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咪唑结构丙烯酰胺聚合物驱油剂的合成 被引量:7
1
作者 蒋文超 叶仲斌 +2 位作者 苟绍华 刘向君 宋泽文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3-149,共7页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N–烯丙基咪唑(AI)及N,N–二烯丙基油酰亚胺(DXA)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水溶性四元聚合物AM/AA/AI/DXA,考察了反应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确立了最佳合成工艺。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扫描电...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N–烯丙基咪唑(AI)及N,N–二烯丙基油酰亚胺(DXA)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水溶性四元聚合物AM/AA/AI/DXA,考察了反应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确立了最佳合成工艺。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扫描电镜(SEM)分析了目标聚合物的结构及溶液微观特征。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耐温抗剪切、抗盐性能。在60?C下驱替实验证明:与水驱相比,2 000 mg/L的聚合物溶液可提高采收率达13.5%,驱油效果明显。钠蒙脱土在2 000 mg/L聚合物溶液中水化后,晶层间距与清水相比由18.953 2?降至16.665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采收率 丙烯酰胺聚合物 咪唑环 驱油剂 晶层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互补性视域下中德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比较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蒋文超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4-79,共6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学徒制逐渐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转型发展方向,我国高职院校则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渐探索出订单班培养形式。基于制度互补性理论建立"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三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学徒制逐渐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转型发展方向,我国高职院校则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渐探索出订单班培养形式。基于制度互补性理论建立"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三要素的理论分析框架,对这两类现代职业教育模式的制度互补性差异及共通性规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制度互补性核心在于提供良好的职业前景预期;制度互补性的良性循环离不开质量保障;制度的两大互补性形式是相互弥补和加强;生源规模和培训质量同样存在互补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互补性 现代学徒制 职业教育 订单班 德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数字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蒋文超 《浙江金融》 2022年第4期30-44,共15页
以江浙沪皖三省一市41个城市作为空间节点和研究对象,从辐射效应、外向联系度与辐射网络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框架。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数字经济辐射效应与外向联系均发生城市分异,呈现出“两超多强”和“东强西弱”的城市格局。经济辐射网... 以江浙沪皖三省一市41个城市作为空间节点和研究对象,从辐射效应、外向联系度与辐射网络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框架。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数字经济辐射效应与外向联系均发生城市分异,呈现出“两超多强”和“东强西弱”的城市格局。经济辐射网络形成了双内核、三中心、四节点,多外延的“钻石型”嵌套结构。总结而言,长三角数字经济已经具备了产业分工协作、资源协同的雏形,但整体尚处于“高质量一体化”初级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 一体化 长三角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空间效应与作用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蒋文超 《浙江金融》 2023年第7期26-40,共15页
基于2011~2021年浙江省城市面板数据,递次量化空间自相关、耦合协调关系、时空演进特征,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驱动路径。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促进了共同富裕,且驱动作用呈现时空异质性;产业结构升级强化了数字经济... 基于2011~2021年浙江省城市面板数据,递次量化空间自相关、耦合协调关系、时空演进特征,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驱动路径。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促进了共同富裕,且驱动作用呈现时空异质性;产业结构升级强化了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赋能效应,其中北部和成熟型县域中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中介效益更为显著,而产业转型速度与结构合理化仍然在南部和培育期县域居于主导地位。据此,提出强化政策合力与构建产业协同路径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中介效应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薪酬激励机制的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蒋文超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44-47,共4页
高校教师对自身薪酬状况的普遍不满意,暴露出高校现有的薪酬体系激励性不强的缺陷。文章从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入手,分析了以薪酬对教师进行激励的必要性,简要剖析了现行高校薪酬机制及其缺乏激励性的原因,进而提出了提升激励效果的有效... 高校教师对自身薪酬状况的普遍不满意,暴露出高校现有的薪酬体系激励性不强的缺陷。文章从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入手,分析了以薪酬对教师进行激励的必要性,简要剖析了现行高校薪酬机制及其缺乏激励性的原因,进而提出了提升激励效果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薪酬机制 激励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薪酬激励模式及构建初探
6
作者 蒋文超 唐祥金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53-56,共4页
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实际科学构建具有激励效用的薪酬模式,对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高职院校健康发展极为关键。简述薪酬、薪酬激励的概念和高职院校教师薪酬激励的必要性,通过对三种薪酬激励模式进行的客观详实分析,归纳... 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实际科学构建具有激励效用的薪酬模式,对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高职院校健康发展极为关键。简述薪酬、薪酬激励的概念和高职院校教师薪酬激励的必要性,通过对三种薪酬激励模式进行的客观详实分析,归纳总结出各模式的利弊及在高职院校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薪酬激励 模式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AA/AMPS/NPAB四元共聚物驱油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苟绍华 周利华 +4 位作者 叶仲斌 尹婷 蒋文超 马永涛 杨成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24,共6页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1-烯丙氧基-4-壬基苯(NPAB)为单体,采用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体系,制备了一种新型水溶性共聚物,并对该共聚物进行了红外和扫描电镜表征。适宜的共聚条件为:m(AM)∶m...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1-烯丙氧基-4-壬基苯(NPAB)为单体,采用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体系,制备了一种新型水溶性共聚物,并对该共聚物进行了红外和扫描电镜表征。适宜的共聚条件为:m(AM)∶m(AA)∶m(AMPS)∶m(NPAB)=6∶4∶0.3∶0.02、pH=7、w(引发剂)=0.29%、单体总浓度20%、温度40℃。研究表明:2g/L的共聚物溶液表观黏度高达716.3mPa·s;在120℃时,共聚物溶液黏度保留率达到35.71%;MgCl2和CaCl2含量为2g/L时,共聚物溶液黏度保留率高达125.3和126.3mPa·s。该共聚物溶液可提高模拟原油的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烯丙氧基-4-壬基苯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 耐温 抗盐 驱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水溶性AM/AA/TC-AP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苟绍华 尹婷 +3 位作者 叶仲斌 蒋文超 刘锟 奉美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11-1716,共6页
由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和N-烯丙基对甲苯磺酰胺(TC-AP)在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下合成了一种新型AM/AA/TC-AP共聚物。考察了单体用量、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pH值等条件对共聚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条件:AM:AA(wt%)... 由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和N-烯丙基对甲苯磺酰胺(TC-AP)在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下合成了一种新型AM/AA/TC-AP共聚物。考察了单体用量、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pH值等条件对共聚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条件:AM:AA(wt%)=5:5,温度45℃,TC-AP 0.2 wt%,引发剂0.3 wt%,pH值7。对共聚物进行了FT-IR、1H NMR、SEM及TG表征。结果表明:120℃时,该共聚物粘度保留率高达60.8%;氯化钠浓度为10000 mg·L-1时,粘度保留率为33.9%;氯化钙或氯化镁浓度为1000 mg·L-1时,粘度保留率分别为32.4%和32.8%。与常用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驱油用聚合物相比,该共聚物表现出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和良好的抗盐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苯磺酰胺 耐高温 聚合物驱 抗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阳离子聚合物黏土稳定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向君 刘锟 +3 位作者 苟绍华 梁利喜 蒋文超 邱露容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6-30,共5页
以丙烯酰胺(AM),氯化1-甲基-1-烯丙基咪唑(MAC)和烯丙醇聚氧乙烯醚(APEG)制备了AM/APEG/MAC三元聚合物,最佳反应条件:m(AM)∶m(APEG)∶m(MAC)=2∶2∶96,引发剂用量0.6%,pH=1,45℃,单体总质量分数20%。考察了不同条件下聚合物溶液的防膨... 以丙烯酰胺(AM),氯化1-甲基-1-烯丙基咪唑(MAC)和烯丙醇聚氧乙烯醚(APEG)制备了AM/APEG/MAC三元聚合物,最佳反应条件:m(AM)∶m(APEG)∶m(MAC)=2∶2∶96,引发剂用量0.6%,pH=1,45℃,单体总质量分数20%。考察了不同条件下聚合物溶液的防膨能力以及对钠蒙脱土(NaMMT)和泥页岩水化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在质量分数为1.5%时的防膨率为72%;同时,该聚合物与0.2mol/L的KCl或NaCl复配能够显著抑制NaMMT晶层间距的膨胀,提高泥页岩在水中浸泡后的压入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聚合物 黏土稳定剂 防膨率 晶层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聚合物Mannich碱驱油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苟绍华 周利华 +3 位作者 叶仲斌 蒋文超 马永涛 罗珊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32-1638,共7页
以丙烯酰胺(AM)、N-羟甲基丙烯酰胺(AM/HMAM)、甲醛和二甲胺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聚合物Mannich碱驱油剂。通过红外以及特性粘数对该Mannich碱进行了结构表征。该Mannich碱具有较好的耐温抗盐能力:105℃时,粘度保留率为60.42%;ρ(NaCl)... 以丙烯酰胺(AM)、N-羟甲基丙烯酰胺(AM/HMAM)、甲醛和二甲胺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聚合物Mannich碱驱油剂。通过红外以及特性粘数对该Mannich碱进行了结构表征。该Mannich碱具有较好的耐温抗盐能力:105℃时,粘度保留率为60.42%;ρ(NaCl)=8 000 mg·L-1时,粘度保留率为50.07%。岩芯驱替实验表明该Mannich碱能建立较好的阻力系数(16.0)和残余阻力系数(4.2),并能提高模拟原油采收率12.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油剂 聚合物Mannich碱 抗盐 耐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AM/AA/AOCA/DANA四元共聚物驱油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苟绍华 刘曼 +2 位作者 叶仲斌 周利华 蒋文超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5-240,共6页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N,N-二烯丙基-3-吡啶甲酰胺(DANA)和N-烯丙基辛酰胺(AOCA)为单体,采用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NH_4)_2S_2O_8-NaHSO_3)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了一种新型水溶性四元共聚物AM/AA/AOCA/DANA。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m(...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N,N-二烯丙基-3-吡啶甲酰胺(DANA)和N-烯丙基辛酰胺(AOCA)为单体,采用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NH_4)_2S_2O_8-NaHSO_3)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了一种新型水溶性四元共聚物AM/AA/AOCA/DANA。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m(AM)/m(AA)=6:4、DANA=0.16 wt%,AOCA=0.15wt%、pH值7、引发剂0.3 wt%、单体浓度20 wt%、聚合温度50℃。通过红外、核磁氢谱、环境扫描电镜以及特性粘数对AM/AA/AOCA/DANA进行了结构表征。该聚合物较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相比具有明显的抗温(100℃,粘度保留率:31.55%)抗剪切(1000 s^(-1),粘度保留率:32.31%)以及抗盐性能(11000 mg·L^(-1)NaCl,粘度保留率:41.77%;1500 mg·L^(-1)MgCl_2,粘度保留率:39.83%;1500 mg·L^(-1)CaCl_2,粘度保留率:34.81%;);驱油实验表明该聚合物较水驱相比能够提高原油采收率达12.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采油 N N-二烯丙基-3-吡啶甲酰胺 N-烯丙基辛酰胺 四元聚合物 抗温 抗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与模型融合的大庆油田SN区块油井压裂效果预测技术 被引量:9
12
作者 蒋文超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72,共9页
针对大庆油田油井压裂效果预测方法不确定性大、精度低的问题,利用机器学习与模型融合技术建立了油井压裂效果预测模型。采用统计学方法对SN区块油井压裂效果与地质、工程、生产参数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借助基于LightGBM模型的封装法分... 针对大庆油田油井压裂效果预测方法不确定性大、精度低的问题,利用机器学习与模型融合技术建立了油井压裂效果预测模型。采用统计学方法对SN区块油井压裂效果与地质、工程、生产参数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借助基于LightGBM模型的封装法分析了油井压裂效果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并进行了特征选择;采用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随机森林和LightGBM4种算法对油井压裂效果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利用算术平均、加权平均、堆叠3种方法对4个算法进行融合,得到了精度更高的预测模型,并应用该预测模型对SN区块水力压裂方案进行了设计与优化。结果表明:神经网络建立的模型比其他3种算法精度更高,模型决定系数R2为0.603;融合后的模型预测精度高于每个算法的精度,其中堆叠法效果最好,其R2高达0.899。该数据驱动建模技术具有较强的易用性和可移植性,对压裂方案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水力压裂 统计分析 机器学习 模型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AA/NAPA/NMQS两性离子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苟绍华 蔡潇潇 +3 位作者 叶仲斌 刘曼 蒋文超 公维维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55-1259,共5页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N-烯丙基苯乙酰胺(NAPA)及N-甲基-N-烯丙基吗啉溴盐(NMQS)为原料,氧化还原体系下合成了一种水溶性两性离子共聚物AM/AA/NAPA/NMQS。最佳反应条件为:m(AM):m(AA)=4.0:6.0,NAPA 0.3 wt%,NMQS 0.15 wt%,引发剂...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N-烯丙基苯乙酰胺(NAPA)及N-甲基-N-烯丙基吗啉溴盐(NMQS)为原料,氧化还原体系下合成了一种水溶性两性离子共聚物AM/AA/NAPA/NMQS。最佳反应条件为:m(AM):m(AA)=4.0:6.0,NAPA 0.3 wt%,NMQS 0.15 wt%,引发剂0.1 wt%,pH=6,反应温度35℃,单体总浓度25wt%。对AM/AA/NAPA/NMQS四元共聚物进行了IR、1H NMR、SEM、特性粘数表征。当NaCl浓度为12000mg·L-1,CaCl2或MgCl2浓度为1200 mg·L-1时,溶液黏度保留率分别为13.7%、11.8%和12.7%;温度120℃时,溶液黏度保留率达到30.9%;当剪切速率在170 s-1时,溶液黏度保留率为2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离子共聚物 耐温 耐盐 抗剪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C2对称的双酰胺钛(Ⅳ)络合物催化二乙基锌与芳香醛不对称加成反应 被引量:1
14
作者 苟绍华 叶仲斌 +3 位作者 蒋文超 蔡潇潇 刘曼 尹婷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59-1363,共5页
一种手性环己基二胺和α-羟基苯乙酸制备的(1S,2S)-N,N'-(α-羟基-(R)-苯基)-乙酰氨基-反式-1,2-环己基二胺(1d)和(Ti(OiPr)4)络合物催化剂体系用于催化二乙基锌与系列芳香醛不对称加成反应。最佳的催化剂体系(15 mol%1d,120mol%Ti(... 一种手性环己基二胺和α-羟基苯乙酸制备的(1S,2S)-N,N'-(α-羟基-(R)-苯基)-乙酰氨基-反式-1,2-环己基二胺(1d)和(Ti(OiPr)4)络合物催化剂体系用于催化二乙基锌与系列芳香醛不对称加成反应。最佳的催化剂体系(15 mol%1d,120mol%Ti(OiPr)4),该催化剂能够对含有吸电子基团、供电子基团及不同位阻的芳香醛均有较好的效果,能够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获得最高达83%ee和中等的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成反应 α-羟基苯乙酸 二乙基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凝胶体系脱水规律与调驱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纪伟 宋丽阳 +3 位作者 宋考平 盖建 蒋文超 隋殿雪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7年第6期61-65,共5页
采用测试成胶过程中黏度和透光率变化、似晶格模型理论和高分子吸水溶胀法、数学和动力学法、流动实验分别研究凝胶体系的成胶机理、脱水机理、脱水规律特点、脱水后封堵效果。研究得出,凝胶体系的交联成胶过程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 采用测试成胶过程中黏度和透光率变化、似晶格模型理论和高分子吸水溶胀法、数学和动力学法、流动实验分别研究凝胶体系的成胶机理、脱水机理、脱水规律特点、脱水后封堵效果。研究得出,凝胶体系的交联成胶过程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发生分子内交联,后期主要发生分子间交联。凝胶体系的交联程度主要与交联点之间分子的平均分子量有关,凝胶体系的交联程度超过其自身特定浓度下的临界交联程度时,凝胶体系出现收缩脱水现象;凝胶体系的成胶过程和脱水过程没有完全的界限,成胶过程和脱水过程是同时发生的;脱水状态的凝胶体系的封堵效率为71.55%,凝胶体系对高渗层进行了有效封堵且封堵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体系 成胶机理 脱水机理 交联程度 透光率 封堵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合成促进铬酸铋晶体的光生电荷分离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珹博 陶晓萍 +4 位作者 蒋文超 郭俊雪 张鹏飞 李灿 李仁贵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29,共2页
为了将可再生太阳能转化为化学物质,探索具有宽光谱响应的光催化剂用于光催化分解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铋基层状金属氧化物的一员,铬酸铋(Bi_(2)CrO_(6))的带隙约为1.9 eV,在利用大范围太阳光谱方面具有潜力。然而,Bi_(2)CrO_(6... 为了将可再生太阳能转化为化学物质,探索具有宽光谱响应的光催化剂用于光催化分解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铋基层状金属氧化物的一员,铬酸铋(Bi_(2)CrO_(6))的带隙约为1.9 eV,在利用大范围太阳光谱方面具有潜力。然而,Bi_(2)CrO_(6)较差的电荷分离性能限制了其在光催化中的应用。本文采用微波辅助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具有规则形貌的Bi_(2)CrO_(6)晶体,该晶体具有结晶度高、形貌均匀的优点。与传统制备方法相比,微波辐照实现了体系的快速加热,极大地加速了成核和生长的化学反应,从而在几分钟内形成了Bi_(2)CrO_(6)晶体。微波辅助合成的Bi_(2)CrO_(6)晶体在光催化和光电化学测试中表现出更好的光生电荷分离以及水氧化活性。此外实验中观察到光生电子和空穴在Bi_(2)CrO_(6)晶体的不同晶面之间发生空间分离,通过进一步在不同晶面上光沉积选择性负载还原和氧化助催化剂,显著增强了光催化活性。这项工作为制备高效太阳能转换的半导体光催化剂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合成 铬酸铋 半导体 光催化 水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力变矩器进出口定压阀匹配特性仿真研究
17
作者 霍晓强 蒋文超 刘安 《建筑机械》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1S期55-60,共6页
应用AMEsim软件建立了某综合传动装置液力变矩器油液补偿系统动态仿真模型、研究了油温$定压阀弹簧刚度以及运动件质量的参数变化对进、出口定压阀动态工作特性匹配特性的影响、所得到的研究规律对进、出口定压阀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液力变矩器 定压阀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放大电路研究弦线的振动规律
18
作者 蒋文超 《大学物理实验》 2010年第3期42-44,47,共4页
自组放大电路,研究弦线的振动规律,丰富了实验内容,提高了实验的精确度,增强了实验的稳定性。
关键词 弦振动 驻波 品质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气田的合理开发方案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晓慧 邓景夫 +2 位作者 杨浩 王呈呈 蒋文超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1期77-79,共3页
M气田为典型的低渗干气气藏,由于面积大、储量高,投产井数少且时间短,故各沉积单元的储量动用程度很低。为了使单井能够控制足够的储量且具有一定的供气能力和经济效益,文中通过经济极限井网密度法来确定该气田的经济极限井距;综合分析... M气田为典型的低渗干气气藏,由于面积大、储量高,投产井数少且时间短,故各沉积单元的储量动用程度很低。为了使单井能够控制足够的储量且具有一定的供气能力和经济效益,文中通过经济极限井网密度法来确定该气田的经济极限井距;综合分析了M气田的地质特征及开采动态,采用均匀井网形式进行衰竭式开采。依据M气田地质特征及井网井距论证成果,共设计了8套对比方案,通过对各方案的数模预测,对比分析经济评价结果,推荐方案3(1 000 m井距的正方形井网)为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 气田 井距 井网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动水驱孔隙压力传输规律数学模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飞鹏 李娜 +5 位作者 孙德旭 汪庐山 刘静 张宗檩 蒋文超 李德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4-101,共8页
基于孔隙压力波波动力学理论,建立正弦波、锯齿波、三角波及梯形波4种变排量脉动波条件下储层内波动渗流模型,研究压力波传输的主控因素及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正弦波和梯形波在压力保持方面有较好作用;频率越低,脉动效果越好,频率为0.... 基于孔隙压力波波动力学理论,建立正弦波、锯齿波、三角波及梯形波4种变排量脉动波条件下储层内波动渗流模型,研究压力波传输的主控因素及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正弦波和梯形波在压力保持方面有较好作用;频率越低,脉动效果越好,频率为0.01~1 Hz效果较好(不同储层略有差异);渗透率越低,注入流体黏度越大,脉动压力波衰减越快;低频率、高振幅的脉动注水可有效延缓压力波衰减速度,扩大脉动水驱有效作用范围;采用稳定注入化学剂和脉动注水交互进行,一定程度上能减缓压力衰减速度,促进化学剂混合,提高最终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波 衰减 脉动注水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