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生态修复措施对藏东南工程边坡植被重建的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蒋云清 王国严 +7 位作者 黄梦月 张鸿南 彭培好 裴向军 李景吉 唐晓鹿 印大秋 王世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7-194,共8页
[目的]评价青藏高原派墨公路生态恢复过程中环境因素对边坡植物群落的影响,为藏东南工程扰动区生态恢复计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藏东南新修派墨公路为研究对象,基于沿线边坡生态恢复植物群落调查,分析群落盖度、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 [目的]评价青藏高原派墨公路生态恢复过程中环境因素对边坡植物群落的影响,为藏东南工程扰动区生态恢复计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藏东南新修派墨公路为研究对象,基于沿线边坡生态恢复植物群落调查,分析群落盖度、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群落加权性状值(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叶氮含量、叶磷含量)与环境变量(海拔、修复措施)的关系,探究当前恢复重建植物群落对环境变量及工程措施的响应。[结果](1)海拔显著影响Margalef丰富度指数、叶干物质含量(p<0.05);(2)高强度的措施显著提高群落盖度、比叶面积、叶氮含量(p<0.05),但对叶磷含量有显著负向作用(p<0.05);(3)人为高度干预的SJP技术能够显著增加高海拔植物的叶干物质含量,对群落修复效果总体较好。[结论]海拔高度和修复措施是派墨公路沿线边坡植物群落恢复的主要影响因素。随着海拔升高,植被自然恢复难度增大。应加大人为修复措施强度,避免引起高寒地区生态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植被重建 海拔高度 物种多样性 群落加权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CNTs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
2
作者 曾敏 何苗 +2 位作者 简正豪 张雪莲 蒋云清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4-169,共6页
用液相还原法在碳纳米管表面包覆纳米铜(Cu@CNTs),以其为增强相铸造Cu@CNTs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用拉伸试验测试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 用液相还原法在碳纳米管表面包覆纳米铜(Cu@CNTs),以其为增强相铸造Cu@CNTs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用拉伸试验测试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均匀分布在CNTs表面的Cu纳米颗粒作为CNTs与基体间的过渡层,锁定CNTs并促进CNTs-Al界面结合。相比铝基体,Cu@CNTs的质量分数为1.5%的铝基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为196、259MPa,提高了55.6%、34.8%。力学性能提高主要由于纳米铜优化了CNTs和铝基体的界面结合,使载荷从基体到CNTs高效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NTs 表面修饰 铝基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松种子萌发对温度、光照和GA3的响应 被引量:3
3
作者 邹雯 陈卓 +5 位作者 蒋云清 黄梦月 张鸿南 黄汐月 彭培好 王国严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84-90,共7页
选择我国西南地区特有树种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为对象,研究了其种子萌发对温度、光照和外源性赤霉素及其交互作用的响应。结果表明:(1)20/5℃、25/10℃条件下云南松种子萌发率最高(分别为42%±0.30、40.25%±0.31),温度过... 选择我国西南地区特有树种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为对象,研究了其种子萌发对温度、光照和外源性赤霉素及其交互作用的响应。结果表明:(1)20/5℃、25/10℃条件下云南松种子萌发率最高(分别为42%±0.30、40.25%±0.31),温度过高(30/20℃)、过低(4℃)均不利于云南松种子萌发;(2)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云南松种子均可正常萌发,光照对云南松种子萌发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3)云南松种子为非休眠类型,在攀西地区春季雨季前期播种有利于其幼苗建立。本文揭示了种子萌发对不同环境因子的响应特征,旨在认识云南松种子的萌发特性,促进造林工程中科学储藏种子和适时、适地播种,对提高西南地区生态恢复造林成活率和幼林的保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种子萌发 温度 光照 赤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鸡人工授精操作要点
4
作者 宋建华 蒋云清 《农村科技》 2000年第8期21-21,共1页
1.采精(1)公鸡24周龄开始训练,首次按摩训练前剪去泄殖腔周围羽毛,训练每天一次或隔日一次。(2)采精动作必须符合技术要求。手势要正确,使公鸡形成性反射规律。(3)采精前3~4小时停食,以减少采精时排便.采精时要防止粪尿污染精液。污染... 1.采精(1)公鸡24周龄开始训练,首次按摩训练前剪去泄殖腔周围羽毛,训练每天一次或隔日一次。(2)采精动作必须符合技术要求。手势要正确,使公鸡形成性反射规律。(3)采精前3~4小时停食,以减少采精时排便.采精时要防止粪尿污染精液。污染精液必须废弃。(4)采精人员必须相对固定,无特殊情况他人不得顶替。(5)集精还需温水预热,药棉包裹.注意保温。(6)采精频率为公鸡连续采精2~3天休息一天或采一天休息一天。2.输精(1)鸡群产蛋率达20%以上开始输精,首次输精量加倍,连续两天输精,第五天收种蛋。(2)每只每次输精量:原精0.025~0.03毫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授精 采精 输精量 公鸡 稀释精液 训练 技术要求 反射规律 粪尿污染 产蛋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