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血清神经递质、应激激素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0
1
作者 甘正凯 蒋其俊 +3 位作者 邓昭健 余云湖 程登贵 罗莉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4期63-64,共2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血清神经递质及应激激素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进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A组)、单纯高血压患者(B组)、体检健康者(C组)各31例,检测各组(A组术前及术后第1、3、7、10、14天)血清肽...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血清神经递质及应激激素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进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A组)、单纯高血压患者(B组)、体检健康者(C组)各31例,检测各组(A组术前及术后第1、3、7、10、14天)血清肽类神经递质、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及应激激素。结果 A组术前及术后第1、3、7、10、14天的血清肽类神经递质及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水平高于C组,γ-氨基丁酸(GABA)及甘氨酸(Gly)水平则低于C组;A组术前及术后第1、3、7、10天血清肽类神经递质及Glu、Asp水平均高于B组,Gly、GABA水平则低于B组。术前及术后第1、3、7、10天血清应激激素高于B、C组,P均<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血清肽类神经递质、兴奋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及应激激素水平升高、抑制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水平降低,监测上述指标有助于病情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脑出血 围手术期 神经递质 肽类 氨基酸 应激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眉弓锁孔入路与传统额下入路切除前颅底肿瘤临床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程登贵 蒋其俊 文朋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2期13-14,共2页
目的:比较研究经眉弓锁孔入路与传统额下入路切除前颅底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前颅底肿瘤且在显微镜下行眉弓锁孔手术方案的患者40例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期行传统的额下入路方式切除前颅底肿瘤的患者4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不同途... 目的:比较研究经眉弓锁孔入路与传统额下入路切除前颅底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前颅底肿瘤且在显微镜下行眉弓锁孔手术方案的患者40例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期行传统的额下入路方式切除前颅底肿瘤的患者4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不同途径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眉弓锁孔入路与传统额下入路切除前颅底肿瘤的手术均有较好的切除效果,但是经眉弓锁孔入路进行切除的手术并发症较少,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眉弓锁孔 前颅底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层次解剖肌肉保留骨瓣乙状窦后入路开颅在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3
作者 程登贵 蒋其俊 文朋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3期28-28,30,共2页
目的:探究按层次解剖肌肉保留骨瓣乙状窦后入路开颅在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患者81例,分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去除骨瓣且进行不同层次解剖肌肉的开颅手术,试验组的患者采用按层次解剖肌肉保... 目的:探究按层次解剖肌肉保留骨瓣乙状窦后入路开颅在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患者81例,分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去除骨瓣且进行不同层次解剖肌肉的开颅手术,试验组的患者采用按层次解剖肌肉保留骨瓣的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手术。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按层次解剖肌肉保留骨瓣乙状窦后入路的开颅手术在微血管减压术中有更好的作用效果,并且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这种手术方法更有利于在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解剖肌肉 保留骨瓣 乙状窦 后入路开颅 微血管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颅骨漂浮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的应用
4
作者 程登贵 文朋 蒋其俊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4期28-29,共2页
目的:探究改良颅骨漂浮技术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9年1月收治颅脑损伤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观察组使用改良颅骨漂浮技术;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自理能... 目的:探究改良颅骨漂浮技术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9年1月收治颅脑损伤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观察组使用改良颅骨漂浮技术;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恢复良好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颅骨漂浮技术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对治疗进程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颅骨漂浮技术 重型颅脑损伤 手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