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PLA-g-MAH增容改性PLA/PETG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
9
1
作者
蒋文柔
包睿莹
+3 位作者
刘正英
杨伟
谢邦互
杨鸣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7-110,共4页
采用熔融法制备聚乳酸接枝马来酸酐(PLA-g-MAH)用于增容改性聚乳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LA/PETG)共混物,通过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力学性能测试,考察了共混物的结构和力学性能。SEM...
采用熔融法制备聚乳酸接枝马来酸酐(PLA-g-MAH)用于增容改性聚乳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LA/PETG)共混物,通过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力学性能测试,考察了共混物的结构和力学性能。SEM结果显示,加入增容剂PLA-g-MAH后,PLA/PETG共混物两相间的界面明显变得模糊,说明PLA-g-MAH对共混物具有一定的增容作用;增容剂的引入,使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略有下降,但冲击强度略有提高,断裂伸长率显著提高(PLA的为6.9%,而加入3%增容剂共混物的为21.9%,提高到纯样的3倍左右),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
4-环己烷二甲醇酯
聚乳酸接枝马来酸酐
增容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场极化与振荡剪切对聚偏氟乙烯β相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谢琪
蒋文柔
+4 位作者
包睿莹
刘正英
杨伟
谢邦互
杨鸣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2-85,共4页
通过电场极化、振荡剪切及以上两种外场同时作用于聚偏氟乙烯(PVDF)熔体,借助红外光谱仪对PVDF在外场作用下结晶形成β相的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电场极化作用能促进PVDF极性β相的形成,随着电场强度提高,β相含量逐渐增加。振荡剪...
通过电场极化、振荡剪切及以上两种外场同时作用于聚偏氟乙烯(PVDF)熔体,借助红外光谱仪对PVDF在外场作用下结晶形成β相的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电场极化作用能促进PVDF极性β相的形成,随着电场强度提高,β相含量逐渐增加。振荡剪切对β相的形成也有一定促进作用,β相含量随振荡频率的提高略有增加;但两种外场的同时作用,却并不表现出协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电场极化
振荡剪切
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LA-g-MAH增容改性PLA/PETG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
9
1
作者
蒋文柔
包睿莹
刘正英
杨伟
谢邦互
杨鸣波
机构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7-110,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73074
51073110)
文摘
采用熔融法制备聚乳酸接枝马来酸酐(PLA-g-MAH)用于增容改性聚乳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LA/PETG)共混物,通过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力学性能测试,考察了共混物的结构和力学性能。SEM结果显示,加入增容剂PLA-g-MAH后,PLA/PETG共混物两相间的界面明显变得模糊,说明PLA-g-MAH对共混物具有一定的增容作用;增容剂的引入,使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略有下降,但冲击强度略有提高,断裂伸长率显著提高(PLA的为6.9%,而加入3%增容剂共混物的为21.9%,提高到纯样的3倍左右),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
4-环己烷二甲醇酯
聚乳酸接枝马来酸酐
增容改性
Keywords
poly ( lactic acid)
poly (ethylene glycol-co-cyclohexane-1, 4-dimethanol terephathalate)
PLA-g-MAI I
compatibility
分类号
TB39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场极化与振荡剪切对聚偏氟乙烯β相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谢琪
蒋文柔
包睿莹
刘正英
杨伟
谢邦互
杨鸣波
机构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2-8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73074
51073110)
文摘
通过电场极化、振荡剪切及以上两种外场同时作用于聚偏氟乙烯(PVDF)熔体,借助红外光谱仪对PVDF在外场作用下结晶形成β相的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电场极化作用能促进PVDF极性β相的形成,随着电场强度提高,β相含量逐渐增加。振荡剪切对β相的形成也有一定促进作用,β相含量随振荡频率的提高略有增加;但两种外场的同时作用,却并不表现出协同效果。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电场极化
振荡剪切
Β相
Keywords
poly (vinylidene fluoride)
electrical polarization
oscillation-shear
β phase
分类号
O631.13 [理学—高分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PLA-g-MAH增容改性PLA/PETG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
蒋文柔
包睿莹
刘正英
杨伟
谢邦互
杨鸣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电场极化与振荡剪切对聚偏氟乙烯β相形成的影响
谢琪
蒋文柔
包睿莹
刘正英
杨伟
谢邦互
杨鸣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