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TIR结合化学计量学沥青混合料的分类识别 被引量:1
1
作者 蒋伦 周路路 徐志成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6-142,共7页
为实现沥青混合料的无损分类识别,该文提出一种最优预处理与主成分分析法(PCA)相结合的红外光谱测量方法。首先采集由金陵和泰普克两种不同沥青制成的沥青混合料红外光谱。然后用单一预处理和多种预处理组合方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并根... 为实现沥青混合料的无损分类识别,该文提出一种最优预处理与主成分分析法(PCA)相结合的红外光谱测量方法。首先采集由金陵和泰普克两种不同沥青制成的沥青混合料红外光谱。然后用单一预处理和多种预处理组合方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并根据预处理结果的均方根误差(RMSE)筛选出预处理的最优方法。最后基于预处理结果,以主要特征峰吸光度数据建立PCA模型,计算样品在各主成分上的得分。研究结果表明:组合预处理方法的均方根误差为0.00335,能有效消除光谱噪声干扰,主成分得分图中明显存在两个聚类,每簇由含同一来源沥青的沥青混合料组成。此外,沥青混合料盲样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红外光谱 主成分分析 沥青混合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特厚煤层回采巷道的优化布置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蒋伦 蓝雨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4-48,共5页
为优化倾斜特厚煤层回采巷道布置,减小掘进和回采期间围岩应力对回采巷道的影响,降低回采巷道返修率,讨论了倾斜特厚煤层采空区边缘应力分布情况,采用理论分析和FLAC3D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出厚10.3 m、倾角39°、埋深450 m煤层采空区... 为优化倾斜特厚煤层回采巷道布置,减小掘进和回采期间围岩应力对回采巷道的影响,降低回采巷道返修率,讨论了倾斜特厚煤层采空区边缘应力分布情况,采用理论分析和FLAC3D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出厚10.3 m、倾角39°、埋深450 m煤层采空区下方应力降低区的范围为0~12 m。提出将回采巷道布置在采空区下方7、9、11 m,通过模拟3种方案,选择将下个工作面回采巷道布置在上变形分层采空区下方7 m。结果表明:掘进和回采期间位于采空区下方7 m的47208回风巷围岩收敛量明显小于位于采空区边缘35 m的46407回风巷的围岩,掘进稳定后47208回风巷变形量是46407回风巷变形量的50%,回采稳定后47208回风巷平均变形量不到46407回风巷平均收敛量的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特厚煤层 回采巷道 围岩应力 优化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