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阳微阴弦”理论探讨虚、痰、瘀与心肌纤维化的关系
1
作者 蒋昉纯 张会超 +5 位作者 范红玲 袁彬 赵晓阳 张曼宇 李新语 王佳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2期164-168,共5页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中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且其患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心肌纤维化(MF)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共同的特征性病理变化。MF是由心肌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殖,心肌细胞外基质中胶原纤维过量聚集所致。中医根据临床症状,将MF归入“胸...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中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且其患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心肌纤维化(MF)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共同的特征性病理变化。MF是由心肌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殖,心肌细胞外基质中胶原纤维过量聚集所致。中医根据临床症状,将MF归入“胸痹”“心悸”“心胀”等范畴,“阳微阴弦”是对胸痹病机的高度概括,提出胸中阳微不运,气化不利聚而生痰;血液不运,渐而阻滞脉道,导致疾病发生,病变之本为阳微则胸阳不振,病变之势为阴弦则痰瘀渐生。可见“阳微阴弦”与虚、痰、瘀三者关系密切,在MF的病理演变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阳微阴弦”理论,从中西医结合角度阐明虚、痰、瘀与MF的关系,并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思路,提出急性期以“祛痰化瘀阻其变佐以补益”,缓解期以“益气温阳治其本兼以祛邪”,遵循病机变化特点调整用药方案,探讨和分析能否有效延缓或改善MF的病理改变,为中西医结合防治MF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阳微阴弦 益气温阳 祛痰化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