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聊天的语用和文化 被引量:20
1
作者 蒋原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3-68,共6页
在网络聊天过程中产生的聊天用语,在综合或颠覆传统的口头用语和书面语的过程中,自成一套新的语用规则。网络催生的新型聊天语体与传统语体规范的差别和其语用特点主要有:网聊心理自由;语境的约束小;语体混杂;以别出心裁的新奇怪异为时... 在网络聊天过程中产生的聊天用语,在综合或颠覆传统的口头用语和书面语的过程中,自成一套新的语用规则。网络催生的新型聊天语体与传统语体规范的差别和其语用特点主要有:网聊心理自由;语境的约束小;语体混杂;以别出心裁的新奇怪异为时尚;易变不稳定性。在网络媒体带来的社会变迁中,网络聊天对日常人际交往的过程、方式和交谈内容的塑造和改变表现在:网聊成了青年一代宣泄情绪,沟通思想的主要渠道之一;成为时尚的生产者;以易变不稳定的时尚文化构成当今文化的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聊天 口头传统 书面传统 新语体 时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评——当代人的一种文化选择 被引量:7
2
作者 蒋原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6-122,共7页
90年代是书评走红的年代, 书评的受欢迎既反映了社会文化格局的转变, 又表明了在这一转变中人们的文化选择。可以说, 书评是当代人接受文化的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是与信息时代的知识生产紧密相关联的。书评与时尚的关系。
关键词 书评 时尚 文化选择 学术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体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开放体系 被引量:4
3
作者 蒋原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0-44,共5页
媒体文化是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发展和形成的,所以媒体文化永远是传播中的开放体系,媒体文化与传统文化不同,它的发展走向不是由文化自身的内在逻辑所决定,而是由当代社会生活实践决定的,媒体文化是拼贴型的而非体系型的,因此它有巨大的包... 媒体文化是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发展和形成的,所以媒体文化永远是传播中的开放体系,媒体文化与传统文化不同,它的发展走向不是由文化自身的内在逻辑所决定,而是由当代社会生活实践决定的,媒体文化是拼贴型的而非体系型的,因此它有巨大的包容性,并由一些基本话题组成。这些基本话题是向当代社会生活开放的。影响媒体文化发展的两大因素是社会的流行趣味与先进的传媒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文化 开放体系 基本话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形象到多元意识镜像——关于吴亮《朝霞》的读解 被引量:2
4
作者 蒋原伦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7年第1期39-43,共5页
几位年轻的朋友两年前就推荐我读读凯文·凯利的《失控》,意思是像我这般年纪的人,又是搞文科的,翻看此书不仅能换换脑筋,而且一定会大有收获。那厚厚的一本,直到最近才有机会拿到手。由于书名的提示,使我小心翼翼,但是连续读了几章... 几位年轻的朋友两年前就推荐我读读凯文·凯利的《失控》,意思是像我这般年纪的人,又是搞文科的,翻看此书不仅能换换脑筋,而且一定会大有收获。那厚厚的一本,直到最近才有机会拿到手。由于书名的提示,使我小心翼翼,但是连续读了几章,心里坦然起来,尽管该书在展开过程中头绪颇多,但是没有什么让我失控的地方……几乎同时,我读到了吴亮的小说《朝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意识 读解 镜像 形象 失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神话叙事进入历史 被引量:1
5
作者 蒋原伦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5-94,共10页
关键词 神话叙事 神话传说 历史叙事 诗歌 叙事文体 《孔雀东南飞》 诗学传统 叙事资源 华夏民族 诗评家 叙事诗 叙事艺术 民间故事 民间文学 诗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体制与网络写作 被引量:1
6
作者 蒋原伦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19,共3页
与传统的纸媒文学相比,网络文学没有严格的编辑程序和审稿机制,所谓"文学体制"可以看成是范围更广的"把关"现象。网络上即兴的、化名的或经过反复转贴的无名氏的创作打破了传统的文学体制,大量的写作者不是文学精... 与传统的纸媒文学相比,网络文学没有严格的编辑程序和审稿机制,所谓"文学体制"可以看成是范围更广的"把关"现象。网络上即兴的、化名的或经过反复转贴的无名氏的创作打破了传统的文学体制,大量的写作者不是文学精英或以写作谋生的人。许多作品没有现实和想象的区分,在篇幅与修辞等方面突破了传统文学的规范性。后现代文本的所有特征在网络文学中表现得最为典型。感受、冲动、表达欲望对决规范和体制,网络写作从文学体制中解脱的过程就是网络文学成长和发展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写作 文学体制 后现代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铁生小说的几种简单的读法 被引量:13
7
作者 蒋原伦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7-34,共8页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摹仿史铁生的小说《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①而起的,说实在,史铁生的小说或者说一切艺术文体从来就没有固定的读法,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嘛,何况喜欢史铁生的小说的读者不止千把,更何况史铁生的各个不...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摹仿史铁生的小说《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①而起的,说实在,史铁生的小说或者说一切艺术文体从来就没有固定的读法,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嘛,何况喜欢史铁生的小说的读者不止千把,更何况史铁生的各个不同阶段的作品应该从各种不同的读解方式上去把握。史铁生当然没有莎士比亚这等名气,至少到目前,他的作品中还选不出一部可以与《哈姆莱特》媲美,但是这不仅不会妨碍读者依照自己的心情意愿和欣赏习惯来理解作品,而且反而给人以轻松自由的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铁生 小说家 作家 理解作品 哈姆莱特 读法 不同阶段 欣赏习惯 读者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有图有真相”到“后真相”时代 被引量:8
8
作者 蒋原伦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6-150,共5页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出现,使"有图有真相"让位于"后真相"时代。真相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真相会被重新组织和重新叙述;而每一次重新叙述都会加入真相的证据链之中,成为真相的一部分。在后真相时代,对...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出现,使"有图有真相"让位于"后真相"时代。真相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真相会被重新组织和重新叙述;而每一次重新叙述都会加入真相的证据链之中,成为真相的一部分。在后真相时代,对真相认知的分歧其实是不同社群的情感和价值立场的分歧,各社群能够在交流和互动中达成有限共识以消弭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图有真相” “后真相” 有限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文化的演进与对欲望的控制 被引量:5
9
作者 蒋原伦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59,共9页
算法是人类心灵的造物,但今天的算法是人们应对和处理大数据的手段。科技理性的膨胀使得算法成为一个外在于我们又控制我们的手段。算法并不创造欲望,其只是复制人们的欲望对象,资本则通过算法收编人类欲望。然而欲望本身具有创造力,欲... 算法是人类心灵的造物,但今天的算法是人们应对和处理大数据的手段。科技理性的膨胀使得算法成为一个外在于我们又控制我们的手段。算法并不创造欲望,其只是复制人们的欲望对象,资本则通过算法收编人类欲望。然而欲望本身具有创造力,欲望作为生产机器有其合理性的一面,算法中则有非理性的一面。传统文化是缓和算法所代表的科技理性冲击的有效人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 欲望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机功能的演变:从主体到异己者 被引量:2
10
作者 蒋原伦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15-222,共8页
从最初的移动通讯工具发展到今天的智能化运用,手机在功能上有了很大的进展,不断开发出来的应用程序和与之相应的功用,使得手机从各个方面进入人们的生活,大大拓展了人们生活的边界。与此同时,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逐步进入到手机之中,丰... 从最初的移动通讯工具发展到今天的智能化运用,手机在功能上有了很大的进展,不断开发出来的应用程序和与之相应的功用,使得手机从各个方面进入人们的生活,大大拓展了人们生活的边界。与此同时,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逐步进入到手机之中,丰富了手机的内涵。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手机象征着机主的主体,是其私人生活和情感生活的组成部分。手机也是人们进入社会生活的重要媒介之一,作为技术之物,手机似乎重新组织了人们的生活,人们越依赖手机,手机就越干预人们的日常生活。当然,这种现象不仅仅是技术发展的结果,它跟今天社会的体制、信息化程度和监控环境相关,跟社会一体化进程相关。而今,手机也成为监控人们的有效工具。由此手机成为人们亲密的异己者,也许有朝一日,它会成为可恶的异己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 主体 无身体器官 异己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的情感特征与社会批评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原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80-83,共4页
在这里讨论文学的情感特征并不是为了把文学从其他意识形态中区别开来,就这一点而言,我们的理论界早已完成。本文提出情感特征是为了把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如:音乐、绘画、雕塑、舞蹈等划出一条界线来。艺术的各门类发展如此迅速,... 在这里讨论文学的情感特征并不是为了把文学从其他意识形态中区别开来,就这一点而言,我们的理论界早已完成。本文提出情感特征是为了把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如:音乐、绘画、雕塑、舞蹈等划出一条界线来。艺术的各门类发展如此迅速,再笼统地来谈它们的总体特征已显得十分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批评 情感特征 文学作品 情感形式 绘画 音乐 情感内涵 形式因素 克莱夫·贝尔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的风俗小说潮流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原伦 《求是学刊》 1986年第5期73-76,64,共5页
关键词 风俗小说 小说家 乡土文学 川江流域 邓友梅 新时期 风俗画 汪曾棋 古华 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空间与儿童游乐
13
作者 蒋原伦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16,191,共6页
在某种意义上,儿童游乐场所是都市空间的异托邦,它由仿自然环境的公园和街心花园进入到商业大厦的中心。该空间有以下四个特征:这是风雨无阻的空间,遵守早九晚九的商业作息时间;这类空间基本只对儿童开放,这里的设施只适合孩子,满足儿... 在某种意义上,儿童游乐场所是都市空间的异托邦,它由仿自然环境的公园和街心花园进入到商业大厦的中心。该空间有以下四个特征:这是风雨无阻的空间,遵守早九晚九的商业作息时间;这类空间基本只对儿童开放,这里的设施只适合孩子,满足儿童的一切欲望;这是水泥森林中的一处景观空间,在玻璃穹顶下展示其绚丽的色彩,有人为安排的自然风光;在这些空间中,货币是唯一的通行证,儿童的快活有时取决于父母的经济条件。儿童游乐场所的变迁表明城市家庭购买力的转移——由日常生活必需品的购买转向对未来的消费,即儿童培育的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空间 儿童游乐 消费未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作品永远畅销
14
作者 蒋原伦 《出版广角》 1995年第6期24-24,共1页
读长篇小说需要一定的环境,一定的时间,要安得下心来。这对于今天的人来说有点奢侈。我们有理由怀疑当前这个时代人们是否坐得下来安静地读书。我们却不必怀疑一部好作品能征服读者,把他们从繁忙的事务和嘈杂的交际中。
关键词 作品 长篇小说 畅销 怀疑 交际 时代 事务 环境 读者 奢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