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幼年林麝体重与体尺性状相关性及多元回归分析
1
作者
张杰
郑雪莉
+2 位作者
王洪永
蒋本模
卜书海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96,共5页
为探究幼年林麝体重与体尺性状间的相关关系,了解其生长发育规律并提高选育效率,以陕西凤县人工养殖的105只幼麝(公麝50只,母麝55只)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体重(Y)、肩高(X_(1))、臀高(X_(2))和体斜长(X_(3))指标,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通径...
为探究幼年林麝体重与体尺性状间的相关关系,了解其生长发育规律并提高选育效率,以陕西凤县人工养殖的105只幼麝(公麝50只,母麝55只)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体重(Y)、肩高(X_(1))、臀高(X_(2))和体斜长(X_(3))指标,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通径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建立最优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公幼麝的体重、肩高和臀高均显著高于母幼麝(P<0.05);公、母幼麝的体重与体斜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公幼麝的体重与肩高和臀高呈显著正相关(P<0.05),母幼麝的体重仅与肩高呈显著正相关(P<0.05);对公、母幼麝体重直接作用最大的为体斜长,对公幼麝体重间接作用最大的为臀高,而母幼麝为肩高;体重与体尺指标间的最优回归模型分别为Y_(公)=0.034X_(1)+0.016X_(2)+0.069X_(3)-0.245(R^(2)=0.187,P<0.05),Y_(母)=-024X_(1)-0.002X_(2)+0.166X_(3)-1.574(R^(2)=0.418,P<0.01)。综上,对公幼麝的体重选育应重点关注体斜长和臀高,母幼麝应重点关注体斜长和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体重
体尺
相关性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林麝源化脓隐秘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和肺炎链球菌三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
3
2
作者
唐婕
刘二龙
+5 位作者
周建文
杨超
索丽娟
边坤
蒋本模
王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3-27,共5页
为快速准确检测化脓隐秘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和肺炎链球菌,分别根据化脓隐秘杆菌plo基因、溶血性曼氏杆菌ICEMh1基因和肺炎链球菌pspC基因的特异性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以重组质粒a.p-m.h1-s.p为标准品,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一种检测...
为快速准确检测化脓隐秘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和肺炎链球菌,分别根据化脓隐秘杆菌plo基因、溶血性曼氏杆菌ICEMh1基因和肺炎链球菌pspC基因的特异性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以重组质粒a.p-m.h1-s.p为标准品,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一种检测化脓隐秘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和肺炎链球菌三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其特异性、灵敏度和可重复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对标准品阳性质粒的最低检测量为20拷贝,标准曲线在1.25×10^6 copies/μL^1.0×101 copies/μ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对2016年-2018年在陕西省收集的病料中化脓隐秘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和肺炎链球菌检出率分别为66.67%、5.5%和44.44%。建立的三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能快速、准确和稳定地检测化脓隐秘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和肺炎链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化脓隐秘杆菌
溶血性曼氏杆菌
肺炎链球菌
三重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半散养雄性林麝0~12月龄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斐然
刘文华
+2 位作者
唐婕
王永奇
蒋本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3期7778-7780,共3页
对10头0~12月龄半散养雄性林麝的体重和体尺进行测定,分析了其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林麝体重累积生长曲线上升由急剧到平缓。0~4月龄和10~12月龄绝对生长速度呈现明显的上升状态,绝对增重在1月龄达到最大,此后逐渐减慢;0~3...
对10头0~12月龄半散养雄性林麝的体重和体尺进行测定,分析了其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林麝体重累积生长曲线上升由急剧到平缓。0~4月龄和10~12月龄绝对生长速度呈现明显的上升状态,绝对增重在1月龄达到最大,此后逐渐减慢;0~3月龄生长强度最大,3~6月龄呈直线下降趋势,8月龄开始变得平缓:各项体尺指标在6月龄前增长明显,6~12月龄增长趋缓,6~12月龄肩高变化不大。该研究揭示了半散养林麝的生长发育规律,为进一步进行林麝选育和半散养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散养
林麝
生长发育规律
生长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幼年林麝体重与体尺性状相关性及多元回归分析
1
作者
张杰
郑雪莉
王洪永
蒋本模
卜书海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凤县逢春济民可信科技养殖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96,共5页
基金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ZDLSF05-01)。
文摘
为探究幼年林麝体重与体尺性状间的相关关系,了解其生长发育规律并提高选育效率,以陕西凤县人工养殖的105只幼麝(公麝50只,母麝55只)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体重(Y)、肩高(X_(1))、臀高(X_(2))和体斜长(X_(3))指标,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通径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建立最优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公幼麝的体重、肩高和臀高均显著高于母幼麝(P<0.05);公、母幼麝的体重与体斜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公幼麝的体重与肩高和臀高呈显著正相关(P<0.05),母幼麝的体重仅与肩高呈显著正相关(P<0.05);对公、母幼麝体重直接作用最大的为体斜长,对公幼麝体重间接作用最大的为臀高,而母幼麝为肩高;体重与体尺指标间的最优回归模型分别为Y_(公)=0.034X_(1)+0.016X_(2)+0.069X_(3)-0.245(R^(2)=0.187,P<0.05),Y_(母)=-024X_(1)-0.002X_(2)+0.166X_(3)-1.574(R^(2)=0.418,P<0.01)。综上,对公幼麝的体重选育应重点关注体斜长和臀高,母幼麝应重点关注体斜长和肩高。
关键词
林麝
体重
体尺
相关性
回归分析
Keywords
forest musk deer
body weight
body size
correlation
regression analysis
分类号
S864.3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麝源化脓隐秘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和肺炎链球菌三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
3
2
作者
唐婕
刘二龙
周建文
杨超
索丽娟
边坤
蒋本模
王艳
机构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黄埔出入境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凤县林业局留凤关林场
宝鸡市林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凤县逢春济民可信科技养殖有限公司
出处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3-27,共5页
基金
陕西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18ZDXM-NY-071)
陕西省科学院一所一品项目(2018K-01)。
文摘
为快速准确检测化脓隐秘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和肺炎链球菌,分别根据化脓隐秘杆菌plo基因、溶血性曼氏杆菌ICEMh1基因和肺炎链球菌pspC基因的特异性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以重组质粒a.p-m.h1-s.p为标准品,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一种检测化脓隐秘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和肺炎链球菌三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其特异性、灵敏度和可重复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对标准品阳性质粒的最低检测量为20拷贝,标准曲线在1.25×10^6 copies/μL^1.0×101 copies/μ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对2016年-2018年在陕西省收集的病料中化脓隐秘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和肺炎链球菌检出率分别为66.67%、5.5%和44.44%。建立的三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能快速、准确和稳定地检测化脓隐秘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和肺炎链球菌。
关键词
林麝
化脓隐秘杆菌
溶血性曼氏杆菌
肺炎链球菌
三重实时荧光定量PCR
Keywords
musk deer
Arcanobacterium pyogenes
Mannheimia haemolytica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triplex TaqMan real-time PCR
分类号
S852.61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S863.9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半散养雄性林麝0~12月龄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斐然
刘文华
唐婕
王永奇
蒋本模
机构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宝鸡秦峰野生动植物开发利用有限公司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3期7778-7780,共3页
基金
陕西省科学院青年基金(2012K-35)
陕西省科学院秦岭关键濒危动物致濒机理及其种群扩繁技术的研究(2012K-01)
文摘
对10头0~12月龄半散养雄性林麝的体重和体尺进行测定,分析了其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林麝体重累积生长曲线上升由急剧到平缓。0~4月龄和10~12月龄绝对生长速度呈现明显的上升状态,绝对增重在1月龄达到最大,此后逐渐减慢;0~3月龄生长强度最大,3~6月龄呈直线下降趋势,8月龄开始变得平缓:各项体尺指标在6月龄前增长明显,6~12月龄增长趋缓,6~12月龄肩高变化不大。该研究揭示了半散养林麝的生长发育规律,为进一步进行林麝选育和半散养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半散养
林麝
生长发育规律
生长曲线
Keywords
Semi-free
Musk dee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law
Growth curve
分类号
S865.41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幼年林麝体重与体尺性状相关性及多元回归分析
张杰
郑雪莉
王洪永
蒋本模
卜书海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林麝源化脓隐秘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和肺炎链球菌三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唐婕
刘二龙
周建文
杨超
索丽娟
边坤
蒋本模
王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半散养雄性林麝0~12月龄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李斐然
刘文华
唐婕
王永奇
蒋本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