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法复位外固定器固定治疗三踝骨折 被引量:6
1
作者 蒋科卫 温建民 +1 位作者 成永忠 桑志成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7期408-410,共3页
目的 :总结用改良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中的复位手法经验。方法 :对 18例三踝骨折采用手法复位、改良Ilizarov外固定器固定进行治疗。结果 :采用Leeds分级 ,18例中除 1例于外固定器固定 3周后 ,因内踝的骨折间隙大于 2mm改切开... 目的 :总结用改良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中的复位手法经验。方法 :对 18例三踝骨折采用手法复位、改良Ilizarov外固定器固定进行治疗。结果 :采用Leeds分级 ,18例中除 1例于外固定器固定 3周后 ,因内踝的骨折间隙大于 2mm改切开复位内固定外 ,余 17例均外固定器治疗成功。随访 8个月~ 3年 ,17例中优 11例 ,良 5例 ,差 1例。总优良率 88 9%。结论 :外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中的复位手法是建立在一般踝关节骨折复位手法基础上借助器械的一套复合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复位 外固定器 治疗 三踝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踝骨折的独立分型 被引量:26
2
作者 成永忠 温建民 +6 位作者 马少云 桑志成 赵勇 徐颖鹏 蒋科卫 张崇辉 王雷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8期483-486,共4页
目的:探讨并总结与三踝骨折的独特移位规律相对应的独立分型,改进其复位与固定方法。方法:根据42例三踝骨折患者的术前X线片,根据其有无距骨移位和移位方向以及有无下胫腓分离进行分型,并与传统分型进行比较。结果:三踝骨折可分为稳定型... 目的:探讨并总结与三踝骨折的独特移位规律相对应的独立分型,改进其复位与固定方法。方法:根据42例三踝骨折患者的术前X线片,根据其有无距骨移位和移位方向以及有无下胫腓分离进行分型,并与传统分型进行比较。结果:三踝骨折可分为稳定型(12例)和非稳定型(30例)。非稳定型又分为3型:Ⅰ型(距骨外脱位型)16例,其中,Ⅰa型(无下胫腓分离的距骨外脱位型)5例;Ⅰb型(有下胫腓分离的距骨外脱位型)11例;Ⅱ型(距骨外后脱位型)8例,其中,Ⅱb型(无下胫腓分离的外后脱位型)5例,Ⅱb型(有下胫腓分离的外后脱位型)3例;Ⅲ型(距骨后脱位型)6例,其中,Ⅲa型(无下胫腓分离的后脱位型)2例,Ⅲb型(有下胫腓分离的后脱位型)4例。结论:根据X线片可对三踝骨折进行独立分型。三踝骨折的独立分型突出了距骨脱位和下胫腓分离两个反映踝关节损伤程度的重要因素,深化了对三踝骨折移位规律的认识,并对其手术适应证的选择、预后判断、手术顺序的安排等均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踝骨折 分类法 距骨脱位 下胫腓分离 分型 移位规律 脱位型 手术适应证 稳定型 Ⅱb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anson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治疗Freiberg病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3
作者 温建民 孙卫东 +7 位作者 桑志成 胡海威 孙永生 蒋科卫 梁朝 程桯 林新晓 吴夏勃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6期423-425,共3页
目的:观察Swanson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治疗晚期Freiberg病近期疗效。方法:2006年7月至2007年12月应用Swanson人工关节假体实施跖趾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晚期Freiberg病13例(18足),其中男1例(1足),女12例(17足)。合并母外翻12例(17足),创伤性关... 目的:观察Swanson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治疗晚期Freiberg病近期疗效。方法:2006年7月至2007年12月应用Swanson人工关节假体实施跖趾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晚期Freiberg病13例(18足),其中男1例(1足),女12例(17足)。合并母外翻12例(17足),创伤性关节炎1例(1足)。病变均为第2跖趾关节。X线参照Smillie分期,所有患足均为晚期,其中4期11足,5期7足。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系统对手术前后疼痛、行走、穿鞋及跖趾关节活动度等进行临床评价。随访时间3~17个月,平均11.3个月。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关节疼痛明显改善,活动度改善。术前AOFAS评分平均为(50.06±9.59)分,术后平均为(77.50±4.99)分,术后与术前AOFAS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wanson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Freiberg病近期疗效满意,能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度及疼痛,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趾关节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假体置入 跖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刀松解法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屈亮 胡迪 +8 位作者 吴夏勃 蒋科卫 程桯 胡海威 孙卫东 温建民 林新晓 梁朝 孙永生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12期942-944,共3页
目的:观察钩刀(钩形针刀)松解法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门诊诊断为狭窄性腱鞘炎Ⅱ、Ⅲ期患者60例,其中女44例,男16例;年龄34~69岁,平均56岁;病程1个月~1年,平均3个月。分为治疗组和对照... 目的:观察钩刀(钩形针刀)松解法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门诊诊断为狭窄性腱鞘炎Ⅱ、Ⅲ期患者60例,其中女44例,男16例;年龄34~69岁,平均56岁;病程1个月~1年,平均3个月。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钩刀松解法,对照组采用封闭疗法治疗。6个月后随访,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患指的活动痛、压痛、牵拉痛、屈指抗阻力痛情况,疼痛程度采用11点数字等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进行量化。结果:两组患者症状均改善,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患指活动痛、压痛、牵拉痛、屈指抗阻力痛的改善好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钩刀松解法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疗效肯定、微创、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鞘炎 针刀 外科手术 微创性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 被引量:9
5
作者 温建民 成永忠 +4 位作者 赵勇 桑志成 蒋科卫 张连仁 刘庆生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5期305-306,共2页
关键词 ILIZAROV外固定器 三踝骨折 关节内骨折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截骨手法整复术治疗小趾囊炎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思 温建民 +6 位作者 孙卫东 毕春强 孙永生 蒋科卫 梁朝 程桯 胡海威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目的:研究微创截骨手法整复术治疗小趾囊炎的疗效。方法:2003年7月至2008年6月,小趾囊炎患者90例(160足),男3例(5足),女87例(155足);年龄17~76岁,平均49.2岁;病史1~32年,平均10.1年。采用微创截骨手法整复术治疗和改良Coughlin疗效标... 目的:研究微创截骨手法整复术治疗小趾囊炎的疗效。方法:2003年7月至2008年6月,小趾囊炎患者90例(160足),男3例(5足),女87例(155足);年龄17~76岁,平均49.2岁;病史1~32年,平均10.1年。采用微创截骨手法整复术治疗和改良Coughlin疗效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术后均获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15.7个月。根据改良Coughlin疗效标准,优80例,良8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7.8%。2例出现延迟愈合,延长固定时间后截骨端愈合。结论:微创截骨手法整复术治疗小趾囊炎方法简便易行,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肿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手法 骨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动脉灌注介入治疗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林新晓 张洪美 +3 位作者 温建民 刘劲松 蒋科卫 翁春华 《中国骨伤》 CAS 1999年第5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缺陷血性坏死 动脉灌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穴疗法治疗产伤性痉挛型脑瘫疗效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夏勃 李家金 +3 位作者 温建民 蒋科卫 胡海威 林新晓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10期586-588,共3页
目的:通过点穴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观察,探讨中医治疗脑瘫疗效的评价方法。方法:40 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男23例,女17例;年龄:1-3岁15例,4-6岁18例,7-9岁5例,10-12岁2例。将患儿的智力、语言、流涎、手持物、拇指内收、翻身、坐、站立、... 目的:通过点穴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观察,探讨中医治疗脑瘫疗效的评价方法。方法:40 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男23例,女17例;年龄:1-3岁15例,4-6岁18例,7-9岁5例,10-12岁2例。将患儿的智力、语言、流涎、手持物、拇指内收、翻身、坐、站立、行走、剪刀腿10项指标分为正常、轻度、中度、重度异常(障碍)4级,分别评6、4、2、0分,治疗后每项每改善1级得2分;同时记录治疗前后肩外展、伸肘、伸腕、前臂旋后、髋外展、下肢直腿抬高、伸膝、踝背伸的度数并进行评分,治疗后挛缩关节活动度改善大于10°、15°、20°、25°、30°者,分别得1、2、3、4、5分。结果:18个观察项目除智力外,其余各项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治疗后改善明显(P<0.01),根据疗效评定标准:优5例,良17例,中15例,差3例。有效率92.5%。结论:制定的疗效评价标准能较好反映患者功能改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 治疗后 治疗前后 点穴疗法 疗效评价 产伤 患儿 项目 改善 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术后转移性跖痛症危险因素的Logit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胡海威 孙卫东 +4 位作者 蒋科卫 程桯 陈思 孙永生 温建民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24期9-11,24,共4页
目的探讨拇外翻术后转移性跖骨痛的危险因素,为拇外翻术后前足底疼痛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0年5月~2012年8月在笔者所在科室住院治疗的47例拇外翻患者(67足)进行术后随访,20例术后出现转移性跖... 目的探讨拇外翻术后转移性跖骨痛的危险因素,为拇外翻术后前足底疼痛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0年5月~2012年8月在笔者所在科室住院治疗的47例拇外翻患者(67足)进行术后随访,20例术后出现转移性跖骨痛足为观察组,47例术后未出现转移性跖骨痛足为对照组,随访时间平均(17.74±6.23)个月,研究人员按研究方案填写回访表,内容包括年龄、随访时间、拇趾外翻角、第一至二跖骨间角、第一跖骨短缩度、第一跖骨近端关节固定角,足内侧纵弓角,第一跖趾关节活动度、第一跖楔关节矢状面活动度、推进期第一跖骨头下压力及拇趾下压力。对可能影响拇外翻术后转移性跖骨痛的高危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拇趾跖趾关节活动度,第一跖楔关节活动度,第一跖骨(相对第二跖骨短缩)为拇外翻患者出现转移性跖骨痛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针对每一只拇外翻患足的具体病理变化进行细致的分析,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法,注意尽可能避免第一跖骨过度短缩、第一跖楔关节过度活动,而且要注意术后拇趾功能的恢复,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患足出现转移性跖骨痛的机率,提高手术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转移性跖骨痛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洪美 温建民 +5 位作者 林新晓 刘劲松 蒋科卫 程灏 李玉兵 翁春华 《中国骨伤》 CAS 2001年第2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拇外翻术后转移性跖痛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海威 金立夫 +3 位作者 孙卫东 蒋科卫 程桯 温建民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23期41-44,共4页
拇外翻术后少数患者易发生转移性跖痛症,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质量。熟悉并了解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对于转移性跖痛症的临床预防、治疗及康复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临床上除保守治疗外,主要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但因各家学... 拇外翻术后少数患者易发生转移性跖痛症,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质量。熟悉并了解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对于转移性跖痛症的临床预防、治疗及康复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临床上除保守治疗外,主要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但因各家学术观点不同,给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法则及术式上造成诸多困难。本文综合了国内外当前主要学术流派的观点及看法,并简要评价,针对其常见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术 转移性跖痛症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胫骨中下1/3骨折
12
作者 桑志成 温建民 +4 位作者 赵勇 成永忠 蒋科卫 闫安 张宽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6期460-461,共2页
胫骨中下1/3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自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采用改良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胫骨中下1/3骨折29例,取得良好疗效,同时也获得了一些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外固定器 正骨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研究核心结局指标集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桐桐 李多多 +2 位作者 蒋科卫 王朝鲁 成永忠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9期901-904,共4页
桡骨远端骨折(distal radius fractures,DRF)相关研究中存在结局指标与测量工具不统一、疗效评定标准不一致等问题,导致研究存在偏倚风险,临床上无法提供高质量的证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外研究者达成共识,构建桡骨远端骨折核心结局... 桡骨远端骨折(distal radius fractures,DRF)相关研究中存在结局指标与测量工具不统一、疗效评定标准不一致等问题,导致研究存在偏倚风险,临床上无法提供高质量的证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外研究者达成共识,构建桡骨远端骨折核心结局指标集(core outcome sets of DRF,COS-DRF)。考虑到国外现有COS-DRF不能体现中医诊疗的特点,我国目前缺乏关于DRF临床研究相关结局指标及测量工具的标准,并未建立中医临床研究的COS-DRF。因此,在目前国内已有COS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查阅文献、专家共识等提出DRF临床研究的结局指标和测量工具清单,在桡骨远端骨折的中医临床研究中,将开展核心结局指标集的构建,并通过临床实践优化更新。COS-DRF或桡骨远端骨折核心指标测量工具集(CMS-DRF)将会经过2~3轮专家共识或德尔菲法的构建,总结出适合中医临床研究、为临床提供优质证据的方法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结局指标 中医 疗效评价 临床研究 桡骨远端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八珍汤治疗手术后贫血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韩铮 蒋科卫 +2 位作者 赵秉元 李润民 邰耀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7期1213-1220,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八珍汤治疗术后贫血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得八珍汤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的主要化学成分及靶点;通过检索Gene...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八珍汤治疗术后贫血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得八珍汤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的主要化学成分及靶点;通过检索GeneCards、OMIM、TTD数据库获取术后贫血相关靶点;运用Perl语言和Venny软件得到共有靶点;采用Cytoscape 3.7.0软件构建疾病-靶点-成分网络图;运用STRING 11.0在线网站分析共有靶点,得到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运用R语言对共有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结果:八珍汤治疗术后贫血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柚皮素、甘草查耳酮a,核心靶点为蛋白激酶B1(Akt1)、白细胞介素-6(IL-6)、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胱天蛋白酶3(CASP3)等。八珍汤治疗术后贫血是通过调节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其受体(AGE-RAGE)、磷脂腺肌醇3-激酶(PI3K)-Akt、MAPK等信号通路,调节细胞因子活性,促进细胞增殖来改善贫血症状。结论:八珍汤通过多靶点、多途径方式改善术后贫血,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八珍汤 术后贫血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些关节炎不能热敷
15
作者 蒋科卫 《农村新技术》 2018年第3期64-64,共1页
65岁的刘女士右膝患有重度骨性关节炎,前不久受寒后,膝关节出现剧烈疼痛。她用热毛巾热敷了半小时,结果疼痛肿胀更严重了。家人急忙把她送到医院。关节穿刺后,发现穿刺液竟然是血性的。原来,刘女士的关节炎正处于急性期,里面的滑... 65岁的刘女士右膝患有重度骨性关节炎,前不久受寒后,膝关节出现剧烈疼痛。她用热毛巾热敷了半小时,结果疼痛肿胀更严重了。家人急忙把她送到医院。关节穿刺后,发现穿刺液竟然是血性的。原来,刘女士的关节炎正处于急性期,里面的滑膜充血,热敷导致小血管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热敷 膝关节 疼痛 穿刺 充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