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菌群对半枝莲中活性成分的代谢及其抑制CYP1A1酶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蒋家璐 孙溧 +6 位作者 倪姐 徐坠成 宋蒙蒙 姚卫峰 程海波 康安 孙东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5-230,共6页
目的研究半枝莲提取物经肠道菌转化前后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及其对CYP1A1酶抑制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UPLC-Q-TRAP-MS)技术检测半枝莲提取液在肠道菌中温孵0、0.5、1、2、4、6、12、24 h后主要活性... 目的研究半枝莲提取物经肠道菌转化前后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及其对CYP1A1酶抑制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UPLC-Q-TRAP-MS)技术检测半枝莲提取液在肠道菌中温孵0、0.5、1、2、4、6、12、24 h后主要活性成分的经时变化过程;通过CYP1A1酶活性分析实验研究半枝莲提取液经肠道菌转化不同时间点后对CYP1A1酶抑制作用的变化,并进一步研究半枝莲中主要黄酮类成分,野黄芩素、木犀草素、汉黄芩素及其苷对CYP1A1酶的抑制作用;利用分子对接验证野黄芩素、木犀草素、汉黄芩素与CYP1A1之间的结合情况。结果半枝莲提取液经过肠道菌转化后,野黄芩素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木犀草素、汉黄芩素含量增加,黄酮苷类成分野黄芩苷、木犀草苷、汉黄芩苷含量随时间延长显著减少,而二萜类成分半枝莲碱A、半枝莲碱B、半枝莲碱X含量无明显变化;半枝莲提取液经肠道菌温孵2、4、6 h后对CYP1A1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增强,而12 h后这种增强作用逐渐减弱;野黄芩素、木犀草素、汉黄芩素与CYP1A1蛋白对接后的结合自由能分别为-6.33、-6.61、-7.09 kcal/mol,配体与CYP1A1中Phe224形成的π-π堆积作用为主要相互作用。结论半枝莲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是其发挥抑制CYP1A1酶活作用的主要活性物质,可能与半枝莲的清热解毒功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 半枝莲 CYP1A1酶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癌解毒方黄酮类成分及其给药后在大鼠体内分布
2
作者 钱桂英 闫秋莹 +4 位作者 蒋家璐 范汇森 谭佳妮 程海波 孙东东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0年第12期1977-1984,共8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检测消癌解毒方水提液中黄酮类成分的方法,同时研究大鼠灌胃给予消癌解毒方水提液后黄酮类成分在体内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Agilent C 18(100 mm×2.1 mm,1.8μm)...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检测消癌解毒方水提液中黄酮类成分的方法,同时研究大鼠灌胃给予消癌解毒方水提液后黄酮类成分在体内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Agilent C 18(100 mm×2.1 mm,1.8μm)反相色谱柱对各待测物进行分离,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应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从消癌解毒方水提液中共鉴定出23个黄酮类化学成分;大鼠经灌胃给予消癌解毒方水提液后,6-甲氧基柚皮素(13)、柚皮素(14)、4′-羟基汉黄芩素(15)、芹菜素(16)、汉黄芩素(19)在多个生物样品中被检测发现,其中在肠、脑、胃、粪便样品中分别检测出6、6、12、10个黄酮类成分。结论:建立的方法可快速分析鉴定出消癌解毒方水提液中及给药后大鼠有关部位中黄酮类成分,为进一步阐释复方中特征化学成分及其在体内的变化分布规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癌解毒方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 黄酮 化学成分 体内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