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氢骆驼蓬碱对线虫神经毒性机制的内源性代谢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孙倩倩 杜裕 +6 位作者 刘明 宋星卓 邢彦焘 王析瑞 蒋坤秀 王娜 刘永刚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75-984,I0012,共11页
去氢骆驼蓬碱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但其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本研究通过对去氢骆驼蓬碱神经毒性机制进行探究,以提高其临床应用并为后期得到高效低毒的化合物提供帮助。利用内源性代谢,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 去氢骆驼蓬碱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但其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本研究通过对去氢骆驼蓬碱神经毒性机制进行探究,以提高其临床应用并为后期得到高效低毒的化合物提供帮助。利用内源性代谢,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技术,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秀丽隐杆线虫体内代谢物的变化以及作用通路,分析去氢骆驼蓬碱的神经毒性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去氢骆驼蓬碱主要影响线虫的嘌呤代谢通路和氨基酸相关代谢通路,其神经毒性可能与能量代谢相关。本研究为阐释骆驼蓬总生物碱神经毒性机制提供研究思路,也为骆驼蓬的体内安全性评价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去氢骆驼蓬碱 秀丽隐杆线虫 神经毒性机制 内源性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烷基酰胺类衍生物的质谱裂解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全庆华 张伽妹 +6 位作者 郭晓宇 孙倩倩 田婧鋆 宋星卓 蒋坤秀 刘永刚 高增平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02-410,I0001,共10页
以阿纳其根中的N-烷基类化合物(NAAs)为先导化合物,以对羟基苯乙胺和系列脂肪酸为原料,HATU为缩合剂,合成了N-烷基酰胺酯类(A)、N-烷基酰胺类(B)两类共20种新化合物,并用UPLC-Q-TOF-MS技术获取裂解数据,探讨其质谱裂解规律。在ESI^+模式... 以阿纳其根中的N-烷基类化合物(NAAs)为先导化合物,以对羟基苯乙胺和系列脂肪酸为原料,HATU为缩合剂,合成了N-烷基酰胺酯类(A)、N-烷基酰胺类(B)两类共20种新化合物,并用UPLC-Q-TOF-MS技术获取裂解数据,探讨其质谱裂解规律。在ESI^+模式下,这20种化合物均易形成[M+H]^+准分子离子。A类化合物首先发生羰基α断裂,即C—O键断裂,再发生N-位α裂解,分别形成4-羟基苯乙胺离子[M+H]^+(m/z 138.0912)和4-羟基苯乙基离子(m/z 121.0630);B类化合物仅发生N-位α裂解。通过多巴速率氧化法评价了NAAs衍生物的体外酪氨酸激活活性,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激活体外酪氨酸酶活性,其中H-2优于阳性对照药8-MOP。该研究可为NAAs类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及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纳其根 N-烷基类似物 合成 质谱裂解规律 酪氨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化学工艺制备的复方血栓通提取物的药效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惠惠 李宏丽 +6 位作者 田婧鋆 蒋坤秀 宋星卓 王析瑞 宋勇丽 张伽妹 韩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0-44,I0014-I0017,共9页
目的采取不同的化学工艺制备3种复方血栓通提取物,观察高糖环境培养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比较不同提取物的药效。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制备复方血栓通,溶于水后依次通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将视网膜血... 目的采取不同的化学工艺制备3种复方血栓通提取物,观察高糖环境培养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比较不同提取物的药效。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制备复方血栓通,溶于水后依次通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将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分为正常组(5.5 mmol/L葡萄糖)、模型组(25 mmol/L葡萄糖)以及给药组(25 mmol/L葡萄糖+不同剂量复方血栓通提取物)。给药后,通过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力;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通过Matrigel实验检测细胞体外成管能力。结果复方血栓通正丁醇提取物能有效抑制细胞迁移和体外内皮管道形成;乙酸乙酯提取物能够小幅度降低细胞迁移数目,但不抑制细胞内皮管道形成;石油醚提取物药效最差,对细胞功能无影响。结论复方血栓通正丁醇提取物药效最佳,为改善复方血栓通的制备工艺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血栓通 制备工艺 视网膜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