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础研究如何支持
1
作者 蒋丽金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基础研究 科研经费 自然科学基金 科技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原油乳化活性组分剖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徐志成 安静仪 +2 位作者 马金石 闫芳 蒋丽金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3-166,共4页
对孤岛原油进行了组分分离,对从原油中分离出的界面活性组分、胶质和沥青质进行了分离和结构初步鉴定,研究了他们的碱水乳化性能。结果表明:原油组分的乳化活性随着极性的增强而增强。脂肪有机酸是孤岛原油界面活性物质的主要组分。... 对孤岛原油进行了组分分离,对从原油中分离出的界面活性组分、胶质和沥青质进行了分离和结构初步鉴定,研究了他们的碱水乳化性能。结果表明:原油组分的乳化活性随着极性的增强而增强。脂肪有机酸是孤岛原油界面活性物质的主要组分。沥青质、胶质都含有乳化活性物质,具有乳化性质,其中含羰基( 脂肪羰基和芳香羰基) 、芳香碳碳双键的化合物对乳化性能和乳状液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乳化活性 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胆体核心复合物结构与功能的研究(Ⅱ)──4种变藻蓝蛋白复合物发色团相互作用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慧 赵井泉 +2 位作者 杨紫萱 张建平 蒋丽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1517-1522,共6页
从螺旋藻藻胆体中分离出4种不同结构和光谱形式的变藻蓝蛋白复合物APⅠ、APⅡ、APⅢ和APB,利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比较了三聚体和单体的光谱特性,通过对吸收光谱的光谱解曾以及各组分的归属,研究了变藻蓝蛋白复合物内各色团间相互作... 从螺旋藻藻胆体中分离出4种不同结构和光谱形式的变藻蓝蛋白复合物APⅠ、APⅡ、APⅢ和APB,利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比较了三聚体和单体的光谱特性,通过对吸收光谱的光谱解曾以及各组分的归属,研究了变藻蓝蛋白复合物内各色团间相互作用的性质和在能量传递中的功能.结果表明,复合物内色团间的作用关系可以用Forster偶极-隅极作用机制来解释,由于连接蛋白和同源亚基的存在影响其结构的对称性,进而影响各色团间相互作用的形式和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藻蓝蛋白 螺旋藻 藻胆体 APC PCB 发色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藻胆蛋白的荧光寿命、量子产率及其光谱学特性 被引量:4
4
作者 夏安东 朱晋昌 +2 位作者 伍华菊 蒋丽金 张新夷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CSCD 1993年第1期35-40,共6页
具有不同聚集态的藻胆蛋白有着不同的摩尔消光系数。这些聚集态决定了引起各藻胆蛋白之间光谱特性差别的藻蓝胆素发色团的构象。研究结果表明,在高聚态的C-藻蓝蛋白和变藻蓝蛋白中,由蛋白质——发色团之间相互作用调制的发色团的构象,... 具有不同聚集态的藻胆蛋白有着不同的摩尔消光系数。这些聚集态决定了引起各藻胆蛋白之间光谱特性差别的藻蓝胆素发色团的构象。研究结果表明,在高聚态的C-藻蓝蛋白和变藻蓝蛋白中,由蛋白质——发色团之间相互作用调制的发色团的构象,对太阳能的吸收和激发能转移到光合反应中心的过程可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寿命 量子产率 藻胆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红菌甲素荧光光谱的环境效应 被引量:3
5
作者 第五振军 蒋丽金 张曼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50-253,共4页
竹红菌甲素(简称HA)是从竹红菌中提取的一种光敏色素,属于苝醌的衍生物,它对许多皮肤病都有显著的光疗作用。最近发现HA能杀死肿瘤细胞并富集在肿瘤组织处(傅乃武未发表的结果),虽然刘景瑤等管对它的荧光光谱作过研究,但还有许多问题有... 竹红菌甲素(简称HA)是从竹红菌中提取的一种光敏色素,属于苝醌的衍生物,它对许多皮肤病都有显著的光疗作用。最近发现HA能杀死肿瘤细胞并富集在肿瘤组织处(傅乃武未发表的结果),虽然刘景瑤等管对它的荧光光谱作过研究,但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本文详细研究了环境对HA荧光光谱的影响,这有助于了解不同环境中激发态HA的性质,进而弄清竹红菌的光疗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红菌甲素 荧光光谱 光敏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胆体发射终端能量传递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慧 赵井泉 蒋丽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1746-1749,共4页
利用超快速时间分辨光谱研究了蓝绿藻藻胆体的2 个变藻蓝发射终端(APB, API)单体和三聚体内的能量传递过程, 探测到APB和API单体的两组亚基αAP/βAP和αAPB/βAP(αAP/β18)间的能量传递时间常数... 利用超快速时间分辨光谱研究了蓝绿藻藻胆体的2 个变藻蓝发射终端(APB, API)单体和三聚体内的能量传递过程, 探测到APB和API单体的两组亚基αAP/βAP和αAPB/βAP(αAP/β18)间的能量传递时间常数分别为30 ps和194 ps. APB和API三聚体所共有的9~32 ps 的短寿命组分来源于同一单体内能量由αAP向βAP的传递过程. 另2 个短寿命组分(68 ps和50 ps)则可分别指认为APB内βAP→αAPB和API内αAP→β18能量传递的时间常数, 所测得的长寿命组分则是几种终端基团基态恢复的平衡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胆体 变藻蓝蛋白 能量传递 发射终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藻蓝蛋白的电致发光 被引量:1
7
作者 夏安东 付绍军 +3 位作者 潘海斌 张新夷 朱晋昌 蒋丽金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83-186,共4页
C—藻蓝蛋白的电致发光夏安东,付绍军,潘海斌,张新夷,朱晋昌,蒋丽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230029)(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北京100101)藻胆蛋白(phycobiliProteins)... C—藻蓝蛋白的电致发光夏安东,付绍军,潘海斌,张新夷,朱晋昌,蒋丽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230029)(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北京100101)藻胆蛋白(phycobiliProteins)是藻类光合作用过程中最重要的拍光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C C-藻蓝蛋白 电致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诱导的竹红菌素磺化反应──反应条件对乙素(HB)光磺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胡义镇 安静仪 蒋丽金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CSCD 1995年第1期35-41,共7页
光照(>470nm)竹红菌乙素和Na_2SO_3的溶液可生成5或8位磺化和5,8-二位磺化的竹红菌乙素衍生物。竹红菌乙素的光磺化反应对反应条件(如氧的浓度、溶液的pH值、溶剂的极性)的变化非常敏感。在空气条件下,磺化... 光照(>470nm)竹红菌乙素和Na_2SO_3的溶液可生成5或8位磺化和5,8-二位磺化的竹红菌乙素衍生物。竹红菌乙素的光磺化反应对反应条件(如氧的浓度、溶液的pH值、溶剂的极性)的变化非常敏感。在空气条件下,磺化速度比在无氧条件下大大加快,同时也防止了氧条件下的一些副反应如自敏光氧化等的发生。这一磺化反应发生的最佳pH值为7.0~7.7。磺化速度随溶剂极性的降低而迅速下降,强极性有机溶剂与缓冲液组成的混合溶剂(1:1/V:V)有利于该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红菌素 光磺化反应 光诱导 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红菌素的光疗机制──竹红菌素的光物理、光化学及结构修饰 被引量:1
9
作者 胡义镇 蒋丽金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CSCD 1995年第3期286-288,共3页
竹红菌素的光疗机制──竹红菌素的光物理、光化学及结构修饰博士研究生胡义镇导师蒋丽金(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北京100101)竹红菌素是从生长在我国滇西北、藏东南地区的箭竹寄生真菌竹红菌中提取出来的一类... 竹红菌素的光疗机制──竹红菌素的光物理、光化学及结构修饰博士研究生胡义镇导师蒋丽金(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北京100101)竹红菌素是从生长在我国滇西北、藏东南地区的箭竹寄生真菌竹红菌中提取出来的一类光敏色素,属于醌类衍生物,它是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红菌素 光疗机制 光物理 光化学 结构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藻蓝蛋白发色团之间激子相互作用
10
作者 夏安东 朱晋昌 +1 位作者 蒋丽金 张新夷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69-279,共11页
本文尝试性地建立了APC(αβ)3内内层部分具有C3群对称特性的三个β发色团之间的“三聚体”激子相互作用的模型,依据“三聚体”激子相互作用的光谱表征,通过对APC(αβ)3的吸收光谱和CD谱的解叠,分析和计算得到AP... 本文尝试性地建立了APC(αβ)3内内层部分具有C3群对称特性的三个β发色团之间的“三聚体”激子相互作用的模型,依据“三聚体”激子相互作用的光谱表征,通过对APC(αβ)3的吸收光谱和CD谱的解叠,分析和计算得到APC(αβ)3内β发色团之间的距离,以及在坐标中的相对位置,估算了激发能在三个激子态之间的去局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藻蓝蛋白 三聚体 发色团 激子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离子(Cu^(2+)、Cd^(2+))对藻红蛋白单体的漂白机制
11
作者 赵继全 赵井泉 +2 位作者 张建平 杨紫萱 蒋丽金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CSCD 1997年第2期145-150,共6页
过渡金属离子(Cu2+、Cd2+)对藻红蛋白单体的漂白机制*赵继全赵井泉张建平杨紫萱蒋丽金**(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北京100101)关键词漂白,藻红蛋白单体,藻红蛋白亚基,多肽链残基,色团络合物藻胆蛋白是一组... 过渡金属离子(Cu2+、Cd2+)对藻红蛋白单体的漂白机制*赵继全赵井泉张建平杨紫萱蒋丽金**(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北京100101)关键词漂白,藻红蛋白单体,藻红蛋白亚基,多肽链残基,色团络合物藻胆蛋白是一组同源捕光色素蛋白,由多肽链及相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白 藻红蛋白 光谱 多肽链 色团 铜离子 镉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竹红菌乙素对小鼠肝癌细胞光敏作用研究
12
作者 乐加昌 王天盾 +2 位作者 庞素珍 安静仪 蒋丽金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0-104,共5页
本文首次研究了小鼠腹水肝癌细胞对于磺化竹红菌乙素(简称磺化乙素S-HB)摄取的过程,并对细胞的光敏损伤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磷化乙素在水中有较大溶解度,细胞摄取与外界溶液浓度呈相关性与乙素比较对于细胞的杀伤能力相... 本文首次研究了小鼠腹水肝癌细胞对于磺化竹红菌乙素(简称磺化乙素S-HB)摄取的过程,并对细胞的光敏损伤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磷化乙素在水中有较大溶解度,细胞摄取与外界溶液浓度呈相关性与乙素比较对于细胞的杀伤能力相当,也能导致细胞膜脂过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红菌乙素 光敏剂 肝脏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变鱼腥藻藻胆蛋白共价复合物的合成及其分子内能量传递
13
作者 赵继全 赵井泉 蒋丽金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CSCD 1998年第3期217-223,共7页
利用双功能基偶联剂3-(2-吡啶联巯基)丙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SPDP)合成了两个藻胆蛋白复合物,藻红蓝蛋白-变藻蓝蛋白复合物PEC-APC和藻红蓝蛋白-藻蓝蛋白复合物PEC-PC.利用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证明了藻... 利用双功能基偶联剂3-(2-吡啶联巯基)丙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SPDP)合成了两个藻胆蛋白复合物,藻红蓝蛋白-变藻蓝蛋白复合物PEC-APC和藻红蓝蛋白-藻蓝蛋白复合物PEC-PC.利用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证明了藻胆蛋白构型与构象在反应后得到保持.通过荧光光谱观察到能量传递现象.计算出复合物PEC-APC的分子内能量传递效率约为90%.复合物PEC-PC中藻红蓝蛋白PEC的荧光寿命比PEC本身的寿命大大缩短,证明存在分子内能量传递.二硫苏糖醇(DTT)还原二硫桥键后能量传递被阻断.这进一步证明复合物合成成功及分子内能量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胆蛋白 复合物 PEC APC PC 光合作用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螺旋藻核复合物结构特性的研究
14
作者 王慧 赵井泉 蒋丽金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CSCD 1997年第4期309-313,共5页
从螺旋藻藻胆体中分离出两种复合物:核复合物(APC)和杆-核复合物(APCR),通过吸收光谱及其二阶导数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二者的结构和光谱特性,讨论了在这两种沉降系数分别为36S和16S的超分子复合物内几种连接多肽... 从螺旋藻藻胆体中分离出两种复合物:核复合物(APC)和杆-核复合物(APCR),通过吸收光谱及其二阶导数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二者的结构和光谱特性,讨论了在这两种沉降系数分别为36S和16S的超分子复合物内几种连接多肽:L29.5,L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核复合物 杆-核复合物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藻条斑紫菜R-藻红蛋白中的能量传递过程 被引量:2
15
作者 伍华菊 张建平 +2 位作者 夏安东 朱晋昌 蒋丽金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CSCD 1995年第1期53-60,共8页
本文通过对条斑紫菜R-PE(藻红蛋白)及其α-β-γ亚基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计算机解叠,研究了R-PE内发色团之间的能量传递过程,并对R-PE及亚基内的各发色团进行了“s”和“f”型的指认。发现在亚基中为“f”型... 本文通过对条斑紫菜R-PE(藻红蛋白)及其α-β-γ亚基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计算机解叠,研究了R-PE内发色团之间的能量传递过程,并对R-PE及亚基内的各发色团进行了“s”和“f”型的指认。发现在亚基中为“f”型的发色团在R-pE(αβ)_6γ中起着“s”型发色团的作用,且将能量传递给最后的“f”型发色团。荧光激发偏振光谱进一步证明了R-PE内的能量转移过程与计算机解叠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解叠 能量传递 藻胆蛋白 红藻 条斑紫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红菌甲素敏化氧化还原型谷胱甘肽中的类型Ⅰ和类型Ⅱ反应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能辉 安静仪 +1 位作者 鲁崇贤 蒋丽金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CSCD 1992年第4期347-353,共7页
本文研究了竹红菌甲素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luSH)间的光诱导氧化还原作用。甲素是3,10-二羟基-4,10-苝醌衍生物。在GluSH作为电子给体时,甲素经受可见光诱导的单电子还原,生成年醌自由基或二氢甲素,取决于pH值,同时GluSH被氧化。甲素的单... 本文研究了竹红菌甲素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luSH)间的光诱导氧化还原作用。甲素是3,10-二羟基-4,10-苝醌衍生物。在GluSH作为电子给体时,甲素经受可见光诱导的单电子还原,生成年醌自由基或二氢甲素,取决于pH值,同时GluSH被氧化。甲素的单电子还原量子效率随pH值增加而增加。在充氧溶液中甲素敏化氧化GluSH的反应通过类型Ⅰ和Ⅱ的混合机制进行。用ESR检测到了通过Fenton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在脂质体包裹的甲素溶液中用动力学测定方法证明了甲素敏化GluSH的氧化是通过类型Ⅱ机制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光诱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竹红菌素对蛋白质荧光猝灭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乐嘉昌 杜长征 +2 位作者 庞素珍 安静仪 蒋丽金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CSCD 1994年第3期221-228,共8页
本文详细研究了磺化竹红菌素对多种蛋白质在溶液状态下的荧光猝灭过程。结果表明,磺化竹红菌素对多种蛋白质荧光猝灭服从Stern-Volmer曲线,实验观察了温度、粘度、pH值和盐酸胍对荧光猝灭过程的影响。由于磺化竹红菌素... 本文详细研究了磺化竹红菌素对多种蛋白质在溶液状态下的荧光猝灭过程。结果表明,磺化竹红菌素对多种蛋白质荧光猝灭服从Stern-Volmer曲线,实验观察了温度、粘度、pH值和盐酸胍对荧光猝灭过程的影响。由于磺化竹红菌素是一两性分子,对于不同蛋白具有不同猝灭过程;磺化竹红菌素对蛋白质的荧光猝灭常数K_q在10 ̄(13)mol/L·s ̄(-1)左右,这说明,磺化竹红菌素是一种比其它蛋白质荧光猝灭剂更加有效的荧光猝灭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猝灭 蛋白质 竹红菌素 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