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澄清工艺对柠檬果汁品质影响及柠檬苦素贮存期间降解速率预测模型建立 被引量:4
1
作者 蒋永波 汪开拓 +6 位作者 代领军 邱玲岚 张帮奎 黎春红 雷长毅 龚月 皮裕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35-42,共8页
为优化柠檬NFC果汁的加工工艺,本研究比较了琼脂絮凝法、酶解-吸附联用法、酶解-絮凝联用法和冻融细胞破碎法对柠檬原果汁的澄清效果,并建立了柠檬原果汁及经不同澄清工艺处理获得的柠檬清汁贮存期间柠檬苦素降解模型。结果显示,四种澄... 为优化柠檬NFC果汁的加工工艺,本研究比较了琼脂絮凝法、酶解-吸附联用法、酶解-絮凝联用法和冻融细胞破碎法对柠檬原果汁的澄清效果,并建立了柠檬原果汁及经不同澄清工艺处理获得的柠檬清汁贮存期间柠檬苦素降解模型。结果显示,四种澄清工艺均可明显提高柠檬果汁的透光度并维持品质;酶解-吸附联用法对柠檬原果汁的澄清效果要优于其它三种方法,但显著降低了清汁中总酚和抗坏血酸含量(P<0.05),该法最优参数为果胶酶添加量0.3%,纤维素酶添加量0.15%,酶解时间2 h,活性白土添加量为4%;经澄清处理的柠檬清汁样品在贮存期间柠檬苦素含量降解的速率常数(k)与Arrhenius数学模型的相关性高,且模型为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经酶解-吸附联用法澄清处理的柠檬清汁中柠檬苦素降解反应活化能(Ea)显著(P<0.05)低于其余三种澄清处理法,说明该体系下柠檬苦素更易发生降解。因此,琼脂絮凝法、酶解-吸附联用法、酶解-絮凝联用法和冻融细胞法均可用于柠檬NFC原果汁的澄清,但在实际果汁生产中应考虑使用对功能性物质破坏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果汁 澄清 工艺 柠檬苦素 活化能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榨柠檬籽油复合脱苦工艺优化及其理化特性和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蒋永波 汪开拓 +4 位作者 代领军 田鸥 邱玲岚 雷长毅 黎春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6-175,共10页
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柠檬籽油资源,该试验对酶法-吸附联合工艺脱苦冷榨柠檬籽油的操作参数进行了优化,同时测定脱苦冷榨柠檬籽油的理化特性并比较其和市售常见食用植物油(菜籽油,花生油和玉米油)在脂肪酸组成上的差异。结果显示,酶法-吸... 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柠檬籽油资源,该试验对酶法-吸附联合工艺脱苦冷榨柠檬籽油的操作参数进行了优化,同时测定脱苦冷榨柠檬籽油的理化特性并比较其和市售常见食用植物油(菜籽油,花生油和玉米油)在脂肪酸组成上的差异。结果显示,酶法-吸附联合脱苦工艺较单一处理可显著降低冷榨柠檬籽油中类苦素物质含量和脱苦率,减少酸价、过氧化值和不溶性杂质含量,维持生育酚含量和碘价;二水平Plakt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影响柠檬籽油酶解-吸附复合脱苦法效率的主要因素有α-L-鼠李糖苷酶添加量、碱性白土用量、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响应面优化该复合脱苦法参数得到:当α-L-鼠李糖苷酶添加量0.09%(质量分数),酶解温度46℃,酶解时间为4.1 h,碱性白土添加量为4.1%(质量分数)时,预测脱苦率有最大值(97.63±2.31)%。脱苦柠檬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比达到(87.37±0.13)%,且必需脂肪酸占比高于市售菜籽油或花生油,同时富含生育酚,体现了较高的功能性。同时,由主成分分析可知脱苦柠檬籽油中脂肪酸组成与市售菜籽油均较为接近,但相关性分析则发现脱苦柠檬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与其余脂肪酸的相关度较高,说明该油脂不饱和度对油脂整体脂肪酸组成具有决定性影响,品质稳定性较差。该研究结果可为柠檬籽油的开发和实际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籽油 脱苦 工艺优化 脂肪酸 理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雷达的边界层高度探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蒋永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7期5678-5679,5690,共3页
将激光雷达与无线电探空的边界层高度做一分析对比,并且对城市与郊区的边界层激光雷达探测结果做一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市区边界层有一典型的日变化特点,早晚比较低,日间有一个低到高、再从高到低的过程;激光雷达探测结果与无线电探空... 将激光雷达与无线电探空的边界层高度做一分析对比,并且对城市与郊区的边界层激光雷达探测结果做一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市区边界层有一典型的日变化特点,早晚比较低,日间有一个低到高、再从高到低的过程;激光雷达探测结果与无线电探空结果比较吻合;市区边界层高度高于郊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边界层高温 无线电探空 城市 郊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如何加强高层住宅建筑小区的消防安全管理 被引量:4
4
作者 蒋永波 《山西建筑》 2017年第30期255-257,共3页
高层住宅容纳的人数较多,而且对建筑各项设备的要求是更加的严格,为了保证居民生命财产以及建筑物的安全,从目前高层建筑小区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开始着手,浅谈如何加强高层住宅建筑小区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关键词 高层住宅 消防 安全管理 现状 有效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精胺处理对桃果实贮藏品质及内源乙烯和多胺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汪开拓 雷长毅 +3 位作者 韦盼盼 刘群 黎春红 蒋永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2-99,117,共9页
研究了亚精胺(spermidine,Spd)处理对采后"白凤"水蜜桃贮藏品质的影响,并从多胺合成与乙烯释放消长变化的角度解析了相关机理。将水蜜桃果实分别浸泡于0、0. 5、1和2 mmol/L Spd溶液中10 min(20℃),随后于20℃下贮藏8 d,期间... 研究了亚精胺(spermidine,Spd)处理对采后"白凤"水蜜桃贮藏品质的影响,并从多胺合成与乙烯释放消长变化的角度解析了相关机理。将水蜜桃果实分别浸泡于0、0. 5、1和2 mmol/L Spd溶液中10 min(20℃),随后于20℃下贮藏8 d,期间每隔2 d测定果实各项品质、生理参数、乙烯和多胺含量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相较于其他Spd处理浓度,1 mmol/L Spd处理可显著降低桃果实贮藏期间的腐烂率和褐变度,维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及有机酸含量并促进总酚、总黄酮和花色苷等抗氧化物质的积累;1 mmol/L Spd处理也能够显著延缓桃果实丙二醛(malondialdehyed,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和活性氧水平的上升。此外,1 mmol/L Spd处理可有效上调桃果实Pp SAMDC、Pp SPDS、Pp ADC并同时下调Pp ACS1、Pp ACO1的转录水平,经Spd处理的桃果实多胺(Spd、Spm和Put)含量显著高于而乙烯释放量和乙烯与多胺比值(E/Spd和E/Spm)则在整个贮藏期间显著低于对照果实。这些结果说明,外源1 mmol/L Spd可直接诱导采后桃果实多胺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以促进果实内源游离多胺的积累,从而反馈抑制果实乙烯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和内源乙烯的合成,最终延缓膜脂过氧化进程并维持较高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果实 多胺 乙烯 生理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蒋永波 《美术教育研究》 2018年第10期143-143,共1页
地方美术资源反映地方传统文化。研究小学美术教学中地方美术资源在课堂中的实践,注重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使用独特体验创作,能够促进学生对地方美术资源的了解,激发学生对艺术学习的兴趣,充实美术课堂,丰富学习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地方美术资源 小学美术教学 实践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明市水环境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蒋永波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7年第3期54-55,68,共3页
水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在分析三明市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水环境问题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三明市 水环境 对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艺制备金钱草茶对体外消解结石效果的影响
8
作者 蒋永波 张华 +4 位作者 阎睿 孟琦 邱迁 文方秀 肖雅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7期175-178,185,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金钱草茶制备工艺对体外消解结石的影响,同时探究金钱草茶中总多糖和总黄酮与体外消解结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喷雾干燥法、高温漂烫法、烘箱烘干法和日晒法4种工艺制备金钱草茶,结石消解试验采用显微镜观察法记录一水... [目的]分析不同金钱草茶制备工艺对体外消解结石的影响,同时探究金钱草茶中总多糖和总黄酮与体外消解结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喷雾干燥法、高温漂烫法、烘箱烘干法和日晒法4种工艺制备金钱草茶,结石消解试验采用显微镜观察法记录一水草酸钙消解情况,采用硫酸蒽酮法测定总多糖含量,硝酸铝显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显微观察结果显示4种制备工艺的金钱草茶均具有明显的一水草酸钙消解效果,其中日晒法效果最佳。不同浓度总多糖和总黄酮提取液具有消解一水草酸钙的效果,并且随浓度增大对一水草酸钙消解效果均增强,日晒法中总多糖和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制备工艺。[结论]4种工艺消解试验整体对比表明,日晒法制备工艺消解一水草酸钙效果最优,且总多糖和总黄酮是主要消解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钱草 制备工艺 结石消解 总多糖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糖处理对冷藏雷竹笋品质和木质化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周大祥 汪开拓 +4 位作者 匡文玲 雷长毅 邱玲岚 黎春红 蒋永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75-183,共9页
从调控蔗糖代谢的角度分析了外源果糖处理减轻雷竹笋(Phyllostachys praecox f.Preveynalis)采后木质化败坏症状的机理。将雷竹笋分别用0(对照)、10、20、30或40 mmol/L的果糖溶液进行喷淋处理(20℃),随后置于4℃、相对湿度80%~90%条件... 从调控蔗糖代谢的角度分析了外源果糖处理减轻雷竹笋(Phyllostachys praecox f.Preveynalis)采后木质化败坏症状的机理。将雷竹笋分别用0(对照)、10、20、30或40 mmol/L的果糖溶液进行喷淋处理(20℃),随后置于4℃、相对湿度80%~90%条件下冷藏20 d,期间每隔5 d取样测定笋体木质化和品质参数、可溶性糖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ridine diphosphate glucose,UDPG)含量以及蔗糖代谢和苯丙烷类代谢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丰度。结果表明,20 mmol/L果糖处理较其他处理能更为显著地延缓雷竹笋冷藏期间硬度、失重率、笋体褐变度以及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的上升,提高出汁率,维持品质和抗氧化活性,从而有效控制笋体冷藏期间木质化败坏症状的发展。20 mmol/L果糖处理可显著上调雷竹笋在冷藏期间蔗糖合成方向的基因表达量(PpSS2、PpSPS和PpSPP),促进蔗糖合成并减少UDPG的积累;同时,经果糖处理的雷竹笋中苯丙烷类代谢途径相关基因(PpPAL、Pp4CL、PpCAD、PpF5H、PpCCOMT和PpPOD)的表达丰度显著低于对照水平,并伴随着木质素合成量的显著下降。由此推测,果糖处理可通过调控雷竹笋蔗糖代谢途径的方式提高雷竹笋冷藏期间蔗糖合成量,减少木质素合成中间体UDPG的积累,从而竞争性抑制笋体以苯丙烷类代谢途径合成木质素,最终抑制笋体木质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竹笋 木质化 果糖 蔗糖代谢 苯丙烷类代谢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技法练习 提高学习品质
10
作者 蒋永波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13年第6期35-37,共3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学生才会去学,主动学,乐意学。学习的过程也将是快乐的。然而,在有些学生眼里,美术可不是他们感兴趣的一门课程。美术教师得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设法避免这一现象,笔者认为技法的提升,是不可忽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学生才会去学,主动学,乐意学。学习的过程也将是快乐的。然而,在有些学生眼里,美术可不是他们感兴趣的一门课程。美术教师得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设法避免这一现象,笔者认为技法的提升,是不可忽视的一面。运用“大小课”的方式进行训练,大课就按照教学目标来完成;小课安排作业完成较好的学生进行第二次以技法为重点的训练,而后进生则以更多的时间来完成大课的作业,熟悉上节课的一些技法。这样的作业质量会更高,看到自己满意的作品,兴趣自然就更高了。在提升技法方面,笔者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品质 技法 练习 美术教师 作业完成 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 作业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果汁主要水溶性成分分析及对高脂诱导L-02肝细胞氧化损伤影响的研究
11
作者 匡文玲 李佳 +4 位作者 韩林 蒋永波 邱玲岚 汪开拓 王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3-47,共5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MS)分析柠檬果汁中的主要成分,并在细胞水平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柠檬果汁中主要含有奎宁酸、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酸,天冬氨酸、丝氨酸等氨基酸以及牡荆苷、柚皮苷、虎杖苷等黄酮类化合...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MS)分析柠檬果汁中的主要成分,并在细胞水平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柠檬果汁中主要含有奎宁酸、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酸,天冬氨酸、丝氨酸等氨基酸以及牡荆苷、柚皮苷、虎杖苷等黄酮类化合物。细胞抗氧化活性试验发现,柠檬果汁可通过促进细胞中线粒体的合成和SOD2的蛋白表达,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从而降低细胞中自由基水平,有效改善高脂诱导的L-02肝细胞氧化损伤。此研究结果将为提升柠檬果汁的功能价值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果汁 成分分析 L-02肝细胞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籽中类柠檬苦素反胶团萃取工艺优化及抑菌活性分析
12
作者 王劲松 蒋永波 +3 位作者 谭美龄 黎春红 邹燕羽 汪开拓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4-163,共10页
目的 探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 HPMC)辅助反胶团萃取柠檬籽中类柠檬苦素的可行性,并对提取物质的抑菌活性进行分析。方法 以初提液中类柠檬苦素含量为响应值,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初提液制备的最优参数;以Plac... 目的 探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 HPMC)辅助反胶团萃取柠檬籽中类柠檬苦素的可行性,并对提取物质的抑菌活性进行分析。方法 以初提液中类柠檬苦素含量为响应值,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初提液制备的最优参数;以Placktett-Burman(P-B)试验筛选影响类柠檬苦素反胶团萃取效率的主要因素,并结合Box-Behnken(B-B)试验确定最优工艺条件;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KP)活性考查类柠檬苦素对青霉菌和绿霉菌的抑菌活性。结果 初提阶段影响类柠檬苦素提取效率的最优条件为提取时间1.5 h、液料比30:1(mL/g)、HPMC添加量0.5%、pH 6.5,该条件下提取率为(3.34±0.02) mg/g。P-B试验结合B-B试验结果表明,类柠檬苦素萃取的最优配方为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ioctadecyl d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DODMAC)44.29mmol/L、正己醇13.86%、溴代十四烷3.88%,校正工艺条件下类柠檬苦素萃取率达(87.64±1.12)%。抑菌试验表明,类柠檬苦素对绿霉菌的MIC和MBC分别为1250.00μg/mL、2500.00μg/mL,对青霉菌的MIC和MBC分别为1250.00μg/m L、5000.00μg/mL;通过测定AKP活力发现,当加入抑菌活性物质后,随着药物作用时间延长及药物纯度的提高,AKP活性逐渐增加。结论 通过HPMC辅助反胶团能有效提取柠檬籽中的类柠檬苦素,提取条件温和、提取效率高,该方法具有一定应用前景。采用该方法提取的类柠檬苦素对绿霉菌和青霉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可通过破坏细胞壁扰乱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阻碍其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柠檬苦素 反胶团萃取 优化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