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再生水利用分析及政策建议
1
作者 蒋云钟 何凡 +1 位作者 姜珊 王丽珍 《水利发展研究》 2025年第1期86-93,共8页
再生水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水环境保护,增强水资源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文章研究了再生水作为重要水资源的优势,包括经济成本可控、水源稳定、水质按需定制及对水生态健康的积极影响。通过借鉴美国、欧盟、日本、新加坡及以色列... 再生水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水环境保护,增强水资源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文章研究了再生水作为重要水资源的优势,包括经济成本可控、水源稳定、水质按需定制及对水生态健康的积极影响。通过借鉴美国、欧盟、日本、新加坡及以色列的成功经验,以及分析我国再生水利用典型案例,指出高标准的污水处理、严格的立法和执法、合理的运行机制及纳入水资源管理系统是再生水推广利用的关键。基于分析我国再生水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组织编制再生水利用专项规划、加大再生水建设投资力度、全面构建再生水配额制度、健全再生水利用技术规范与标准的政策建议,以期推动再生水高效利用,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需矛盾 再生水利用 水资源管理 污水处理 节水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网格局下流域生态流量保障调度研究——以永定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蒋云钟 蔡思宇 王超 《中国水利》 2024年第18期61-67,共7页
水利部2022年起部署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以生态流量和水量为保障目标,生态流量管理模式也转向以水量、流量和过程等多样化生态保障为目标的新模式。生态用水需求的多样化,对流域生态用水总量、水利工程调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保证... 水利部2022年起部署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以生态流量和水量为保障目标,生态流量管理模式也转向以水量、流量和过程等多样化生态保障为目标的新模式。生态用水需求的多样化,对流域生态用水总量、水利工程调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保证永定河流域防洪、供水安全前提下,充分发挥跨流域调水对流域生态流量的补偿作用,提出了水网格局下江河流域生态流量保障调度框架,包括生态流量保障目标确定、考虑跨流域调水的生态流量保障调度方案制定、考虑跨流域调水的生态流量保障调度方案执行3个方面,以永定河为例,分析了流域生态流量保障调度实践及效果,提出以贯通“调算—优化—优选”全过程的生态调度决策方法,构建以生态效益最优、补水效率最高、补水费用最小为调度目标的多目标生态流量优化调度模型,可为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流域开展生态流量保障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生态环境复苏 国家水网 跨流域调水 生态调度 生态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的智慧化管理需求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蒋云钟 冶运涛 《中国水利》 2024年第9期29-33,共5页
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是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重要举措,实施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需要加强数字赋能。从水资源刚性约束对象与内容、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及目标、水资源刚性约束措施等方面,分析了实施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的智慧化... 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是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重要举措,实施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需要加强数字赋能。从水资源刚性约束对象与内容、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及目标、水资源刚性约束措施等方面,分析了实施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的智慧化管理业务需求,提出建立由实体水资源、数字水资源、市场水资源构成的实施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的智慧化管理体系,分析了智慧化管理体系赋能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实施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刚性约束 智慧水利 数字孪生水利 水资源智慧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水利理论体系与数字孪生流域虚拟模型研究成果述要 被引量:8
4
作者 冶运涛 蒋云钟 +5 位作者 曹引 尚毅梓 顾晶晶 董甲平 黄建雄 关昊哲 《中国水利》 2024年第5期41-51,共11页
智慧水利是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标志之一。围绕智慧水利理论体系不完善、流域映射精准度不高、模型精度不高、决策支撑程度低等问题,建立了由智慧流域基础理论、数字孪生流域基础理论和智能水网理论框架组成的智慧水利理论体系,研究了... 智慧水利是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标志之一。围绕智慧水利理论体系不完善、流域映射精准度不高、模型精度不高、决策支撑程度低等问题,建立了由智慧流域基础理论、数字孪生流域基础理论和智能水网理论框架组成的智慧水利理论体系,研究了由数字孪生感知节点模型、数字孪生降水遥感模型、数字孪生蒸散发遥感模型、数字孪生土壤水遥感模型、数字孪生水体遥感模型、数字孪生地下水遥感模型、数字孪生水质遥感模型组成的数字孪生流域感知模型,构建了由数字孪生流域水文模型、数字孪生水动力水质模型、数字孪生动态调控模型、数字孪生虚拟仿真模型、数字孪生协同决策模型、数字孪生并行组合模型等组成的数字孪生流域虚拟模型。研究成果可为我国智慧水利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水利 智慧流域 数字孪生流域 智能水网 数字孪生水网 数字孪生水利工程 数字孪生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BSCAN-RF洪水分类的洪水预报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甘甜 郑英 +3 位作者 蒋云钟 赵红莉 贺君彦 段浩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89,共13页
【目的】洪水分类预报能有效提高洪水预报准确性,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针对分类因子和分类算法优选问题,以海河流域徒骇河宫家闸上游为例进行研究,(1)充分考虑产汇流影响因素与洪水特征,选取洪峰流量、洪水总量、时段... 【目的】洪水分类预报能有效提高洪水预报准确性,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针对分类因子和分类算法优选问题,以海河流域徒骇河宫家闸上游为例进行研究,(1)充分考虑产汇流影响因素与洪水特征,选取洪峰流量、洪水总量、时段洪量、洪水历时、起历时、落历时、峰度、偏度、涨水仰角、落水仰角、C_(s)、C_(v)、前3 d面雨量、前10 d面雨量、累计面雨量及最大面雨量等16维分类因子,使用主成分投影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分类因子降维提高计算效率;(2)基于密度聚类(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DBSCAN)-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进行洪水分类,减少对分类先验知识的依赖,提高了分类精度;(3)在徒骇河流域进行了方法应用,选择适用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超渗-蓄满同时作用的产流模型及单位线汇流模型进行洪水分类预报研究,分别针对各类洪水进行模型率定。【结果】结果表明:轮廓系数为0.7015,表明DBSCAN算法聚类效果理想,基于RF算法的洪水分类准确率为91.67%,分类效果理想;经洪水分类预报,NSE系数均高于0.8,分类预报结果优于直接预报。【结论】结果说明:基于DBSCAN-RF洪水分类的洪水预报能较好地反映研究区域洪水演进过程,为研究区域洪水预报及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洪水 洪水分类 洪水预报 密度聚类(DBSCAN) 随机森林(R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北干流水沙时空变化特征及协调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建雄 冶运涛 +3 位作者 曹引 顾晶晶 关昊哲 蒋云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3,共9页
为了解黄河北干流河段径流和输沙的时空变化规律及趋势,基于2002—2021年黄河北干流水沙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突变点检验、小波分析、水沙关系协调性分析等方法,对黄河北干流河段的头道拐、龙门、潼关3个水文站2002—2021年的水... 为了解黄河北干流河段径流和输沙的时空变化规律及趋势,基于2002—2021年黄河北干流水沙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突变点检验、小波分析、水沙关系协调性分析等方法,对黄河北干流河段的头道拐、龙门、潼关3个水文站2002—2021年的水沙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河北干流河段的输沙年内不均匀程度和集中度均大于径流,并且年内特征变化更加显著;各站径流集中期主要出现在9月,而输沙集中期主要在8月和9月;流域内水沙变化的显著突变年份多发生在2005年和2017年,可能与近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控影响相关;3个水文站水沙序列主要时间尺度对应的周期分别为13、10、9 a;黄河北干流的水沙不协调性在2008年之前主要表现为水少沙多,而在2008年之后则表现为水多沙少,其中头道拐的来沙系数始终小于0.009,一直处于水多沙少的状态。总体上,研究期内黄河北干流河段径流量在不断上升,而输沙量明显减少,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多沙少的趋势愈发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北干流 水沙变化 小波分析法 Mann-Kendall检验法 不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阻隔系数法的全国主要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
7
作者 侯佳明 曾庆慧 +4 位作者 胡鹏 蒋云钟 唐家璇 杨钦 张璞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1-187,197,共8页
为提升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的合理性,在传统阻隔系数法的基础上,引入阻隔物位置和类型修正系数,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拦河建筑物位置和类型的改进阻隔系数法,并采用改进阻隔系数法评价了全国流域面积超过1万km 2的215条主要河流的纵向连通... 为提升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的合理性,在传统阻隔系数法的基础上,引入阻隔物位置和类型修正系数,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拦河建筑物位置和类型的改进阻隔系数法,并采用改进阻隔系数法评价了全国流域面积超过1万km 2的215条主要河流的纵向连通性。评价结果表明:2020年评价河流的平均纵向连通性指数为1.08,等级为差;在时间维度上,自1960年以来全国主要河流纵向连通性呈加速受损趋势,且2000年以后受损程度最为强烈;在空间维度上,东南诸河区、珠江区和长江区现状纵向连通性等级为劣,海河区和辽河区等级为差,松花江区是唯一综合评价等级为优的一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连通 纵向连通性 阻隔系数法 水利工程 河流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水资源调度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蒋云钟 赵红莉 +5 位作者 董延军 鲁帆 殷峻暹 王海潮 甘治国 沈媛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5,共5页
文章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南水北调中线水资源调度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的研究内容介绍。针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成后,如何进行科学、合理、高效、便捷的水资源调度,充分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 文章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南水北调中线水资源调度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的研究内容介绍。针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成后,如何进行科学、合理、高效、便捷的水资源调度,充分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分析了4个方面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中线水资源调度关键技术研究的目标,总体架构,技术路线及其主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中线 水资源 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北方水库汛期描述的综合分析方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蒋云钟 周惠成 +1 位作者 王本德 翟宜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43-148,共6页
运用成因分析、概率统计分析、模糊集分析的手段系统地对我国北方流域水库汛期进行了科学描述,提出了确定汛期隶属函数的方法和步骤,并列举了红山水库的运用实例.
关键词 水库 水文特性 汛期 隶属函数 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标准体系建设 被引量:13
10
作者 蒋云钟 张小娟 +3 位作者 石玉波 田琦 周望鸿 陈莹 《中国水利》 2007年第1期55-58,共4页
科学的标准体系是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建设的基础和技术支撑。密切结合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的特点,全面分析了现有的相关标准,识别了标准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差距;通过业务需求分析,提出了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标... 科学的标准体系是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建设的基础和技术支撑。密切结合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的特点,全面分析了现有的相关标准,识别了标准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差距;通过业务需求分析,提出了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标准体系的框架设计、主要内容及编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 标准体系 框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水利DIS体系构建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5
11
作者 蒋云钟 刘家宏 +3 位作者 梅超 王浩 赵红莉 王超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92-496,共5页
智慧水利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施路径。落实智慧水利总体方案,有序推进水利“新基建”,构建面向未来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是贯彻党中央关于“十四五”发展的决策部署的关键之举。本文提出了以自然水系数... 智慧水利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施路径。落实智慧水利总体方案,有序推进水利“新基建”,构建面向未来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是贯彻党中央关于“十四五”发展的决策部署的关键之举。本文提出了以自然水系数字化(Digitalization)、水利工程智能化(Intelligentialization)、水利管控智慧化(Smartening)为主要内容的智慧水利DIS体系构建思路,并结合不同的应用场景展望了DIS体系建设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水利 新基建 水利工程 数字化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功能需求及实施策略 被引量:22
12
作者 蒋云钟 万毅 《中国水利》 2012年第7期26-30,共5页
当前,我国水资源监控能力总体薄弱,缺乏完善的监测系统和全面的监测信息,尚未形成满足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的监测、计量和信息管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制度的落实。通过分析加强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水... 当前,我国水资源监控能力总体薄弱,缺乏完善的监测系统和全面的监测信息,尚未形成满足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的监测、计量和信息管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制度的落实。通过分析加强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水资源信息"全国一本账"的理念,研究了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功能需求,探讨了其支撑"三条红线"管理的实施策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监控能力 最严格管理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虚拟仿真及应用研究”设想 被引量:4
13
作者 蒋云钟 王浩 +1 位作者 高季章 李纪人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1-23,共3页
该文设想构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数字化平台和虚拟环境,以完成多比例尺、多数据类型的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与国土状况信息的数字集成;通过西线调水区、输水沿线、受水区和后备水源区的数字仿真手段,对不同现有及存在的可能调... 该文设想构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数字化平台和虚拟环境,以完成多比例尺、多数据类型的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与国土状况信息的数字集成;通过西线调水区、输水沿线、受水区和后备水源区的数字仿真手段,对不同现有及存在的可能调水方案的工程可行性、有效性等予以综合分析和比选,并制定受水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优化配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虚拟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挖掘技术在水资源领域的应用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蒋云钟 张小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3-44,47,共3页
水资源数据具有量大、涉及面广、分布式、异构性等特点,采用传统的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受到一定限制,而数据挖掘技术为充分利用水资源数据提供了有效手段,可应用于水资源管理、评价、预测、动态模拟等。水资源数据挖掘体系结构由数据... 水资源数据具有量大、涉及面广、分布式、异构性等特点,采用传统的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受到一定限制,而数据挖掘技术为充分利用水资源数据提供了有效手段,可应用于水资源管理、评价、预测、动态模拟等。水资源数据挖掘体系结构由数据层、组织层、挖掘层、决策层组成,其中数据层是基础,挖掘层是核心。水资源数据的数量和质量、挖掘方法的选择、挖掘结果的解释和评价是水资源数据挖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水资源 决策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 为水资源双控行动提供支撑 被引量:9
15
作者 蒋云钟 《中国水利》 2016年第13期7-9,共3页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生态之基,水安全是涉及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2016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资源高效利用机...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生态之基,水安全是涉及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2016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资源高效利用机制,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强化目标责任,完善市场调节、标准控制和考核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控 监控能力 目标责任 资源监控 用水户 消耗总量 生存之本 用水总量控制 取水许可 监控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坪山河干流截污智能调度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蒋云钟 马玮骏 +6 位作者 李胜 金惠英 冷祥阳 田雨 毕程 孙艳 马永志 《中国水利》 2020年第22期41-43,共3页
智能调度系统是坪山河干流智慧水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调度对象涉及截流系统、调蓄系统和净化系统。基于调蓄池承前启后的作用,调度方案以调蓄池的状态作为工况划分的依据,将调度分为旱时、雨时、雨后三个阶段,提出了相应的调度思路... 智能调度系统是坪山河干流智慧水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调度对象涉及截流系统、调蓄系统和净化系统。基于调蓄池承前启后的作用,调度方案以调蓄池的状态作为工况划分的依据,将调度分为旱时、雨时、雨后三个阶段,提出了相应的调度思路,并建立了旱时和雨后的调度模型。以调度模型为基础,研发了智能调度系统,智能调度系统根据调度所需污水量预测、降雨预报等基本信息,旱季雨季统一考虑,全面协调制定调蓄池、净化站和湿地的调度计划,合理分配水量,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调度 智慧水务 截流系统 调蓄系统 净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水利大数据内涵特征、基础架构和标准体系研究 被引量:32
17
作者 蒋云钟 冶运涛 赵红莉 《水利信息化》 2019年第4期6-19,共14页
为解决水利大数据概念内涵不清晰,体系架构不统一,标准规范不完善,应用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将大数据理论技术与水利行业特点相结合开展水利大数据理论框架的研究。在充分研究调研大数据应用现状基础上,解析水利大数据的体量巨大、复杂多... 为解决水利大数据概念内涵不清晰,体系架构不统一,标准规范不完善,应用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将大数据理论技术与水利行业特点相结合开展水利大数据理论框架的研究。在充分研究调研大数据应用现状基础上,解析水利大数据的体量巨大、复杂多样、新老结合、价值很高、模糊很大、交互性、效能性和共情性等内涵特征;从数据源、管理、计算和应用等4个层面提出适用于智慧水利建设的水利大数据基础体系架构,并从功能、技术、部署角度进行阐述;设计水利大数据实时与离线分析场景的应用框架,用于支撑智慧水利环境下的水利大数据分析和决策;提出水利大数据相关管理规范和应用标准体系框架;总结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水工程、水监督、水行政、水公共服务等水利大数据的应用场景。研究成果符合水利行业实际情况,可以被借鉴用来指导水利大数据的研究和应用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水利 水利大数据 内涵特征 基础架构 标准 应用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与生态环境评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云钟 赵红莉 韩素华 《中国水利》 2004年第3期58-60,共3页
遥感技术、GIS技术、管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综合运用体现了系统分析的原则,构成了高度自动化、实时化和智能化的信息系统。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水资源与生态环境评价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了GIS组件技术,体现了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 遥感技术、GIS技术、管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综合运用体现了系统分析的原则,构成了高度自动化、实时化和智能化的信息系统。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水资源与生态环境评价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了GIS组件技术,体现了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使地理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结合实现了无缝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生态环境评价 管理信息系统 GIS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理念的流域智能调度技术体系刍议 被引量:22
19
作者 蒋云钟 冶运涛 王浩 《水利信息化》 2010年第4期1-5,10,共6页
针对流域调度面临着监测信息不全面、传输效率低下、计算速度远远不能满足实际要求等问题,物联网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为流域调度发生突破性进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以此作为出发点,总结分析了流域调度的特点和要求,以及现有调度系统... 针对流域调度面临着监测信息不全面、传输效率低下、计算速度远远不能满足实际要求等问题,物联网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为流域调度发生突破性进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以此作为出发点,总结分析了流域调度的特点和要求,以及现有调度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物联网技术与流域调度的联系。以保障防洪、供水、生态、能源、航运和工程等安全为目标,提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流域智能调度技术体系,对流域智能调度中的智能感知、仿真、诊断、预警、调度、处置、控制、综合指挥平台、数据处理和运维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最后在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流域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数字流域的建设,提出了"智慧流域"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智能调度 智慧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四大变革”深入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 被引量:2
20
作者 蒋云钟 《中国水利》 2023年第20期F0002-F0002,I0001,共2页
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时代。信息化浪潮席卷全世界,不仅深刻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更改变了几乎所有行业、技术、设计和产业。建设数字孪生流域,是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也是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支撑。水... 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时代。信息化浪潮席卷全世界,不仅深刻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更改变了几乎所有行业、技术、设计和产业。建设数字孪生流域,是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也是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支撑。水利部对数字孪生流域建设作出全面部署。破题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关键在于加快推进行业、技术、设计和产业“四大变革”,以高度信息化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浪潮 安全保障能力 高度信息化 信息时代 加快推进 高质量发展 有力抓手 深入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