合性大学 东陆大学 西部边疆 4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蜀史的问题 被引量:55
3
作者 蒙文通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9年第5期41-89,共49页
一、巴蜀的区域巴蜀这个地区,在历史上不同的时期,有它不同的范围。有先秦巴国、蜀国的区域,有秦灭巴蜀后巴郡、蜀郡的区域,有汉初巴郡、蜀郡的区域,有汉武帝以后巴郡、蜀郡的区域,这些都显然各不相同。更应注意的与巴蜀同俗的区域,那... 一、巴蜀的区域巴蜀这个地区,在历史上不同的时期,有它不同的范围。有先秦巴国、蜀国的区域,有秦灭巴蜀后巴郡、蜀郡的区域,有汉初巴郡、蜀郡的区域,有汉武帝以后巴郡、蜀郡的区域,这些都显然各不相同。更应注意的与巴蜀同俗的区域,那就更为广阔。汉书地理志于秦地说:“巴蜀广汉本南夷,秦并以为郡。……武都地杂氐羌,及楗为(牛羊)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文化 黔中 地理志 蜀王 西南夷 三十年 四川 汉武帝 十七年 青衣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历代农产量的扩大和赋役制度及学术思想的演变 被引量:40
4
作者 蒙文通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7年第2期27-106,共80页
人类社会是处在不断向前发展、不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运动的泉源,归根结底是决定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周秦以来二千多年,在我国历史上生产领域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农业生产,认为二千多年来的农业生产力是在不断的发展着,... 人类社会是处在不断向前发展、不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运动的泉源,归根结底是决定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周秦以来二千多年,在我国历史上生产领域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农业生产,认为二千多年来的农业生产力是在不断的发展着,是每个学习历史的人都能同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役制度 屯田 豪族 演变 大学学报 食货志 官僚地主 魏晋 力役 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蹻王滇辨 被引量:10
5
作者 蒙文通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63年第1期3-17,共15页
无论是探讨西南民族的古代史,或者是探讨战国时期西南的民族关系,无有不引证“庄蹻王滇”一传说的。这一传说始见于故事发生后约一百八十年的作品——《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史记》的原文是: “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蹻将兵循江... 无论是探讨西南民族的古代史,或者是探讨战国时期西南的民族关系,无有不引证“庄蹻王滇”一传说的。这一传说始见于故事发生后约一百八十年的作品——《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史记》的原文是: “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蹻将兵循江上,略巴蜀(应依汉书删蜀字)黔中以西。庄蹻者,故楚庄王苗裔也。蹻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夷 楚庄王 黔中 民族关系 三十年 战国时期 史记 古代史 五尺道 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采石瓜洲毙亮记认识到宋代野史中的新闻报导 被引量:5
6
作者 蒙文通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5年第2期159-165,共7页
(一)我们中国是史料最丰富的国家。尤其是宋明两代野史之多,为中国任何时期所不及。如像朱晦庵的五朝三朝名臣言行录,每一人的传都是取十多种材科或几十种材料写成的。如像三朝北盟会编一书,只记徽宗钦宗高宗几十年间,女真侵略中国的事... (一)我们中国是史料最丰富的国家。尤其是宋明两代野史之多,为中国任何时期所不及。如像朱晦庵的五朝三朝名臣言行录,每一人的传都是取十多种材科或几十种材料写成的。如像三朝北盟会编一书,只记徽宗钦宗高宗几十年间,女真侵略中国的事,所采用的野史就有二百多种。至于在续资治通鉴长编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两书注中,我们见到有关这三朝的野史,为北盟会编不曾引用的又有很多。单是虞允文在采石瓜洲这一战役的记载今天所能看见的有关材料,就不下二十种。宋代野史的丰富就于此可见。但是这些记事里面参差抵触之处不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史 宋代 史料 文言 材料 新闻报导 李氏 刻本 文字 始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