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131)I治疗后显像结果的临床分析
1
作者 谭支娥 代文莉 +5 位作者 王朋 邓鹏裔 蒋长斌 严凯 胡涛 谢珂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45-648,653,共5页
目的探讨^(131)I治疗后行全身显像(Rx-WBS)及SPECT/CT融合显像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病例特点,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进行^(131)I清甲治疗的145例PTMC术后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131)I治疗后行全身显像(Rx-WBS)及SPECT/CT融合显像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病例特点,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进行^(131)I清甲治疗的145例PTMC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口服^(131)I后2~10d行Rx-WBS及SPECT/CT融合显像,根据显像结果分为残留甲状腺伴转移组(残甲伴转移组)21例和仅有残留甲状腺组织组(单纯残甲组)124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方式、^(131)I治疗前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ps-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肿瘤病理特点(肿瘤最大直径、腺叶累及、多灶性、包膜外侵犯、淋巴结转移)。结果残甲伴转移组多为男性,与单纯残甲组比较,有更高的ps-Tg水平及更多的淋巴结转移数,而两组在年龄、手术方式、血清TgAb水平、肿瘤最大直径、腺叶受累情况、多灶性、甲状腺包膜外侵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男性、高ps-Tg水平及高淋巴结转移数与PTMC ^(131)IRx-WBS及SPECT/CT融合显像发现转移灶相关,建议此类患者术后积极行^(131)I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全身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维生素B_(12)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华山 王焰 蒋长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47-447,共1页
<正>急、慢性肝损伤时血清VitB_(12).均可见升高,我们1991年3月至1992年2月对肝病患者及健康成人进行了血清VitB_(12)含量测定.受检对象 正常人组34例,平均年龄38岁(24岁~64岁);肝硬化组21例,平均年龄49岁(18岁~70岁);原发性肝癌... <正>急、慢性肝损伤时血清VitB_(12).均可见升高,我们1991年3月至1992年2月对肝病患者及健康成人进行了血清VitB_(12)含量测定.受检对象 正常人组34例,平均年龄38岁(24岁~64岁);肝硬化组21例,平均年龄49岁(18岁~70岁);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组61例,平均年龄45岁(27岁~72岁),按《规范》分期标准分期,Ⅱ期23例、Ⅲ期3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维生素B12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