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木通中6种微量元素 被引量:2
1
作者 蒋召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14181-14182,共2页
[目的]建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木通中钙、镁、 铁、锌、铜、锰元素含量的方法。[方法]用浓硝酸微波消解样品,采用光焰光度法测定。[结果]木通中含有钙 17.0 mg/g,镁3.13 mg/g,铁 1.41 mg/g,锌0.148 mg/g,铜0.025 9 mg/g... [目的]建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木通中钙、镁、 铁、锌、铜、锰元素含量的方法。[方法]用浓硝酸微波消解样品,采用光焰光度法测定。[结果]木通中含有钙 17.0 mg/g,镁3.13 mg/g,铁 1.41 mg/g,锌0.148 mg/g,铜0.025 9 mg/g, 锰 0.588 mg/g。RSD为2.3%-9.2% ,回收率为95%-108%。[结论]此方法简单、准确,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木通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荞麦茎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玉霞 蒋召雪 +3 位作者 王安虎 安金玲 胡平 夏燕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9587-9587,9589,共2页
[目的]研究甜荞和苦荞茎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提取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以75%乙醇为溶剂,1∶25的料液比在65℃振荡提取2 h。在该优化条件下,甜荞、苦荞茎叶中总黄酮得率分别为5.... [目的]研究甜荞和苦荞茎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提取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以75%乙醇为溶剂,1∶25的料液比在65℃振荡提取2 h。在该优化条件下,甜荞、苦荞茎叶中总黄酮得率分别为5.65%、6.54%。[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便于推广和普及,是提取荞麦茎叶中总黄酮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荞 苦荞 总黄酮 正交设计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橄榄果实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胡蓉 张茜 +5 位作者 陈勃 蒋召雪 陈治光 曲继鹏 丁春邦 佟兆国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93,共11页
对西昌市油橄榄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中88个油橄榄(Olea europaea Linn.)品种果实的15个质量性状和15个数量性状进行比较,对果实数量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基于果实数量性状对供试油橄榄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果实质量... 对西昌市油橄榄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中88个油橄榄(Olea europaea Linn.)品种果实的15个质量性状和15个数量性状进行比较,对果实数量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基于果实数量性状对供试油橄榄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果实质量性状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438~1.094、0.247~0.671和0.098~0.243,平均值分别为0.735、0.451和0.164;果实数量性状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1.830~2.047、0.811~0.864和0.409~0.458,平均值分别为1.965、0.845和0.439;并且,果实数量性状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平均值明显高于质量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果实数量性状之间大多存在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相关性,并且多数性状之间为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6.115%,基本体现了油橄榄果实表型性状的主要特征。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油橄榄品种被分为3个类群,类群Ⅰ包含41个品种,具有果实和果核大、果柄长且粗的特点;类群Ⅱ包含22个品种,果实和果核大小居中;类群Ⅲ包含25个品种,具有果实和果核小、果柄短且细的特点。综上所述,供试油橄榄品种果实表型性状多样性较为丰富,且果实数量性状多样性高于质量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果实 表型多样性 质量性状 数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珙桐叶没食子酸的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方志荣 蒋召雪 +1 位作者 张宇 刘方农 《河北农业科学》 2014年第6期99-102,共4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提取温度、盐酸浓度、料液比3个主要因素,以没食子酸得率为响应值,对超声波辅助提取珙桐叶中没食子酸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没食子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盐酸浓度2.0 mol/L、提取温度65.6℃、料液比40 ...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提取温度、盐酸浓度、料液比3个主要因素,以没食子酸得率为响应值,对超声波辅助提取珙桐叶中没食子酸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没食子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盐酸浓度2.0 mol/L、提取温度65.6℃、料液比40 m L/g、超声时间30 s,在此条件下没食子酸得率为10.26%。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珙桐叶中的没食子酸,提取时间短、得率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 没食子酸 响应面法 超声波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