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P网络监测模型的Matlab&Delphi混合编程 被引量:5
1
作者 蒋裕丰 何鲜峰 金永强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8-91,共4页
结合Matlab和Delphi各自的优点,利用M文件的传输技术将Delphi和Matlab连接起来,开发出界面友好,功能强大的BP神经网络应用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建立了大坝变形监测模型。模型的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建模方便、快捷、拟合预测精度较高的... 结合Matlab和Delphi各自的优点,利用M文件的传输技术将Delphi和Matlab连接起来,开发出界面友好,功能强大的BP神经网络应用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建立了大坝变形监测模型。模型的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建模方便、快捷、拟合预测精度较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混合编程 大坝变形监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进制蚁群神经网络的边坡稳定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蒋裕丰 娄一青 赵二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6-351,370,共7页
针对边坡稳定问题的高维非线性、非正态的特点,提出了采用二进制蚁群神经网络建立边坡稳定分析模型.将二进制蚁群算法引入到神经网络权值优化中,既克服了蚁群算法在连续域中对组合优化的缺陷,又能避免BP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尴尬.因... 针对边坡稳定问题的高维非线性、非正态的特点,提出了采用二进制蚁群神经网络建立边坡稳定分析模型.将二进制蚁群算法引入到神经网络权值优化中,既克服了蚁群算法在连续域中对组合优化的缺陷,又能避免BP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尴尬.因此二进制蚁群神经网络兼有神经网络广泛映射能力和二进制蚁群算法快速全局收敛能力.采用混合编程法建立了基于二进制蚁群神经网络的边坡稳定分析模型,该模型避开了边坡滑移面和岩体破坏机制等不确定因素,利用二进制蚁群神经网络对样本进行反复学习,得到较为精确的边坡稳定模型.该方法具有建模方便,程序实现方便,计算快捷等特点,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 安全系数 二进制蚁群算法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lphi和Surfer的大坝等值线自动绘制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蒋裕丰 李子阳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35,共4页
基于Delphi应用软件及Surfer接口技术实现大坝等值线的自动绘制,既发挥Delphi数据库功能强大、开发效率高等优点,又充分利用了Surfer卓越的网格化和绘图能力,减少了绘制等值线图的手工劳动,从而大幅度节约了批量绘制等值线图的时间,提... 基于Delphi应用软件及Surfer接口技术实现大坝等值线的自动绘制,既发挥Delphi数据库功能强大、开发效率高等优点,又充分利用了Surfer卓越的网格化和绘图能力,减少了绘制等值线图的手工劳动,从而大幅度节约了批量绘制等值线图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实际应用表明,在大坝安全监控系统中采用该技术,能够方便、快速、准确地绘制大量的等值线,为大坝安全分析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工具,因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PHI应用程序 SURFER软件 接口技术 大坝等值线 动态控件 动态SQ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坝动态监测系统在安全监控中的实现 被引量:1
4
作者 蒋裕丰 李现敏 +1 位作者 张磊 虞鸿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1-84,共4页
大型水利工程监测信息内容众多、更新频繁,这给大坝安全监控带来了困难。结合大坝监测特点,以创建合理的数据库结构、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为基础,开发了大坝动态监测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监测信息的高效、实时管理,克服了监测信息的更改... 大型水利工程监测信息内容众多、更新频繁,这给大坝安全监控带来了困难。结合大坝监测特点,以创建合理的数据库结构、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为基础,开发了大坝动态监测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监测信息的高效、实时管理,克服了监测信息的更改对软件系统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可移植性,确保了安全监控的实时性和准确性,给管理人员掌握大坝安全性态带来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监控 动态监测系统 动态数据库 数据更新 建模分析 大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危险源辨识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蒋裕丰 薛建峰 孙粤琳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4-46,64,共4页
在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事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时,传统的辨识方法主观性过强,效率与准确度不高。采用基于数据挖掘的危险源辨识技术对历史施工事故数据进行挖掘,通过研究施工事故、危险源以及能量体的关联属性构建合理的关联规则,提高了危... 在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事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时,传统的辨识方法主观性过强,效率与准确度不高。采用基于数据挖掘的危险源辨识技术对历史施工事故数据进行挖掘,通过研究施工事故、危险源以及能量体的关联属性构建合理的关联规则,提高了危险源辨识的效率和准确度。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能够较为准确、高效地辨识各类危险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事故 数据挖掘 危险源辨识 关联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lphi和VBScript的数据实时转换技术及应用
6
作者 蒋裕丰 薛建峰 张炜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37-40,共4页
随着监测自动化的开展以及监测规模的扩大,监测数据量大大增加,传统的数据转换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利用基于Delphi与VBScript的数据实时转换技术实现大坝原始数据的自动转换,既可以发挥Delphi数据库功能强大、开发效率高等优... 随着监测自动化的开展以及监测规模的扩大,监测数据量大大增加,传统的数据转换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利用基于Delphi与VBScript的数据实时转换技术实现大坝原始数据的自动转换,既可以发挥Delphi数据库功能强大、开发效率高等优点,又充分利用了VBScript卓越的公式解析计算能力,减少了数据转换的人工计算,从而大大节约了数据转换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大坝在线监测系统中采用这一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PHI VBSCRIPT 数据实时转换 动态SQL 公式解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威布尔分布的大坝变形监控指标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虞鸿 李波 蒋裕丰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0-93,共4页
大坝变形监控指标不仅是监控大坝安全运行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大坝工作状态的标准之一。目前常用的典型小概率法拟定指标时采用传统的正态分布,该分布的参数没有联系坝体的物理材料特性因而存在不足。由于威布尔分布能够拟合产品的寿命... 大坝变形监控指标不仅是监控大坝安全运行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大坝工作状态的标准之一。目前常用的典型小概率法拟定指标时采用传统的正态分布,该分布的参数没有联系坝体的物理材料特性因而存在不足。由于威布尔分布能够拟合产品的寿命和强度等随机现象,用于大坝变形监控指标的拟定时,其参数能够反映大坝的坝体材料特性,不仅具有统计意义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大坝的工作状态,较采用传统的正态分布更加科学合理,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广泛运用于其他监控指标的拟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 监控指标 威布尔分布 参数估计 统计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SO-NN模型在大坝安全监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张磊 金永强 +1 位作者 李子阳 蒋裕丰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10,75,共4页
针对大坝安全监控中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由于采用最速下降法求解网络权值而存在的计算过程复杂、易陷入局部极值点等缺点,提出大坝安全监控神经网络权值的协同粒子群优化求解方法。该方法先把网络权值的计算问题转化为粒子群的寻优问题,... 针对大坝安全监控中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由于采用最速下降法求解网络权值而存在的计算过程复杂、易陷入局部极值点等缺点,提出大坝安全监控神经网络权值的协同粒子群优化求解方法。该方法先把网络权值的计算问题转化为粒子群的寻优问题,然后通过粒子群协同寻优实现对网络权值的计算。工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协同粒子群算法的神经网络模型计算简单、收敛速度快、拟合精度高,为大坝安全监控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粒子群 神经网络 大坝安全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蚁群神经网络的裂缝开合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9
9
作者 张立新 蒋裕丰 董良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1-33,共3页
大坝裂缝开合度是体现大坝安全的重要参量。针对传统裂缝开合度预测模型的不足,提出了基于蚁群神经网络的裂缝开合度预测模型,该模型克服了传统模型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和运算迭代量大的缺点,有效地提高了学习速度,加快了收敛速度,缩短了... 大坝裂缝开合度是体现大坝安全的重要参量。针对传统裂缝开合度预测模型的不足,提出了基于蚁群神经网络的裂缝开合度预测模型,该模型克服了传统模型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和运算迭代量大的缺点,有效地提高了学习速度,加快了收敛速度,缩短了训练时间,并通过实例验证了其拟合预报精度,说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开合度 蚁群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混合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C.Marc的边坡渗流及稳定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娄一青 黄养连 +2 位作者 陈红梅 蒋裕丰 李君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32,44,共5页
利用MSC.Marc软件提供的用户子程序,对MSC.Marc进行二次开发。采用死活单元技术和折减过渡单元虚区高斯点渗透系数的方法对边坡的稳定渗流场进行分析,由各节点水头值分析单元所受渗透力,并以其代替周边孔隙水压力施加于土体单元,最后采... 利用MSC.Marc软件提供的用户子程序,对MSC.Marc进行二次开发。采用死活单元技术和折减过渡单元虚区高斯点渗透系数的方法对边坡的稳定渗流场进行分析,由各节点水头值分析单元所受渗透力,并以其代替周边孔隙水压力施加于土体单元,最后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进行渗流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分析。算例表明,基于MSC.Marc软件分析边坡的渗流及稳定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 边坡稳定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MSC.Marc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田溪一级大坝坝基扬压力异常成因解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薛建峰 蒋裕丰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299-303,共5页
通过对古田溪一级大坝坝基扬压力监测资料的分析,发现19号坝段横断面扬压力偏高,采用时空分析、统计模型分析和综合成因分析等方法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坝段坝基存在渗流通道.并应用典型小概率法拟定了19号坝段坝基扬压力最大... 通过对古田溪一级大坝坝基扬压力监测资料的分析,发现19号坝段横断面扬压力偏高,采用时空分析、统计模型分析和综合成因分析等方法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坝段坝基存在渗流通道.并应用典型小概率法拟定了19号坝段坝基扬压力最大扬压力监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基 扬压力 数值模型 监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岚 韩世栋 蒋裕丰 《西北水电》 2011年第B09期181-185,共5页
高边坡稳定一直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难点问题,笔者结合危险源理论,依据已有工程项目的经验和相关规范、标准,采用经验对比法对高边坡危险源展开较为深入的辨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指标体系中... 高边坡稳定一直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难点问题,笔者结合危险源理论,依据已有工程项目的经验和相关规范、标准,采用经验对比法对高边坡危险源展开较为深入的辨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指标体系中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以及最终风险评价结果存在模糊性的特点,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风险评价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源 高边坡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定量指标 定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进制蚁群时变灰模型的汛期水库安全预警模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裕丰 杨刚 《水力发电》 CAS 2022年第12期18-21,共4页
针对汛期水库安全监测数据短序列、贫信息、多突变的特征,提出了采用二进制蚁群时变灰模型构建水库安全监测预警分析模型。将二进制蚁群算法引入时变灰模型的参数优化中,既克服了蚁群算法在对组合优化的缺陷,又能避免传统灰模型参数固... 针对汛期水库安全监测数据短序列、贫信息、多突变的特征,提出了采用二进制蚁群时变灰模型构建水库安全监测预警分析模型。将二进制蚁群算法引入时变灰模型的参数优化中,既克服了蚁群算法在对组合优化的缺陷,又能避免传统灰模型参数固定导致模型适应性不强的缺点;同时采用等维新信息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模型对新信息的利用,增加模型中长期预测能力。实际工程应用表明,基于二进制蚁群的时变灰模型对水库安全预警的非线性拟合是可行的,为汛期水库的安全稳定分析评价提供了一种较为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安全预警 灰模型 汛期 时变参数 二进制蚁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磊 蒋裕丰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5期7-10,共4页
针对传统方法难以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影响因素重要性进行定量分析的不足,提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施工安全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利用粗糙集理论在知识挖掘方面的良好性能,从安全评价结果中提取有用信息,对施工安全影响因素... 针对传统方法难以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影响因素重要性进行定量分析的不足,提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施工安全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利用粗糙集理论在知识挖掘方面的良好性能,从安全评价结果中提取有用信息,对施工安全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实例说明其对减少分析过程中主观因素影响有很好的效果,为水利水电工程安全施工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集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 安全影响因素 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裂缝开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4
15
作者 俞小敏 瞿威飞 蒋裕丰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9年第1期45-47,共3页
大坝裂缝开度是大坝安全的重要特征之一。针对传统裂缝开度预测模型的不足,提出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裂缝开度预测模型,该模型克服了传统模型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和运算迭代量大的缺点,有效地提高学习速度,加快了收敛速度,缩短了训练时间,... 大坝裂缝开度是大坝安全的重要特征之一。针对传统裂缝开度预测模型的不足,提出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裂缝开度预测模型,该模型克服了传统模型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和运算迭代量大的缺点,有效地提高学习速度,加快了收敛速度,缩短了训练时间,使得预测精度提高,因此能较好地预测裂缝开度值。利用Matlab的RBF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了裂缝开度预测模型,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取得了较高的拟合预报精度,说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开度 RBF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神经网络工具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缺陷的面板堆石坝渗流特性分析及处理措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力群 黄柏云 +1 位作者 陆誉婷 蒋裕丰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8-53,共6页
新疆某水电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层面及构造发育,左岸坝基存在断层构造,水平宽度达0.5 m且上下游贯通,左岸坝肩存在宽5 m的白云岩溶蚀带,溶穴较为发育。根据坝址区地质地形特性,建立了工程坝址区三维有限元渗流性态分析模型,模拟了溶蚀带... 新疆某水电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层面及构造发育,左岸坝基存在断层构造,水平宽度达0.5 m且上下游贯通,左岸坝肩存在宽5 m的白云岩溶蚀带,溶穴较为发育。根据坝址区地质地形特性,建立了工程坝址区三维有限元渗流性态分析模型,模拟了溶蚀带和大断层等重要地质构造,采用改进折算渗透系数法以精确模拟溶蚀带的渗透性,分析了左岸白云岩溶蚀带和F4断层地质缺陷对坝址区渗流性态的影响,研究了采用不同深度混凝土洞塞处理溶蚀带的防渗效果,开展了断层渗透参数敏感性分析,提出了白云岩溶蚀带采用混凝土洞塞截渗及断层采用混凝土帷幕灌浆的防渗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蚀带 改进折算渗透系数法 面板堆石坝 断层 混凝土洞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自适应抑制技术在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17
作者 朱水萍 胡建跃 蒋裕丰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9年第4期15-17,共3页
利用传感器监测大坝安全特征量从而实时掌握大坝安全状况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安全监控手段。噪声干扰是传感器数据输出的重要问题,严重影响建模分析的精度。针对传统线性滤波的不足,提出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神经网络滤波器,该模型克... 利用传感器监测大坝安全特征量从而实时掌握大坝安全状况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安全监控手段。噪声干扰是传感器数据输出的重要问题,严重影响建模分析的精度。针对传统线性滤波的不足,提出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神经网络滤波器,该模型克服了传统线性滤波对非高斯噪声处理时的缺点,且不需要关于输入信号和噪声的先验知识,非线性映射能力强。采用自适应噪声抵消基本原理,构造RBF神经网络自适应滤波器,然后针对该系统建立Simulink仿真模型。该技术应用在大坝监测数据处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自适应滤波 RBF神经网络 噪声抵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砾质斜坡海床上波浪的传播特性试验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继生 钱方舒 +2 位作者 童林龙 韦超 蒋裕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0-157,共8页
为了解波浪在渗透性良好的斜坡海床上的传播演变机制,在水槽中开展细砾质斜坡海床上波浪传播特性试验,研究海床土体孔隙水压力响应特征、波浪在斜坡海床上发生浅水变形区域内波浪近底水平流速特性以及波浪在可渗透斜坡海床上的传播演变... 为了解波浪在渗透性良好的斜坡海床上的传播演变机制,在水槽中开展细砾质斜坡海床上波浪传播特性试验,研究海床土体孔隙水压力响应特征、波浪在斜坡海床上发生浅水变形区域内波浪近底水平流速特性以及波浪在可渗透斜坡海床上的传播演变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海床中超静孔隙水压力随着波浪波高和周期的增大而增大;近底水平流速随着波浪浅水变形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波浪厄塞尔数越大,斜坡上波浪浅水变形越明显,各谐波之间的波波相互作用越剧烈;在浅水变形初段,海床渗透作用大于波浪浅水变形作用,在浅水变形剧烈区域,波浪浅水变形作用大于海床渗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 超静孔隙水压力 近底水平流速 浅水变形 波浪非线性 波波相互作用 厄塞尔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实验课教学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裕丰 牛龙龙 《安徽建筑》 2023年第7期99-100,共2页
工程地质学实验课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学习工程地质学的重要实践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疫情期间受其影响,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和野外地质实习模式无法正常开展,文章充分利用现有教学条件,多角度提升教学质量... 工程地质学实验课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学习工程地质学的重要实践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疫情期间受其影响,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和野外地质实习模式无法正常开展,文章充分利用现有教学条件,多角度提升教学质量,研究了小班化教学下实验教学的新模式,将多媒体教学环节、动手实操环节及课程思政环节相结合,多维度地开展实验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为疫情下其他实验实践类教学课程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学 实验实践 教学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