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服判”与程序法治化——程序变革的新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蒋剑鸣 林喜芬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4-37,共4页
诉讼程式与服判机制不仅连接微观的纠纷解决,而且也是宏观法制(治)秩序建构的基石。我国刑事诉讼程序改革也应当在追求服判的目标指引下择取“程序法治化”的改革进路。
关键词 诉讼程式 服判机制 刑事诉讼 法治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诉讼证人当庭询问程序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蒋剑鸣 《东方法学》 2008年第4期106-113,共8页
在民事证据调查程序中,对证人证言的调查有两种最为基本的方式,一种是交叉式询问,即由双方当事人对证人进行主询问和反询问的方式,这是当事人进行主义诉讼模式对证人调查的主要方式;另一种是职权式询问,即由法官直接询问,这是职权调查... 在民事证据调查程序中,对证人证言的调查有两种最为基本的方式,一种是交叉式询问,即由双方当事人对证人进行主询问和反询问的方式,这是当事人进行主义诉讼模式对证人调查的主要方式;另一种是职权式询问,即由法官直接询问,这是职权调查诉讼模式对证人调查的主要方式。而在日本民事诉讼庭审调查中,则呈现出当事人交叉询问和法官职权询问结合的状态,可称作结合式询问。此外,针对一些特殊情况,询问也有一些特殊的方式,这可称作特殊式询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询问证人 交叉式询问 职权式询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事证据调查程序的基本理论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斌 蒋剑鸣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0-134,共5页
民事证据调查程序的基本理论问题是程序控制权属的分配。按照控制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当事人主控与法官主控两种基本模式,这两者具有明显的区别和不同的运作原理。应明确民事证据调查具有目的指向性、时空特定性、运行技术性、过程法定... 民事证据调查程序的基本理论问题是程序控制权属的分配。按照控制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当事人主控与法官主控两种基本模式,这两者具有明显的区别和不同的运作原理。应明确民事证据调查具有目的指向性、时空特定性、运行技术性、过程法定性和要求正当性五个重要的程序特征,这对于理解程序控制权属分配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证据调查程序 当事人主控 法官主控 程序权属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