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遮阳翻板-围护结构间的长波辐射换热数值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蒋福建 李峥嵘 +1 位作者 赵群 陶求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90-696,共7页
建立用于描述遮阳翻板-围护结构系统与周边环境间关系的二维简化模型,以此为基础利用ANSYS软件对上海地区夏季典型日翻板和围护结构表面的长波辐射换热情况进行数值计算,指出忽略翻板对围护结构壁面长波辐射换热的影响将造成空调负荷和... 建立用于描述遮阳翻板-围护结构系统与周边环境间关系的二维简化模型,以此为基础利用ANSYS软件对上海地区夏季典型日翻板和围护结构表面的长波辐射换热情况进行数值计算,指出忽略翻板对围护结构壁面长波辐射换热的影响将造成空调负荷和能耗计算不"安全"。分析翻板角度、安装距离、表面发射率和安装尺寸4个因素对围护结构外壁面和翻板表面长波辐射换热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阳翻板 围护结构 数值分析 长波辐射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外百叶最佳固定倾角与动态百叶节能潜力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峥嵘 陶求华 +1 位作者 蒋福建 胡玲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7-772,共6页
旨在探索遮阳外百叶的最佳固定倾角以及分析外部动态百叶窗对建筑能耗的影响.使用模拟分析软件Energy-plus建立了上海某遮阳建筑的模拟分析模型,模拟分析在19种不同百叶倾角下(5°~175°)的建筑全年照明能耗和空调能耗;结果表... 旨在探索遮阳外百叶的最佳固定倾角以及分析外部动态百叶窗对建筑能耗的影响.使用模拟分析软件Energy-plus建立了上海某遮阳建筑的模拟分析模型,模拟分析在19种不同百叶倾角下(5°~175°)的建筑全年照明能耗和空调能耗;结果表明,东、西向房间采用水平百叶,固定倾角为45°时全年综合能耗最低,南向房间采用水平百叶,最佳倾角为55°,而北向采用竖直百叶,最佳倾角为65°;采用逐时最大或最小外窗得热量和综合能耗最低对应的百叶倾角作为动态百叶的倾角,得到动态百叶倾角时间表,进行模拟得到动态百叶的全年综合能耗,与最佳固定倾角相比,动态百叶进一步挖掘了遮阳系统的节能潜力,尤其是北向竖直百叶,节能率提高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固定倾角 动态百叶 综合能耗 Energy-pl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铁路客站站房外遮阳节能潜力分析及调控阈值优化
3
作者 夏卫 张海军 +2 位作者 田利伟 蒋福建 苏小文 《铁路技术创新》 2024年第4期115-122,共8页
大窗墙比、大天窗比的透明围护结构是大型铁路场站冷负荷大、环控能耗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外遮阳设置是缓解该现象的有效手段,但其应用还需合理平衡对自然采光的影响。以某大型铁路客站站房为对象,建立其光热环境数值分析模型并进行验证;... 大窗墙比、大天窗比的透明围护结构是大型铁路场站冷负荷大、环控能耗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外遮阳设置是缓解该现象的有效手段,但其应用还需合理平衡对自然采光的影响。以某大型铁路客站站房为对象,建立其光热环境数值分析模型并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以空调照明综合能耗为指标,选取卷帘外遮阳为代表,分析建筑外遮阳在不同气候区铁路客站应用的综合节能潜力,并确定了适宜外遮阳应用的热工气候分区;在保证室内光热环境水平的前提下,分析空调照明综合能耗随外遮阳调控阈值(以太阳辐射投射强度为依据)的变化情况,并总结不同气候区的最佳调控阈值。该研究成果完善了交通基础设施的被动式技术体系,可为外遮阳技术在大型铁路客站站房的设计和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站 建筑遮阳 调控阈值 太阳得热 节能潜力 自然采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实结合”的暖通空调综合实验课程创新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曹晓玲 孙亮亮 蒋福建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2年第3期496-498,507,共4页
以暖通空调综合实验为例,对暖通实验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研究,提出并实践了“虚实结合”的暖通空调实验课程创新改革。从原有实验教学模式的不足入手,提出将传统实验与虚拟实验平台相结合,形成“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新模式,针对暖通... 以暖通空调综合实验为例,对暖通实验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研究,提出并实践了“虚实结合”的暖通空调实验课程创新改革。从原有实验教学模式的不足入手,提出将传统实验与虚拟实验平台相结合,形成“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新模式,针对暖通空调综合实验提出了两种结合方式,并进行实践应用,取得显著的成果。对这种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要点、效果、改进方向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有效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实结合” 暖通空调 实验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湿耦合传递的上海超低能耗建筑外墙湿风险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峥嵘 邢文静 +1 位作者 蒋福建 虞雯轩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2年第10期100-106,共7页
根据上海地区超低能耗建筑标准,提高外墙的热工性能对降低建筑能耗有重要意义。然而,建筑显热负荷降低的同时,建筑湿负荷及其影响成为建筑环境控制与能耗降低的关键。因此,需要重新审视建筑围护结构的湿传递影响,尤其是上海地区,湿热环... 根据上海地区超低能耗建筑标准,提高外墙的热工性能对降低建筑能耗有重要意义。然而,建筑显热负荷降低的同时,建筑湿负荷及其影响成为建筑环境控制与能耗降低的关键。因此,需要重新审视建筑围护结构的湿传递影响,尤其是上海地区,湿热环境对超低能耗建筑的影响不容忽视,热湿耦合的墙体湿传递特征更加显著。以上海地区保温外墙为研究对象,建立多层墙体的热湿耦合传递模型,对比分析采暖期和空调期内不同保温层位置和厚度设计对墙体热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外保温的保温隔热效果最好,冬季冷凝风险最低,内保温外墙夏季具有最低的湿风险,而中间保温外墙在冬夏两季都具有较稳定的湿度分布。保温层厚度的增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湿风险,尤其在湿度值较高的情况下。空气间层的设置整体上对调整温度和湿度分布的作用不显著,其主要作用在于隔绝高湿部位的液态湿分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墙热湿耦合传递 超低能耗建筑 上海 湿度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生命周期CO_(2)排放量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秦骜 袁艳平 蒋福建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9-153,共5页
以地铁车站能耗和CO_(2)排放量最多的车站通风空调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确定其CO_(2)排放量计算方法,并探究其CO_(2)排放特征。建立了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CO_(2)排放量计算模型。以计算模型和工程实例参数为依据,计算... 以地铁车站能耗和CO_(2)排放量最多的车站通风空调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确定其CO_(2)排放量计算方法,并探究其CO_(2)排放特征。建立了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CO_(2)排放量计算模型。以计算模型和工程实例参数为依据,计算分析了典型车站通风空调系统生命周期CO_(2)排放量。结果表明,案例车站的CO_(2)排放强度明显高于普通建筑,每年单位制冷量所产生的CO_(2)排放量达917.39 kg/(kW·年);CO_(2)排放量在运行阶段生命周期中占比最大,达97.87%;冷源水系统在各子系统中排放量占比最大,为39.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通风空调系统 生命周期 CO_(2)排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陶厂房窑炉车间大长宽比高温廊道热环境测试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蒲静 蒋福建 +1 位作者 牛东兴 袁艳平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1年第6期848-855,883,共9页
为探究因大长宽比高温热源连续排列所形成的廊道热环境特性,对某自然通风建陶厂房的窑炉车间表面温度和室内垂直方向温度进行了实测,得到了廊道目前热环境情况;基于实测数据,计算了车间热源散热量。最后以操作温度作为廊道高温热环境评... 为探究因大长宽比高温热源连续排列所形成的廊道热环境特性,对某自然通风建陶厂房的窑炉车间表面温度和室内垂直方向温度进行了实测,得到了廊道目前热环境情况;基于实测数据,计算了车间热源散热量。最后以操作温度作为廊道高温热环境评价指标,通过相关计算指出高温廊道热环境改善的重点方向。研究结果揭示了建陶类厂房中大长宽比高温热源廊道热环境情况,可为其环控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厂房 热环境测试 高温廊道 操作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低品位工业烟气余热优化利用研究——以夹江县某建陶厂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悦 蒋福建 余南阳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2年第2期285-291,共7页
基于四川省夹江县建陶类企业余热资源调研结果,分析了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对建陶类企业低温烟气余热利用效果,并利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研究了系统工质、蒸发压力及过热度对系统热效率、?损失、净功、年度净收益及CO_(2)减排量的影响... 基于四川省夹江县建陶类企业余热资源调研结果,分析了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对建陶类企业低温烟气余热利用效果,并利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研究了系统工质、蒸发压力及过热度对系统热效率、?损失、净功、年度净收益及CO_(2)减排量的影响,最终通过综合评价指标,得出在建陶类烟气余热不同温度段下,有机朗肯循环的最佳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余热 有机朗肯循环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等温热源作用下的工业热廊道热压自然通风特性研究
9
作者 蒲静 蒋福建 +1 位作者 袁艳平 敬瑶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70-779,共10页
在工业建筑中,因干燥、烧制等生产工艺的要求,连续排列的多个高温设备将组成具有大长宽比的带状体热源,并在此类热源附近形成高温廊道.本文以工业车间热廊道为对象,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在非等温热源作用下,其内部热压自然通风的... 在工业建筑中,因干燥、烧制等生产工艺的要求,连续排列的多个高温设备将组成具有大长宽比的带状体热源,并在此类热源附近形成高温廊道.本文以工业车间热廊道为对象,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在非等温热源作用下,其内部热压自然通风的基本特性.首先对比分析了两热源在等温和非等温下的厂房温度场和速度场分布差别:非等温热源作用下,高温热源侧的气流因浮力向上迁移,低温热源侧的气流则被诱导降沉至中间廊道,以减缓中部区域的热堆积.并进一步研究了两热源的不同温度差异对热压自然通风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两热源温差的增大,廊道上方左右两股气流的汇合位置逐渐向高温热源侧偏移.研究结果可为热廊道厂房在非等温热源作用下的自然通风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建筑 热廊道 热压自然通风 非等温热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叶覆盖下足尺外窗内壁对流换热特性研究
10
作者 郑凯杰 袁艳平 蒋福建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2年第6期803-808,共6页
为探明百叶覆盖下足尺外窗内壁的对流换热水平,通过实验的方式测量了百叶覆盖下足尺外窗内壁的对流换热量。此外,还研究了百叶的设置及百叶帘的开启程度对外窗内壁对流换热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遮阳工况,当百叶完全覆盖外窗内壁时,外窗... 为探明百叶覆盖下足尺外窗内壁的对流换热水平,通过实验的方式测量了百叶覆盖下足尺外窗内壁的对流换热量。此外,还研究了百叶的设置及百叶帘的开启程度对外窗内壁对流换热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遮阳工况,当百叶完全覆盖外窗内壁时,外窗内壁表现为对流得热;而当百叶帘部分覆盖外窗内壁时,外窗内壁可能表现为对流散热。该研究结果可为百叶内遮阳相关的模拟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遮阳 窗户 足尺实验 对流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