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甘蔗蓟马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蒙代亮
-
机构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甘蔗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村新技术》
2024年第1期22-24,共3页
-
文摘
甘蔗蓟马具有发生早、数量多、个体小、宿主多等特征,这使得它发展比较迅速,为害程度不断加重。近年来,随着甘蔗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甘蔗受害面积也越来越大。同时,甘蔗种植过程中,蓟马发生为害受种植环境和一些常见的不良生产方式的影响比较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引进的甘蔗品种繁多,增加了甘蔗蓟马发生的风险。
-
关键词
受害面积
甘蔗蓟马
为害程度
甘蔗种植
种植环境
发生为害
发生规律及防治
生产方式
-
分类号
S4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不同种植密度对甘蔗新品种桂糖55号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韦思庚
韦志英
覃晓远
蒙代亮
-
机构
来宾市兴宾区甘蔗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广西糖业》
2024年第1期6-10,共5页
-
文摘
筛选出甘蔗新品种桂糖55号在广西来宾地区气候和土壤肥力条件下适宜的种植密度,为该地区推广桂糖55号配套栽培技术措施提供参考依据。试验设低密度(45000芽/hm^(2))、较低密度(60000芽/hm^(2))、中密度(75000芽/hm^(2))、较高密度(90000芽/hm^(2))和高密度(105000芽/hm^(2))5种种植密度,测定不同种植密度下桂糖55号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桂糖55号的株高和茎径总体上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下降,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有效茎数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蔗茎产量以较高密度处理最高,高密度处理次之,低密度处理最低,其中,低密度、较低密度、中密度和较高密度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下同),较高密度处理与高密度处理的差异不显著;蔗糖分以低密度处理最高,中密度处理次之,较高密度处理最低,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单位面积含糖量以高密度处理最高,较高密度处理次之,二者差异不显著,而低密度处理最低,且较高密度、中密度、较低密度和低密度处理间差异显著。因此,桂糖55号在广西来宾地区适宜的种植密度为75000~105000芽/hm^(2),尤其以种植密度为90000芽/hm^(2)的栽培效果更佳。
-
关键词
甘蔗
种植密度
农艺性状
栽培效果
-
分类号
S566.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机械收获对宿根蔗发株生长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 3
-
-
作者
韦思庚
韦志英
覃晓远
蒙代亮
黄家训
-
机构
来宾市兴宾区甘蔗技术推广站
来宾市兴宾区农业农村局
-
出处
《广西糖业》
2024年第6期435-439,共5页
-
基金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甘蔗试验站建设项目(TS202105)。
-
文摘
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提高甘蔗生产效率及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而糖料蔗机械收获对宿根蔗发株生长及蔗茎产量产生不良影响是制约糖料蔗机收率提高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以在广西来宾市兴宾区较平整蔗地上种植的4个主栽甘蔗品种为对象,开展机械收获对宿根蔗发株生长及产量性状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机械收获处理4个甘蔗品种蔗蔸的留茬高度和蔗蔸破头率均明显高于人工砍收处理;机械收获会对蔗行土壤造成碾压,导致各品种宿根蔗的发株率均低于人工砍收处理,其中,桂柳05136、桂糖42号和桂糖49号的宿根发株率明显低于人工砍收处理,桂糖44号的宿根发株率与人工砍收处理较接近,说明发株率高低因甘蔗品种不同而异,宿根性很好的桂糖44号发株率受机械收获影响很小;机械收获对宿根蔗株高、茎径、有效茎数、单茎重及产量的影响因品种不同而异,其中,机械收获处理各品种宿根蔗生长前期的株高低于人工砍收处理,中后期的株高生长逐渐加快,至收获时株高与人工砍收处理已无明显差异;机械收获桂糖44号的产量高于人工砍收处理5.4%,其他品种的产量均不同程度低于人工砍收处理,说明机械收获有助于提高宿根性很好的桂糖44号产量。
-
关键词
宿根蔗
机械收获
蔗蔸质量
产量性状
-
分类号
S566.1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