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微合金化Q390高强钢热变形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晓光 郭洪河 +1 位作者 蒋小冬 刘振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02-1706,共5页
通过单道次压缩实验,研究了屈服强度390 MPa级Ti微合金化高强钢的热变形行为,并建立了实验钢的变形抗力模型和动态再结晶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变形抗力逐渐增大;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应力-应变曲线由动态再结晶型转变... 通过单道次压缩实验,研究了屈服强度390 MPa级Ti微合金化高强钢的热变形行为,并建立了实验钢的变形抗力模型和动态再结晶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变形抗力逐渐增大;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应力-应变曲线由动态再结晶型转变为动态回复型.Q390钢的动态再结晶激活能为257.142 k J/mol.建立的高精度的数学模型可表征Ti微合金化Q390钢的高温变形行为.与常规成分体系相比,Ti微合金化成分设计的实验钢轧制时所需的轧制力较小,更容易发生动态再结晶,有利于奥氏体晶粒的细化,可有效地提高钢材强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 变形抗力 动态再结晶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影像组学鉴别良、恶性高代谢孤立性肺结节 被引量:4
2
作者 邱钱赛 冯峰 +3 位作者 石健 张益飞 蒋小冬 施冬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36-1142,共7页
目的建立基于^(18)F-FDG PET/CT影像组学特征的分类模型,探讨其鉴别良、恶性高代谢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7年6月于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发现高代谢孤立性肺结节(最大标准化... 目的建立基于^(18)F-FDG PET/CT影像组学特征的分类模型,探讨其鉴别良、恶性高代谢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7年6月于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发现高代谢孤立性肺结节(最大标准化摄取值>2.0)且明确良恶性的患者187例,按7∶3随机分为训练集131例和验证集56例。利用ITK-SNAP 3.6.0软件勾画^(18)F-FDG PET/CT图像上病灶的三维感兴趣区。用A.K软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参数。以Spearman相关分析剔除关联特征以防止过度拟合。采用LASSO回归分析进行特征筛选和模型构建。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绘制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患者诊断获益度。结果^(18)F-FDG PET及CT图像上分别提取396个组学特征,最终筛选出3个PET特征和6个CT特征用于构建鉴别良、恶性高代谢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组学模型。该模型在训练集中的曲线下面积为0.91(95%CI 0.85~0.97),敏感度为85.0%,特异度为85.0%,截断值-0.072,准确度为85.0%(95%CI 76.0%~91.0%);验证集中,曲线下面积为0.88(95%CI 0.80~0.97),敏感度为88.0%,特异度为80.0%,准确度为82%(95%CI 71.0%~90.0%)。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所获模型可使患者获益。结论基于^(18)F-FDG PET/CT的影像组学分类模型有助于鉴别良、恶性高代谢孤立性肺结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影像组学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