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TERT和CDw75在胃癌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蒋小猛 于亚杰 +4 位作者 吴莺 孔梅 王少峰 魏金文 张尤历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6-87,共2页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和CDw75在65例胃癌组织和癌旁非癌组织中的表达,计算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胃癌组织中hTERT和CDw75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P<0.01)。二者表达均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PTNM分...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和CDw75在65例胃癌组织和癌旁非癌组织中的表达,计算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胃癌组织中hTERT和CDw75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P<0.01)。二者表达均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PTNM分期显著相关(P均<0.05)。认为hTERT和CDw75阳性表达可作为胃黏膜恶性转化的一个生物学标志物,用于评价胃癌生物恶性度的有用指标;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胃癌的发生、浸润、转移和临床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端粒酶逆转录酶 CDW75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酶和端粒酶逆转录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晓燕 陈萍 +3 位作者 吴莺 蒋小猛 魏金文 何亚龙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4期299-301,共3页
目的探讨端粒酶和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过度表达与胃癌恶性病理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和免疫组化链菌素亲物蛋白过氧化酶法分别检测端粒酶和T... 目的探讨端粒酶和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过度表达与胃癌恶性病理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和免疫组化链菌素亲物蛋白过氧化酶法分别检测端粒酶和TERT在胃癌组织和癌旁非癌组织中的表达,计算阳性细胞的百分率。结果65例胃癌组织中,端粒酶和hTERT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2%和81.5%,显著高于相应癌旁非癌组织(P<0.01)。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胃癌组织的淋巴结转移及P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hTERT的表达和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P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结论检测端粒酶和hTERT可以帮助判断胃癌的发生、浸润、转移和临床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聚合酶链反应 端粒酶逆转录酶 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如何提高来华医学留学生物理诊断临床见习教学质量
3
作者 蒋小猛 吴莺 +2 位作者 戴俏武 刘佳 蒋孟林 《西北医学教育》 2013年第6期1138-1140,共3页
物理诊断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留学生的教学不仅要抓好理论教学,更要注重临床见习教学的质量。本文从留学生物理诊断临床见习课带教的语言交流、教学模式、见习三大技能及提高人文素质方面,就如何提高留学生物理诊断临床见... 物理诊断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留学生的教学不仅要抓好理论教学,更要注重临床见习教学的质量。本文从留学生物理诊断临床见习课带教的语言交流、教学模式、见习三大技能及提高人文素质方面,就如何提高留学生物理诊断临床见习教学质量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诊断学 临床见习 留学生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T新型联用策略治疗实体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梦媛 蒋小猛 +1 位作者 孙沁怡 郭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3-449,共7页
近年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疗法在血液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在实体瘤的治疗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CAR-T细胞渗透性差,易发生T细胞耗竭现象、脱靶效应等,故实体瘤的CAR-T疗法... 近年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疗法在血液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在实体瘤的治疗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CAR-T细胞渗透性差,易发生T细胞耗竭现象、脱靶效应等,故实体瘤的CAR-T疗法需要提出新的治疗策略来提升治疗效果。与单一CAR-T治疗方式相比,CAR-T联合其他肿瘤治疗手段已经在临床前及临床研究中展现出优异疗效。本篇综述总结了CAR-T联用不同肿瘤治疗方法:抗体药物、溶瘤病毒、肿瘤疫苗、纳米药物应对实体瘤治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开发新的CAR-T联用策略治疗实体瘤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实体瘤 抗体药物 溶瘤病毒 肿瘤疫苗 纳米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IL23R-CHR/Fc融合蛋白通过下调ENST00000522718抑制Act-HaCaT细胞炎症和增殖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黎明 蒋小猛 +3 位作者 高悦 马宇骁 曾爱中 郭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34-741,共8页
银屑病是一种以慢性皮肤炎症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在前期rhIL23R-CHR/Fc融合蛋白显著改善银屑病小鼠症状并初步阐明药理机制的基础上,利用TNF-α刺激人皮肤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建... 银屑病是一种以慢性皮肤炎症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在前期rhIL23R-CHR/Fc融合蛋白显著改善银屑病小鼠症状并初步阐明药理机制的基础上,利用TNF-α刺激人皮肤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建立银屑病细胞模型(Act-HaCaT),通过转录组测序并结合qRT-PCR,筛选rhIL23R-CHR/Fc融合蛋白调控Act-HaCaT细胞功能时发挥关键作用的lncRNA分子。研究结果表明,rhIL23R-CHR/Fc融合蛋白能够显著抑制Act-HaCaT细胞增殖和炎症因子产生,通过筛选得到lncRNA ENST00000522718,并发现敲低ENST00000522718能够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和炎症因子产生,提示ENST00000522718在银屑病的病理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rhIL23R-CHR/Fc融合蛋白 增殖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