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酚介导下微生物高效降解酚类化合物驱动机制研究
1
作者 蒋慧强 张爱宁 +2 位作者 刘永军 刘兴社 杨璐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71,共10页
从好氧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了一株能降解酚类化合物的菌株Pseudomonas sp. LST11,探究了在苯酚介导下该菌株对两种难降解性酚类化合物(2,6-二氯苯酚和对氯间甲酚)的高效降解特性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与非介导组相比,2,6-二氯苯酚和对氯间... 从好氧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了一株能降解酚类化合物的菌株Pseudomonas sp. LST11,探究了在苯酚介导下该菌株对两种难降解性酚类化合物(2,6-二氯苯酚和对氯间甲酚)的高效降解特性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与非介导组相比,2,6-二氯苯酚和对氯间甲酚对细菌的抑制期分别缩短84 h和96 h,平均降解速率分别提升约5.9倍和7.6倍。进一步探究机制表明,介导期内在苯酚的刺激下可以有效提升菌株胞外聚合物的分泌量和总抗氧化能力水平,菌株分泌的多糖和蛋白总量达到87.7 mg/L,总抗氧化能力水平达到2.11 mg/L。介导后的菌株转接至2,6-二氯苯酚4 h后,菌株分泌的多糖和蛋白总量降至17 mg/L,总抗氧化能力水平降至1.26 mg/L,菌株胞外聚合物分泌量和总抗氧化能力水平明显降低,对氯间甲酚表现出相似的响应特征,这是菌株经过介导后可以更快适应有毒环境的表现。另外苯酚介导使苯酚羟化酶和邻苯二酚双加氧酶活性上升至峰值的时间点提前72~96 h,活性增强1.58~1.88倍。2,6-二氯苯酚和对氯间甲酚的平均降解速率分别由132 h内的0.7 mg/(L·h)和0.5 mg/(L·h)提升至24 h内的4.1 mg/(L·h)和3.8 mg/(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降解酚类化合物 介导 高效降解 驱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