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叉神经节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分布及其在伤害性刺激条件下的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蒋吉英 窦寰宇 +3 位作者 高培福 朱世杰 李光宗 杨培花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研究三叉神经节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的分布及其在伤害性刺激条件下的变化。方法:将 10%福尔马林 150~200 ul注入 8只 Wistar大鼠... 目的:研究三叉神经节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的分布及其在伤害性刺激条件下的变化。方法:将 10%福尔马林 150~200 ul注入 8只 Wistar大鼠面口部皮下,1/2、2、12 h取材,用 ABC法行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仪测量阳性细胞的积分光密度。结果:(1)CGRP阳性细胞以神经节的外周为著,多为中等细胞(89%)。(2)染色深浅与细胞的大小无关。(3)面口部伤害性刺激条件下,节细胞内CGRP阳性产物的积分光密度在 F1/2 h组较对照组下降(P<0. 05);F2h组较对照组升高(P<0. 001);F12 h组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福尔马林刺激后,三叉神经节细胞中CGRP的积分光密度发生时间相关性变化。(2)在三叉神经系统,CGRP参与伤害性刺激的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节 CGRP 分布 伤害性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杰 杨洪霞 +2 位作者 李磊 牛娜 蒋吉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3S期90-91,共2页
基础医学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随之产生的矛盾日渐明显,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剖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 基础医学教育 课程设置 研究生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外肌运动神经眶内段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金平 鞠学红 +2 位作者 蒋吉英 于剑锋 冷志敏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6期413-414,共2页
目的 为临床眶内手术避免眼外肌运动神经损伤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采用显微解剖学技术对 6 0侧成人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的位置、走行、毗邻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  (1)滑车神经多在上斜肌后 1/ 3段的眶面入肌 ,在滑车神经... 目的 为临床眶内手术避免眼外肌运动神经损伤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采用显微解剖学技术对 6 0侧成人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的位置、走行、毗邻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  (1)滑车神经多在上斜肌后 1/ 3段的眶面入肌 ,在滑车神经与上睑提肌交叉处 ,额神经紧邻滑车神经外侧 ;(2 )外展神经入肌点有动脉伴行者占 86 .6 7% ,上下 3等分外直肌的肌腹 ,入肌点在肌的中 1/ 3份者 6 6 .6 7% ;(3)动眼神经上干出总腱环后行于上直肌与视神经之间 ,并分支入上直肌和上睑提肌。动眼神经下干分出内直肌支、下直肌支和下斜肌支。内直肌支经视神经下方向内前斜行至内直肌。下直肌支有 2~ 5条分支 ,入肌点多在肌的后 1/ 3部。下斜肌支沿下直肌的外上方前行入下斜肌 ,是动眼神经分支中行程最长的一支。结论 经颅开眶 ,在上斜肌与上睑提肌、上直肌之间的间隙入路手术时应注意保护滑车神经。肌锥内后部手术在保护好视神经、眼动脉及其分支等结构的同时 ,还应注意保护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肌运动神经 眼外科学 外展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制片段差异显示PCR分析金属基质蛋白酶家族在乳腺癌表达的差异 被引量:1
4
作者 周鸿鹰 梅妍 +3 位作者 卢友光 蒋吉英 李爱冬 羊惠君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7-269,共3页
目的:建立乳腺癌差异表达谱,以筛选乳腺癌相关候选基因;比较金属基质蛋白酶家族(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采集乳腺癌组织、转移淋巴结及正常乳腺组织,用限制片段差异显示PCR技术(Restrictionfragment... 目的:建立乳腺癌差异表达谱,以筛选乳腺癌相关候选基因;比较金属基质蛋白酶家族(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采集乳腺癌组织、转移淋巴结及正常乳腺组织,用限制片段差异显示PCR技术(RestrictionfragmentsdifferentialdisplayPCR,RFDD-PCR)建立表达谱。以电泳和荧光扫描成像对表达谱片段进行分离、显示。筛选分析MMPs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共获得5407个基因片段,差异片段占30%以上;共显示13个MMPs基因及其相关基因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其中除MMP20外,其余均有量或质的差异。结论:有多个MMPs基因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其中MMP2、MMP10、MMP11、MMP14、MMP15、MMP28基因的开启可能为肿瘤进程的早期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质蛋白酶 差异显示 PCR分析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家族 限制 display 转化生长因子β 相关候选基因 正常乳腺组织 表达差异 相关基因 Ps基因 乳腺癌组织 转移淋巴结 PCR技术 MMP20 表达谱 扫描成像 MMPS 筛选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显微镜光源软启动可调光及断电保护装置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光宗 王忠伟 +4 位作者 品磊 李维生 王金平 蒋吉英 王岱君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1-512,共2页
关键词 手术显微镜 保护装置 光源 开关电源 手术视野 人工控制 灯泡 使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26和Cx43在大鼠胚胎肝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于树娜 齐安东 +4 位作者 张皓云 王晓萃 魏德全 杨展 蒋吉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8S期31-33,共3页
目的:观察Cx26和Cx43在大鼠胚胎肝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以了解其在肝脏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E8d~E20d及P1d的SD大鼠,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Cx26和Cx43在大鼠发育E1d~P1d过程中的表达。结果:①Cx26在E15d开始表达,此... 目的:观察Cx26和Cx43在大鼠胚胎肝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以了解其在肝脏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E8d~E20d及P1d的SD大鼠,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Cx26和Cx43在大鼠发育E1d~P1d过程中的表达。结果:①Cx26在E15d开始表达,此时只有少数体积大、核大的肝细胞呈Cx26阳性反应,阳性反应产物见于肝细胞浆及细胞核。②E16d开始出现少量Cx26呈弱阳性的造血细胞,E17d和E18d反应阳性强度增加,至E20d时反应消失。③E14d开始出现Cx43呈弱阳性的肝实质细胞,E15d~P1d多数肝细胞浆呈Cx43强阳性,P1d少数肝细胞核呈Cx43阳性反应。④E18d~P1d肝内可见呈Cx43阳性的造血细胞。结论:①Cx26与肝细胞的生长分化关系不大,而与肝细胞的技能分化密切相关;Cx43与肝的结构发育和成熟分化相关;Cx26和Cx43均可能与肝内造血细胞与肝实质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关。②胚胎肝组织中Cx26和Cx43呈不同表达状态,推测可能是由于胚胎肝细胞间、间质细胞间、肝细胞和间质细胞间以及胚胎肝细胞与造血细胞间装配的缝隙连接通讯通道结构有所不同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隙连接蛋白 肝脏 胚胎发育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胚胎肝干细胞标记物的筛选
7
作者 郑洁 杜晓东 +5 位作者 姜红心 于树娜 李进 史才兴 潘智芳 蒋吉英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1期4-7,共4页
目的筛选大鼠胚胎肝脏组织特异性表达的mRNA,寻找肝干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方法取成年大鼠肝脏2个、2周胚龄大鼠胚胎肝脏2个作为标本。提取标本的RNA,反转录合成cDNA,再体外转录合成cRNA,同时进行标记。将cRNA纯化后进行杂交、洗涤、染... 目的筛选大鼠胚胎肝脏组织特异性表达的mRNA,寻找肝干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方法取成年大鼠肝脏2个、2周胚龄大鼠胚胎肝脏2个作为标本。提取标本的RNA,反转录合成cDNA,再体外转录合成cRNA,同时进行标记。将cRNA纯化后进行杂交、洗涤、染色,对芯片进行扫描。将基因芯片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筛选出目的基因。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相关蛋白在胚胎肝脏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筛选出787个在大鼠胚胎肝脏组织中高表达的差异表达基因,涉及8个类别。免疫组化检测发现,高迁移率族蛋白A1(HMGA1)在2周胚龄多数胚肝胎细胞中表达阳性,阳性信号多分布于细胞质。结论大鼠胚胎肝脏组织发育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可采用基因芯片,HMGA1是大鼠胚胎肝干细胞特异性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肝脏 特异性标志物 基因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 高迁移率族蛋白A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状窦后及乙状窦后内耳道进路手术及术后并发症
8
作者 李磊 姜红心 蒋吉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7期41-44,共4页
关键词 内耳道进路手术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横突上嵴胸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术治疗胸椎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卢斌 梁翠宏 蒋吉英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25期36-38,共3页
目的比较横突上嵴胸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法与传统植钉法植入术治疗胸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胸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以横突上嵴为标志确定椎弓根螺钉进钉点植入相应的椎弓根螺钉,对照组以传统椎弓根螺... 目的比较横突上嵴胸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法与传统植钉法植入术治疗胸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胸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以横突上嵴为标志确定椎弓根螺钉进钉点植入相应的椎弓根螺钉,对照组以传统椎弓根螺钉植入法植入相应的椎弓根螺钉,术后分别以CR及CT测量螺钉位置及钉道四壁的完整程度,以侧壁穿透率、手术前后胸椎体前缘和后缘高度丢失程度、Cobb角丢失情况判断手术疗效,随访观察有无继发脊髓神经损伤及脊柱畸形等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椎体前、后缘平均高度、平均Cobb角及椎体侧比穿透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随访2年,均未出现血管和神经并发症。结论横突上嵴法确定的胸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疗效可靠,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骨折 横突上嵴 进钉点 椎弓根螺钉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