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裂缝性低渗油藏压裂水平井井网渗流数学模型
1
作者 高英 张越 +2 位作者 崔景云 蒋时馨 谷峰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205-207,共3页
基于分形理论表征天然裂缝和压裂裂缝网络的复杂裂缝形态,针对裂缝性低渗透储层的非线性渗流特征和储层压敏特性,建立了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直井井组的非线性渗流模型。根据流体在混合井网中的不同流动形态,划分为3个区域,推导... 基于分形理论表征天然裂缝和压裂裂缝网络的复杂裂缝形态,针对裂缝性低渗透储层的非线性渗流特征和储层压敏特性,建立了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直井井组的非线性渗流模型。根据流体在混合井网中的不同流动形态,划分为3个区域,推导出了混合井网三区耦合产能公式,分析了分形维数、压敏效应、裂缝长度等参数对井网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分形分析 压裂水平井 产能预测 非线性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多层spiral型地埋管数值模拟研究及换热特性分析
2
作者 高英 谷峰 +2 位作者 张越 崔景云 蒋时馨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48-50,共3页
本文基于COMSOL软件建立了水平spiral型多层地埋管群传热三维数值模拟模型,并对其换热性能和温度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比水平spiral多层并联管群来说,远离注入端的地埋管管内温度相对较低。地埋管群周围地层温度有所升高,远离注... 本文基于COMSOL软件建立了水平spiral型多层地埋管群传热三维数值模拟模型,并对其换热性能和温度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比水平spiral多层并联管群来说,远离注入端的地埋管管内温度相对较低。地埋管群周围地层温度有所升高,远离注入端的地层温度变化相对较小。地埋管群的换热量随循环流体的流速增加而增加,但增幅降低。在进行换热器设计时,应合理控制循环水的流速。3层螺旋地埋管群的换热量略高,但层间干扰明显,建议选用2层并联螺旋管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螺旋地埋管换热器 传热特性 数值模拟 多层 地埋管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储层含气量测井解释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唐颖 李乐忠 蒋时馨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6-54,共9页
含气量是页岩储层评价的关键参数,对含气量的解释则是页岩测井评价的核心工作。为此,通过调研文献和综合研究,建立了以等温吸附和体积模型为基础的页岩含气量测井解释模型,并介绍了模型关键参数的测井计算方法。以澳大利亚Eromanga盆地T... 含气量是页岩储层评价的关键参数,对含气量的解释则是页岩测井评价的核心工作。为此,通过调研文献和综合研究,建立了以等温吸附和体积模型为基础的页岩含气量测井解释模型,并介绍了模型关键参数的测井计算方法。以澳大利亚Eromanga盆地Toolebuc页岩3口页岩气井为例,以岩心实验为基础,测井解释为手段,将相关性模型与经验公式结合起来计算关键参数,进行了Toolebuc页岩的含气量测井解释,并与实验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含气量解释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1基于等温吸附和体积模型的页岩含气量测井解释模型适用于页岩储层,模型中关键参数可以通过实验结果和测井数据的相关性模型或经验公式计算获得;2等温吸附和体积模型解释的含气量与储层实际含气性特征比较吻合,适用性强,尤其是对含气量较低的页岩,误差较小;3相关性模型在不同地区应用,需要根据储层的岩心实验结果和测井数据来不断修正。结论认为,通过测井资料分别计算游离气量、吸附气量是表征页岩含气量的最合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含气量 吸附气 游离气 测井解释 等温吸附 体积模型 Toolebuc页岩 Eromanga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稳态模型下的间歇气举流动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越 蒋时馨 +2 位作者 于姣姣 崔景云 吴晓丹 《石化技术》 CAS 2021年第3期144-145,共2页
间歇气举时发生在井筒及地面管线内的流动是不稳定的气液两相流,目前学者对这种流动的研究多基于稳态模型,认识程度还不够深,这对精确刻画间歇气举流动特征带来一定困难。利用瞬态模拟软件OLGA建立了间歇气举非稳态流动模型,分析了间歇... 间歇气举时发生在井筒及地面管线内的流动是不稳定的气液两相流,目前学者对这种流动的研究多基于稳态模型,认识程度还不够深,这对精确刻画间歇气举流动特征带来一定困难。利用瞬态模拟软件OLGA建立了间歇气举非稳态流动模型,分析了间歇气举流量、压力、持液率、流型等参数随时间及空间的变化规律;对比了低产能井在连续气举与间歇气举举升状态下的产能差异,研究结果对实际开采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气举 多相管流 瞬态模拟 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Eromanga盆地海相页岩成熟度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乐忠 苏展 +1 位作者 唐颖 蒋时馨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28,5,共4页
采用镜下传统方法测得澳大利亚Eromanga盆地白垩系Toolebuc页岩的镜质体反射率偏低,未达到生烃门限,但现场油气显示情况表明,Toolebuc页岩已进入生烃门限,传统方法测得的镜质体反射率不能反映该区域Toolebuc页岩的真实成熟度。分析研究... 采用镜下传统方法测得澳大利亚Eromanga盆地白垩系Toolebuc页岩的镜质体反射率偏低,未达到生烃门限,但现场油气显示情况表明,Toolebuc页岩已进入生烃门限,传统方法测得的镜质体反射率不能反映该区域Toolebuc页岩的真实成熟度。分析研究认为,Toolebuc页岩干酪根类型以Ⅰ、Ⅱ型为主,Ⅲ型很少,且显微组分中镜质体含量比较低,因此,传统方法测得的镜质体反射率不能反映该区域Toolebuc页岩的真实成熟度。采用激光拉曼光谱多种显微组分荧光变化分析法(FAMM)及盆地模拟的方法对该区域Toolebuc页岩成熟度进行了新的评价,评价结果显示,Toolebuc页岩成熟度能达到0.7%以上,已进入生烃门限,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页岩 成熟度评价 镜质体反射率 干酪根 Eromanga盆地 澳大利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Toolebuc页岩生烃潜力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乐忠 苏展 +1 位作者 唐颖 蒋时馨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20-22,共3页
澳大利亚Toolebuc页岩为海相环境下形成的富含有机质页岩,有机质含量高,干酪根类型以I-II型为主,采用激光拉曼光谱多种显微组分荧光变化分析法(FAMM)对页岩成熟度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Toolebuc页岩成熟度达0.7%以上,已进入生烃门限;采... 澳大利亚Toolebuc页岩为海相环境下形成的富含有机质页岩,有机质含量高,干酪根类型以I-II型为主,采用激光拉曼光谱多种显微组分荧光变化分析法(FAMM)对页岩成熟度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Toolebuc页岩成熟度达0.7%以上,已进入生烃门限;采用盆地模拟的方法对Toolebuc页岩的生烃强度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Toolebuc页岩具有较高的生烃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olebuc页岩 成熟度 镜质体反射率 干酪根 多种显微组分荧光变化分析 盆地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海规划建设地下储气库的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景耀 蒋时馨 +4 位作者 于姣姣 李又武 马勇新 仲米虹 王晓庆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3年第2期11-16,22,共7页
随着国内天然气消费需求量的持续增长和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攀升,为了保障我国天然气长期安全稳定供应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落实天然气储备能力建设是应对季节调峰等的重要措施势在必行。在总结和分析我国近海建设储气库的必要性... 随着国内天然气消费需求量的持续增长和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攀升,为了保障我国天然气长期安全稳定供应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落实天然气储备能力建设是应对季节调峰等的重要措施势在必行。在总结和分析我国近海建设储气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储气能力建设现状,对近海储气库工程的方案及其建设和运营模式进行了思考。研究结果表明:①近海优质油气藏可以弥补陆上库容量的不足,重点研究海况条件及工程方案、建库及运营模式等因素,依靠中国几十年的海上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海上作业是安全可靠的;②近海储气库与码头LNG接收站可协同设计“全海式”和“陆海式”两种建库方案,以及规划近海油气田开发建设与建库相协同的一体化建库思路;③通过“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可降低建库成本;通过优化运营模式,可将大型气藏型储气库作为天然气经营的平台,与油气田生产、LNG进口、陆上管道气互联互通实现“多源协同、联调联供”;④全寿命周期动态管理气藏型储气库的“产注储销”,既可以带动周边边际油气田的开发,又可以提高油气田开发、储气库运营和天然气调峰保供的整体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海 地下储气库 库址条件 建库方案 全海式 陆海式 运营模式 地下储气库产业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层边底水油藏直井开发效果及改善措施研究
8
作者 崔景云 蒋时馨 +1 位作者 唐颖 苏展 《石化技术》 CAS 2023年第11期132-134,共3页
针对薄层边底水油藏直井开发效果,分析了水侵系数、采液/采油指数、注水利用率等关键生产参数,总结了地质特征和开采参数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为薄层边底水油藏高效开发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薄层边底水油藏 水侵系数 注水利用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