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几种丝膜菌科真菌
1
作者 蒋长生 《食用菌》 CAS 2024年第3期14-16,共3页
2009年以来,实地调查采样甘肃省兰州市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大型真菌,经形态对比初步鉴定,整理出丝膜菌科6种真菌,调查为甘肃省连城镇丝膜菌科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型真菌 连城保护区 分类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牛肝菌资源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蒋长生 王龙 宗山海 《食用菌》 2013年第3期15-18,22,共5页
2006年以来,笔者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牛肝菌种质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发现保护区内共有野生牛肝菌19种,该菌多发生在每年的7月初至9月下旬。
关键词 牛肝菌 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资源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连城自然保护区羊肚菌科调查初报 被引量:3
3
作者 蒋长生 《食用菌》 2010年第6期11-12,共2页
经初步调查发现在连城林区羊肚菌分布11种,该菌多发生在5月初至6月中下旬,其采摘量与降雨量呈正比。
关键词 羊肚菌科 连城 分类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种大型真菌 被引量:2
4
作者 蒋长生 《食用菌》 2014年第4期13-14,共2页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为大型真菌的生长提供了条件。经笔者调查研究,整理出灰锤科、麦角菌科、
关键词 森林大型真菌 调查研究 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菇科真菌调查初报 被引量:1
5
作者 蒋长生 包剑瑞 《食用菌》 2018年第1期24-27,共4页
调查了甘肃连城自然保护区红菇科的菌物种类及分布情况,根据Ainsworth分类系统,初步鉴定发现30种红菇科菌种,其中红菇属15种,乳菇属15种;有毒菌种5种,可以食用19种,食毒不明6种。
关键词 红菇科 连城自然保护区 分类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鬼伞科分类调查初报 被引量:1
6
作者 蒋长生 《食用菌》 2015年第1期13-15,共3页
调查了甘肃连城国家自然保护区鬼伞科的菌物种类及分布情况,经初步鉴定发现18种鬼伞属真菌。该菌多发生在5月初至9月中下旬。
关键词 鬼伞科 连城 分类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城保护区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小刚 蒋长生 +1 位作者 瞿学方 付殿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9期82-83,共2页
为了掌握适合连城保护区的羊肚菌人工栽培关键技术,解决羊肚菌大面积种植技术难题,利用2种不同的栽培料(纯草木灰、煤灰和草木灰混合物)进行羊肚菌人工栽培试验,通过观察出菇数量确定适宜的羊肚菌栽培料。结果表明,纯草木灰栽培料较煤... 为了掌握适合连城保护区的羊肚菌人工栽培关键技术,解决羊肚菌大面积种植技术难题,利用2种不同的栽培料(纯草木灰、煤灰和草木灰混合物)进行羊肚菌人工栽培试验,通过观察出菇数量确定适宜的羊肚菌栽培料。结果表明,纯草木灰栽培料较煤灰和草木灰混合物栽培料的出菇率高46%左右,且纯草木灰栽培每窝羊肚菌数量较煤灰和草木灰的混合物栽培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人工栽培 栽培料 连城保护区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保工程二期效益综合评价
8
作者 蔡万旭 李文涛 +3 位作者 瞿学方 蒋长生 李小刚 杜小发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5期109-114,共6页
选取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了解保护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情况,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3个层面选取15个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 选取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了解保护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情况,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3个层面选取15个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综合评价中权重值表现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而在15个评价指标中,森林覆盖率权重值最大,生物多样性和森林蓄积量权重值略次之;职工年收入增长率、自然资源开发程度、社会知名度权重值最小,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较小;三大效益评价值相差较大,生态效益评价结果为一级,经济效益评价结果为四级,社会效益评价结果为一级。评价结果表明,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保工程效益综合评价结果为一级,保护区天保工程实施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保工程 层次分析法 效益综合评价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