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母亲分娩前后吸烟与后代精神疾病关系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1
作者 张蓓 张郑 +6 位作者 任浩 王兴莲 邱海棠 李泽辉 李延卫 蒋成刚 罗庆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7-214,共8页
目的:探讨母亲分娩前后吸烟(MSAB)对后代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双相情感障碍(BD)和重度抑郁症(MDD)的因果关系。方法:从基因组范围关联研究(GWAS)中提取MSAB和4种精神疾病的GWAS数据集。采用孟德尔随机化(MR... 目的:探讨母亲分娩前后吸烟(MSAB)对后代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双相情感障碍(BD)和重度抑郁症(MDD)的因果关系。方法:从基因组范围关联研究(GWAS)中提取MSAB和4种精神疾病的GWAS数据集。采用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以逆方差加权(IVW)作为主要分析方法,并结合加权中位数(WM)、MR-Egger回归和MR-PRESSO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异常值校正,MR分析结果使用优势比(OR)表示,并进行错误发现率(FDR)校正。结果:MR分析显示,MSAB与ADHD(OR=5.36,95%CI=2.58~7.63,P FDR=0.003)、MDD(OR=1.92,95%CI=1.29~2.88,P FDR=0.003)、BD(OR=6.33,95%CI=1.56~8.73,P FDR=0.013)风险增加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与ASD(OR=1.66,95%CI=0.23~5.87,P FDR=0.616)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提示,母亲分娩前后吸烟与后代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和重性抑郁症风险增高之间有潜在因果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症 孟德尔随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龙馨 蒋成刚 +3 位作者 韩容 朱红锦 陈彦秋 杨君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8-622,共5页
目的 探讨团体认知行为干预(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对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R-HPV)持续感染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构建针对情绪障碍的HR-HPV持续感染患者的系统性心理干预治疗方案。方法... 目的 探讨团体认知行为干预(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对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R-HPV)持续感染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构建针对情绪障碍的HR-HPV持续感染患者的系统性心理干预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HR-HPV持续感染合并情绪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44)和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健康宣教、随访监测,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CBT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转归及心理量表评分。结果 随访6月及12月,HR-HPV感染消退率干预组高于对照组;而HR-HPV持续感染率及进展率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及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评分,干预结束后即刻、随访6月及12月,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结束后即刻、随访6月及12月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HPV持续感染患者进行系统性心理干预治疗,有助于HR-HPV感染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认知行为疗法 宫颈 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敖包塔油田西翼葡萄花油层油水分布及成藏模式
3
作者 蒋成刚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2-48,129,共8页
敖包塔油田西翼葡萄花油层资源潜力丰富,但油水分布复杂、成藏模式认识不清楚严重制约储量的有效动用.结合地震解释、测井、试油等资料,在构造特征及断裂系统划分、砂体类型及规模研究基础上,分析油水分布特点及控制因素,总结油气成藏... 敖包塔油田西翼葡萄花油层资源潜力丰富,但油水分布复杂、成藏模式认识不清楚严重制约储量的有效动用.结合地震解释、测井、试油等资料,在构造特征及断裂系统划分、砂体类型及规模研究基础上,分析油水分布特点及控制因素,总结油气成藏条件及模式,根据断裂与砂体组合关系划分有利成藏模式.结果表明:受局部断块、岩性双重控制,全区无统一油水界面,平面"低油高水"、垂向"上水下油"现象频繁;葡萄花油层属于"下生上储、断层沟通、断层—岩性遮挡"成藏模式,油气来自下覆青一段源岩,反转期活动断裂为主要油源断裂;根据该区断裂、砂体组合特点,可细分出"下倾油源断裂沟通—上倾岩性尖灭"、"上倾反向断裂遮挡—侧向岩性尖灭"和"局部正向构造—高断块控藏"3类有利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油水分布 成藏控制因素 有利成藏模式 葡萄花油层 敖包塔油田西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前期患者餐后2h血糖水平与心理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35
4
作者 张婷 高东 +10 位作者 蒋成刚 乐发国 张岚 余叶蓉 陆峥 高成阁 王旭梅 谭庆荣 徐建平 卢勤 孙学礼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86-491,共6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前期患者餐后2h血糖水平与抑郁、焦虑、述情障碍、应对方式、人格等心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诊疗指南中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7.8 mmol/L≤餐后2h血糖(P2h-PG) <11.1 mmol/L]的门诊患者44... 目的:探讨糖尿病前期患者餐后2h血糖水平与抑郁、焦虑、述情障碍、应对方式、人格等心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诊疗指南中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7.8 mmol/L≤餐后2h血糖(P2h-PG) <11.1 mmol/L]的门诊患者440例,使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简式大五人格问卷(NEO-FFIR)评估其抑郁症状、焦虑症状、述情障碍、应对方式及人格特点.结果:患者P2h-PG水平与SDS得分(40.0±8.0)、SAS得分(54.7±10.9)、TAS得分(68.2±9.7)、TCSQ消极应对得分(30.4±7.1)和NEO-FFI-R神经质得分(3.0±0.6)正相关(r=0.13~0.24;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2h-PG水平与SDS得分呈正向关联,与NEO-FFI-R谨慎性得分负向关联(标准化β=0.21、-0.18;均P<0.01);SDS得分与SAS、TAS得分正向关联,与TCSQ积极应对得分负向关联(标准化β=0.51、0.13、-0.13;均P<0.01);SAS得分与SDS得分、TAS得分、NEO-FFI-R神经质得分和谨慎性得分正向关联,与NEO-FFI-R宜人性得分负向关联(标准化β=0.22、0.17、0.14、-0.14、0.13;均P<0.01).结论:本研究提示,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糖升高与抑郁、焦虑、述情障碍、消极应对方式、神经质等心理因素相关,其中与抑郁的相关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抑郁 焦虑 述情障碍 应对方式 人格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妊娠和产后心理健康评估和管理指南(2023)解读
5
作者 蒋成刚 漆洪波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3-458,共6页
围产期心理健康问题包括抑郁症、焦虑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精神病等,高发于妊娠期及围产期,或可持续影响至产后12个月之久,约1/5的妊娠期或产后女性会出现精神健康问题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围产期心理健康问题的病... 围产期心理健康问题包括抑郁症、焦虑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精神病等,高发于妊娠期及围产期,或可持续影响至产后12个月之久,约1/5的妊娠期或产后女性会出现精神健康问题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围产期心理健康问题的病因复杂,涉及生理、社会心理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患者往往难以得到有效治疗[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 焦虑障碍 管理指南 抑郁症 围产期 心理健康评估 妊娠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75例乳腺增生女性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其与生活事件和人格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5
6
作者 陈显春 蒋成刚 +1 位作者 陈庆秋 高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分析乳腺增生女性患者心理健康现状。方法选取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及大坪医院就诊乳腺增生女性患者675例,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大五人格测验简版进行心理健康现况调查。结果乳腺增生女性患者焦... 目的分析乳腺增生女性患者心理健康现状。方法选取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及大坪医院就诊乳腺增生女性患者675例,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大五人格测验简版进行心理健康现况调查。结果乳腺增生女性患者焦虑状态检出率为85.9%,抑郁状态检出率为81.63%;75.26%患者不良生活事件>20分;患者神经质性维度评分高于常模(P<0.05),外向性维度低于常模(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庭生活因子、神经质性因子、工作学习因子、外向性因子对乳腺增生女性患者心理状态影响最大。结论乳腺增生女性患者心理健康状态不佳,尤其是焦虑和抑郁问题较为突出,除生活事件影响外,患者的性格特质和疾病的发生也互为影响。因此,应给予乳腺增生女性患者必要的心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心理健康调查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大五人格量表 生活事件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心理治疗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病耻感的影响 被引量:36
7
作者 陈显春 陈庆秋 +4 位作者 谭璇妮 杨英 王泽惠 曾令娟 蒋成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2486-2489,共4页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治疗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病耻感的改善作用,并分析影响效果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共纳入40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给予基于认知行为治疗理论设计的团体心理治疗10次,使用病耻感感受问卷评估干预效果,采用多元线...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治疗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病耻感的改善作用,并分析影响效果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共纳入40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给予基于认知行为治疗理论设计的团体心理治疗10次,使用病耻感感受问卷评估干预效果,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干预效果的因素。结果共37名患者完成了本研究,干预后患者的病耻感感受问卷总分及疏离因子、歧视因子、社会退缩和病耻感抵抗因子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逐步法)显示,受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和婚姻状况(已婚)与总分减分率有关。结论团体心理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病耻感,文化程度和婚姻状态是影响干预效果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改良根治术 病耻感 团体心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失眠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黄庆玲 乐发国 +4 位作者 蒋成刚 张婷 雷莉 王延江 高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4-228,共5页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GCBT)对失眠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就诊于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内科及睡眠心理科的241例符合失眠症诊断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GCBT组(n=128)及药物组(n=113),均治疗...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GCBT)对失眠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就诊于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内科及睡眠心理科的241例符合失眠症诊断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GCBT组(n=128)及药物组(n=113),均治疗8周。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第4周、治疗第8周时睡眠参数、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值、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值、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分值差异。结果在治疗第4周时,GCBT组的入睡潜伏期(SOL)、总睡眠时间(TST)、卧床时间(TIB)、入睡后觉醒次数(NOA)及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睡眠效率(SE)、HAMA及HAMD分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时,GCBT组SOL、SE、NOA、HAMA、HAMD及ISI与药物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ST、TIB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CBT及药物对睡眠参数、焦虑水平及失眠严重程度均有改善,且GCBT可改善患者抑郁情绪,尽管GCBT起效慢于药物,但疗效优于药物,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堂穴和前额贴敷疗法治疗心理生理性失眠症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2
9
作者 乐发国 刘海霞 +4 位作者 王彦婷 张婷 蒋成刚 黄庆玲 高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856-1857,共2页
目的评价采用利眠贴进行印堂穴和前额贴敷疗法对治疗心理生理性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睡眠障碍国际分类标准第二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2,ICSD-2)中对于心理生理性失眠症的诊断标准,选取符... 目的评价采用利眠贴进行印堂穴和前额贴敷疗法对治疗心理生理性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睡眠障碍国际分类标准第二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2,ICSD-2)中对于心理生理性失眠症的诊断标准,选取符合该诊断的15例患者。入组后进行整晚多导睡眠(polysomnography,PSG)监测检查,并完成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和失眠严重指数(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量表检查。患者每晚睡前将利眠贴水平贴敷于前额,柄向下贴于印堂穴上,次日觉醒时取下弃之。持续治疗2周后再次完成整晚PSG监测及PSQI量表和ISI量表检查。结果 PSG监测结果表明接受利眠贴治疗后失眠患者的睡眠效率显著提高(t=-3.07,P<0.05),夜间总睡眠时间(t=-3.38,P<0.01)、快速动眼睡眠期(t=-3.33,P<0.01)、非快速动眼睡眠1期(t=-2.78,P<0.05)明显增加,入睡后清醒期显著降低(t=2.40,P<0.05)。PSQI量表和ISI量表的评价结果显示,持续2周的贴敷治疗使患者的得分明显降低(PSQI:t=2.30,P<0.05;ISI:t=2.58,P<0.05)。结论印堂穴和前额贴敷疗法显著改善了失眠患者的客观和主观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贴敷疗法 多导睡眠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局部脑功能静息态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晓霞 蒋成刚 冯正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52-1055,共4页
目的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和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分析方法,探讨抑郁症患者基础状态下自发神经活动特点及脑功能变化。方法选取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匹配的10例抑郁症患者和13例正常对照组被试,采用DP... 目的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和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分析方法,探讨抑郁症患者基础状态下自发神经活动特点及脑功能变化。方法选取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匹配的10例抑郁症患者和13例正常对照组被试,采用DPARSF软件进行静息态功能数据的预处理,计算两组被试全脑的ReHo值。采用SPM5软件对两组全脑ReHo值进行基于体素的组间比较,考察抑郁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静息状态脑功能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患者存在涉及顶叶、颞叶和边缘叶等多个认知控制和情绪加工相关脑区的自发神经活动异常,其中右侧丘脑、左侧下顶叶、缘上回、右侧小脑、右侧顶内沟和右侧齿状回表现出功能一致性增强(P<0.01),中脑和右侧后扣带回功能一致性减弱(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多个脑区的静息态功能一致性异常,这些区域多与认知控制和情绪加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一致性 静息态 抑郁症 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抑郁症患者的主客观睡眠差异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16
11
作者 黄庆玲 高东 +3 位作者 乐发国 蒋成刚 张婷 雷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34-1638,共5页
目的:探讨复发抑郁症患者的主客观睡眠质量差异及分析相关因素。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复发抑郁症(复发组)及首发抑郁症(对照组)患者各32例,使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估主观睡眠质量,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估焦虑抑郁情绪,多导... 目的:探讨复发抑郁症患者的主客观睡眠质量差异及分析相关因素。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复发抑郁症(复发组)及首发抑郁症(对照组)患者各32例,使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估主观睡眠质量,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估焦虑抑郁情绪,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客观睡眠质量。结果:主观睡眠方面,复发组较对照组总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效率降低;客观睡眠方面,复发组较对照组清醒次数增多、NREM1期延长、NREM2期缩短、REM期睡眠时相延长、REM期比例增加、REM期潜伏期缩短;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及对照组两组组内均存在明显主客观睡眠差异,复发组主客观睡眠差异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组的总睡眠时间主客观差值与PSQI总分、病程、发作次数呈正相关(P<0.05),睡眠潜伏期差值及睡眠效率差值均与PSQI总分、HAMA-14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复发抑郁症患者的主客观睡眠质量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主客观睡眠差异与病程、发作次数、PSQI总分、HAMA-14总分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抑郁症 主观睡眠 客观睡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静息态脑功能异常及其与行为抑制/激活的关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晓霞 蒋成刚 +1 位作者 张俐 冯正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600-1603,共4页
目的分析抑郁症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结合比率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fALFF)指标,考察抑郁症患者脑结构和功能变化。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临床心理科和新桥... 目的分析抑郁症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结合比率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fALFF)指标,考察抑郁症患者脑结构和功能变化。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临床心理科和新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0例,及同期正常对照组被试13例,利用fALFF分析抑郁症患者静息状态下脑功能异常特点及其与行为激活/抑制系统的关系。结果抑郁症组右侧小脑、左侧海马旁回、左额内侧回的fALFF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左侧额中回、右侧额上回和右中央前回的fALFF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对照组右侧小脑fALFF值和行为抑制(BIS)分数呈负相关(r=-0.647,P=0.009),左额内侧回fALFF值和行为驱力(BASD)分数呈负相关(r=-0.593,P=0.020)。抑郁症组左侧额中回的fALFF值和愉悦追求(BASF)分数呈正相关(r=0.605,P=0.049)。结论抑郁症患者在默认网络、情感调节环路等多个区域存在自发神经活动能量异常,且与行为抑制/激活功能异常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率低频振幅 静息态 抑郁症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葡南地区AVO烃类检测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光华 刘怀山 蒋成刚 《海洋地质动态》 2007年第1期27-30,39,共5页
AVO(Amplitude Versus Offset)技术是利用叠前CDP道集,分析振幅随偏移距的变化规律,估算界面泊松比,推断地层岩性和含油气情况的一门物探新技术。以大庆的葡萄花地区为例,采用AVO技术对烃类进行检测,对天然气分布进行预测。
关键词 AVO叠加道集 烃类检测 葡萄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仁碱液去皮过程中营养功能成分动态变化 被引量:15
14
作者 吴世兰 秦礼康 +1 位作者 蒋成刚 张帅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4-87,共4页
对碱液去皮前后核桃仁营养功能成分的流向进行了跟踪分析。结果表明:碱液去皮后,核桃仁的水分含量增加了16.84%,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分别减少了24.7%、4.1%;必需氨基酸评分(AAS)从1.82降低到1.28;核桃仁内种皮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下降81... 对碱液去皮前后核桃仁营养功能成分的流向进行了跟踪分析。结果表明:碱液去皮后,核桃仁的水分含量增加了16.84%,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分别减少了24.7%、4.1%;必需氨基酸评分(AAS)从1.82降低到1.28;核桃仁内种皮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下降81.7%和72.2%;核桃仁蛋白的溶解性也明显降低。去皮核桃仁在后续烘干过程中颜色变成暗黄色,且核桃仁油的酸值(KOH)和过氧化值增加(分别增加0.43 mg/g、1.78 mmol/kg)。碱液去皮工艺废水COD为17 500~21 100 mg/L,远远超过了国家二级污水排放标准。碱液去皮工艺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仁 碱液去皮 营养功能成分 分析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水合物生成和分解的综合实验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蒋兰兰 王思佳 +2 位作者 刘庆斌 蒋成刚 宋永臣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6-40,46,共6页
天然气水合物安全高效开采是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利用面临的重大课题。基于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开发技术,设计了一套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水合物开采实验模拟系统,搭建了沉积层低温高压条件下水合物生成和分解的实验台,实现微尺度下孔隙内水... 天然气水合物安全高效开采是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利用面临的重大课题。基于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开发技术,设计了一套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水合物开采实验模拟系统,搭建了沉积层低温高压条件下水合物生成和分解的实验台,实现微尺度下孔隙内水合物生成形态和赋存特性的可视化研究,探究水合物分解过程中的气水渗流特性,探明水合物分解主导机制和二次生成影响机理。可为水合物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重要的研究手段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微流控芯片 生成和分解 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眠联合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对伴有焦虑的慢性失眠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8
16
作者 韩容 赵媛 +2 位作者 雷洋梅 于江游 蒋成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4-398,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or insomnia,CBT-I)联合催眠治疗对伴有焦虑的慢性失眠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心理门诊2018年3-5月的轻中度焦虑的慢性失眠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or insomnia,CBT-I)联合催眠治疗对伴有焦虑的慢性失眠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心理门诊2018年3-5月的轻中度焦虑的慢性失眠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6周催眠联合CBT-I治疗和传统CBT-I治疗,在干预前,干预结束后即刻、1个月、3个月,采用宗氏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匹兹堡睡眠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对患者焦虑情绪及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并使用心肺耦合睡眠质量评估系统(Cardiopulmonary Coupling Sleep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CPC)对患者睡眠潜伏期(sleep onset latency,SOL)、在床时间(time in bed,TIB)、总睡眠时间(total sleep time,TST)及睡眠效率(sleep efficiency,SE)情况进行评估记录。结果 T检验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各时段SAS、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各时段SAS、PSQI评分低于干预前(P <0. 05);对照组各时段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结束后即刻和干预结束后1个月PSQI评分低于干预前(P <0. 01),而干预结束后3个月则与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CPC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各时段TST、SE均高于对照组,SOL低于对照组(P <0. 01),对照组SOL在干预结束后即刻降低(P <0. 01),在干预结束后1、3个月SOL较干预结束后即刻有所增加(P <0. 01),且干预结束后3个月TST及SE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对焦虑情绪的改善作用不佳,且对睡眠的改善作用不稳定;与传统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相比,催眠联合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能显著改善失眠患者焦虑情绪及睡眠质量,且具有更长期、稳定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眠 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 失眠 焦虑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导睡眠监测研究围绝经期女性失眠障碍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22
17
作者 赵媛 陈庆秋 蒋成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854-1859,共6页
目的基于多导睡眠监测探讨围绝经期女性失眠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于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心理科门诊就诊的52名围绝经期女性,根据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结... 目的基于多导睡眠监测探讨围绝经期女性失眠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于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心理科门诊就诊的52名围绝经期女性,根据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结果分为研究组(PSQI≥7分)和对照组(PSQI<7分),采用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记录睡眠状况,采用围绝经期评定量表(Menopause Rating Scale,MRS)测量围绝经期相关症状。比较两组PSG监测睡眠相关指标及MRS结果差异,并分析各睡眠指标与围绝经期症状的关系。结果(1)围绝经期女性研究组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入睡潜伏期、入睡后清醒时间等指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围绝经期女性失眠障碍伴有快速眼动(rapid eye movement,REM)期睡眠紊乱的临床特点,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REM睡眠总时间、REM睡眠比例降低,REM睡眠潜伏期延长,REM转清醒次数增加(P<0.05);(3)研究组MRS总分(26.69±5.13)、躯体症状评分(9.49±2.92)、心理症状评分(10.34±2.95)、泌尿生殖系统评分(6.86±2.89)均高于对照组(P<0.05);(4)REM睡眠比例、REM睡眠总时间与抑郁情绪呈负相关(P<0.05),REM睡眠潜伏期与焦虑、性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围绝经期女性失眠障碍表现为REM期睡眠紊乱,且REM期睡眠与焦虑、抑郁及性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失眠障碍 REM期睡眠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