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保护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教学实践分析——以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黎明 王玉玉 +5 位作者 齐永志 蒋云岚 陆秀君 贾彬 王逍冬 董金皋 《植物医学》 2024年第2期74-81,共8页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与实践是本科生培养的重要环节,高质量的教学实践是重中之重.以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保护专业毕业论文的教学质量提升实践为例,明确了课程培养目标,确定了考核内容和评价方法,对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了定量分析....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与实践是本科生培养的重要环节,高质量的教学实践是重中之重.以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保护专业毕业论文的教学质量提升实践为例,明确了课程培养目标,确定了考核内容和评价方法,对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了定量分析.以课程目标为导向,通过学生成绩的达成度分析,确定本科毕业论文各环节的达成度指标,并阐述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在该课程上的不足,最终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分析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本科论文质量提升的实践效果,可以为全国农林高校本科教学改革方式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毕业论文 质量提升 教学目标 达成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的根冠细胞测定法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2
2
作者 董金皋 康绍兰 黄梧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8-40,共3页
本研究用玉米小斑菌(Helminthosporium maydis)为试材系统地研究了影响离体植物根冠细胞测定法的诸因素,对Hawes等(1982)的根冠细胞法进行了全面改进,提出了改良的根冠细胞测定法及其关键技术。这种方法简便,快速、精确,在作物品种抗性... 本研究用玉米小斑菌(Helminthosporium maydis)为试材系统地研究了影响离体植物根冠细胞测定法的诸因素,对Hawes等(1982)的根冠细胞法进行了全面改进,提出了改良的根冠细胞测定法及其关键技术。这种方法简便,快速、精确,在作物品种抗性测定,生理小种,毒素及其它应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植物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在培育抗病品种及测定大量品种的抗病性中,如何进一步提高测定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根冠 细胞 测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葱叶枯病菌 Stemphylium botryosum毒素的分离与除草活性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金林 董金皋 +1 位作者 樊慕贞 李川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60-66,共7页
葱叶枯病菌在活体外可以产生致病毒素 ,用改良 PS培养基培养所得滤液经TLC分离获得 、 、 、 、 5种组分 ,其 Rf 值分别为 0 .31、0 .4 7、0 .74、0 .80和 0 .90 ,在乙醇中最大紫外吸收峰分别为 2 4 0、2 4 7、2 2 3、2 36和 2 58nm。... 葱叶枯病菌在活体外可以产生致病毒素 ,用改良 PS培养基培养所得滤液经TLC分离获得 、 、 、 、 5种组分 ,其 Rf 值分别为 0 .31、0 .4 7、0 .74、0 .80和 0 .90 ,在乙醇中最大紫外吸收峰分别为 2 4 0、2 4 7、2 2 3、2 36和 2 58nm。生物测定结果表明 ,组分 、 、 对马唐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中以组分 生物活性最高。粗毒素对禾本科杂草种子萌发抑制效果高于对阔叶杂草 ,而对玉米、水稻、油菜等种子萌发影响很小。试验还发现 ,毒素对马唐的防效最高 ,与百草枯药效相当。毒素对马唐叶绿素 a的含量影响不大 ,但对叶绿素 b和叶绿素总含量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g叶枯病菌 毒素 分离 除草活性 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虫为害与拟轮生镰孢侵染对玉米穗腐病发生及玉米籽粒中伏马毒素污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人杰 魏铁松 +3 位作者 郭聪聪 庞民好 刘颖超 董金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8-72,共5页
本研究以‘浚单20’为供试玉米品种,以棉铃虫为供试昆虫,以拟轮生镰孢为供试病原菌,分别进行单独及复合处理,以明确棉铃虫和拟轮生镰孢单独处理和复合处理对玉米穗腐病发病程度及籽粒中伏马毒素污染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2011年和2012... 本研究以‘浚单20’为供试玉米品种,以棉铃虫为供试昆虫,以拟轮生镰孢为供试病原菌,分别进行单独及复合处理,以明确棉铃虫和拟轮生镰孢单独处理和复合处理对玉米穗腐病发病程度及籽粒中伏马毒素污染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2011年和2012年均以棉铃虫与拟轮生镰孢侵染复合处理对穗腐病发病程度及籽粒中伏马毒素污染水平的影响最大,穗腐病平均病级分别为0.68±0.05和1.08±0.19;单独接种棉铃虫,2011年和2012年的穗腐病平均病级分别为0.31±0.05和0.71±0.06;单独接种拟轮生镰孢,穗腐病平均病级分别为0.24±0.03和1.05±0.29。复合处理的籽粒中伏马毒素污染水平,2011年和2012年分别为(0.85±0.56)mg/kg和(2.36±0.98)mg/kg;单独接种棉铃虫处理分别为(0.17±0.12)mg/kg和(0.01±0.002)mg/kg;单独接种拟轮生镰孢处理分别为(0.10±0.03)mg/kg和(1.14±0.62)mg/kg。相同处理条件下,降水量大和相对湿度高的气候条件更有利于穗腐病的发生及籽粒中伏马毒素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拟轮生镰孢 玉米穗腐病 伏马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顶菊入侵对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星 张利辉 +3 位作者 郑超 张金林 韩建民 董金皋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07-914,共8页
通过采样分析,研究了外来植物黄顶菊入侵对非耕地和耕地,以及对玉米根系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旨在揭示黄顶菊入侵农田和贫瘠荒地的机制。本试验比较了距根系不同距离土壤的微生态变化;分析了根系土壤3大微生物... 通过采样分析,研究了外来植物黄顶菊入侵对非耕地和耕地,以及对玉米根系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旨在揭示黄顶菊入侵农田和贫瘠荒地的机制。本试验比较了距根系不同距离土壤的微生态变化;分析了根系土壤3大微生物类群结构、5种土壤理化性质以及5种土壤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非耕地黄顶菊根表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分别为对照的4.44、6.88、2.64倍,耕地土壤中分别为对照的5.31、13.78、7.56倍;非耕地黄顶菊根表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分别为对照的13.23、6.67、21.40倍,耕地中分别为对照的9.27、2.15、2.24倍,可见黄顶菊对非耕地土壤中可培养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的影响更为明显;非耕地中黄顶菊根表土壤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脲酶、脱氢酶、蔗糖酶的活性分别为对照的19.44、5.39、1.64、1.74、4.62倍,说明细菌非常活跃,耕地中分别为对照的2.26、3.45、1.53、0.95、4.89倍。另外在玉米与黄顶菊互作时,其根表土壤速效氮、磷、钾分别为非互作条件下的63.54%、64.70%、80.71%,黄顶菊入侵明显降低了玉米根表速效养分。综上,黄顶菊入侵增加了其根系周围可培养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及土壤速效养分含量,降低了附近玉米根表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和速效养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黄顶菊 土壤速效养分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RT-PCR及其在植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胡丹丹 顾金刚 +1 位作者 姜瑞波 董金皋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20-525,共6页
定量RT-PCR(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ase-PCR)是在反转录和定量PCR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特异性检测基因表达的技术。主要包括相对定量RT-PCR(Relative quantitative RT-PCR)、竞争性定量RT-PCR(Competitive quan-titative RT-... 定量RT-PCR(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ase-PCR)是在反转录和定量PCR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特异性检测基因表达的技术。主要包括相对定量RT-PCR(Relative quantitative RT-PCR)、竞争性定量RT-PCR(Competitive quan-titative RT-PCR)、比较定量RT-PCR(Comparative quantitative RT-PCR)和实时定量RT-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RT-PCR)四种。目前定量RT-PCR在植物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植物营养学研究、植物发育学研究、植物抗逆机理研究、转基因植物的检测、病原菌的检测、植物与微生物互作机理研究、植物抗病性检测等方面。本文综述了定量RT-PCR的原理及在植物学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定量RT—PCR 竞争性定量RT-PCR 比较定量RT-PCR 实时定量RT-PCR 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轮枝镰孢对多菌灵的敏感性及抗性菌株生物学性状和交互抗性 被引量:6
7
作者 杨石有 刘倩宇 +4 位作者 万亚美 郭聪聪 庞民好 刘颖超 董金皋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9-446,共8页
为评价玉米穗腐病主要致病菌拟轮枝镰孢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对多菌灵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山东、河北、河南、四川、甘肃、辽宁及宁夏7省(自治区)的168株玉米穗腐病拟轮枝镰孢对多菌灵的敏感性,并对经药剂驯化获... 为评价玉米穗腐病主要致病菌拟轮枝镰孢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对多菌灵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山东、河北、河南、四川、甘肃、辽宁及宁夏7省(自治区)的168株玉米穗腐病拟轮枝镰孢对多菌灵的敏感性,并对经药剂驯化获得的拟轮枝镰孢抗多菌灵菌株主要生物学性状和交互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菌灵抑制拟轮枝镰孢菌丝生长的EC50值在0.0132~0.7740 mg/L之间,平均EC50值为(0.2208±0.1437)mg/L。敏感性频率分布显示,供试病原菌群体中已出现对多菌灵敏感性下降的亚群体,但其中仍有35.71%的菌株对多菌灵的敏感性频率呈正态分布,因此可将此部分菌株的平均EC50值(0.0814±0.0289)mg/L作为拟轮枝镰孢对多菌灵的相对敏感基线。药剂驯化共获得6株抗性菌株,抗性倍数在5.05~12.22之间。抗性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及菌丝干重均低于亲本菌株,表明其抗性菌株的生物适合度有所降低,同时发现其抗药性均不能稳定遗传。室内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拟轮枝镰孢对多菌灵的抗性与咪鲜胺、戊唑醇、三唑酮及吡唑醚菌酯之间均不存在交互抗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穗腐病 拟轮枝镰孢 多菌灵 敏感性 抗性菌株 生物学性状 交互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入侵杂草刺果瓜(Sicyos angulatus L.)严重危害玉米 被引量:7
8
作者 曹志艳 张金林 +3 位作者 王艳辉 张利辉 董金皋 宋胜普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7-188,共2页
刺果瓜(Sic yos angulatus L.)为葫芦科野胡瓜属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生长扩展速度快,种子量大、繁殖力极强.该杂草原产于美国,我国仅在台湾和大连地区发生.2013年本研究调查发现,刺果瓜于2002年在宣化区屈家庄首次发生,目前已导致张... 刺果瓜(Sic yos angulatus L.)为葫芦科野胡瓜属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生长扩展速度快,种子量大、繁殖力极强.该杂草原产于美国,我国仅在台湾和大连地区发生.2013年本研究调查发现,刺果瓜于2002年在宣化区屈家庄首次发生,目前已导致张家口地区约400 hm2玉米受害,造成减产50%~80%.刺果瓜的生长、入侵、传播途径和防控技术等尚不清楚,急需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果瓜 生物入侵 危害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田间苗期抗性评价 被引量:12
9
作者 赵雪艳 张玮 +3 位作者 严红 闫爱玲 徐海英 董金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2-175,共4页
对36个葡萄品种(品系)苗期对霜霉病的田间抗病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葡萄品种(品系)对葡萄霜霉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绝大多数欧美杂交种的抗性要强于欧亚种葡萄,供试的10个欧美杂种中,‘瑞峰无核’对葡萄霜霉病表现为高抗;‘DEMI... 对36个葡萄品种(品系)苗期对霜霉病的田间抗病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葡萄品种(品系)对葡萄霜霉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绝大多数欧美杂交种的抗性要强于欧亚种葡萄,供试的10个欧美杂种中,‘瑞峰无核’对葡萄霜霉病表现为高抗;‘DEMIR’、‘龙宝’、‘红富士’、‘黑奥林’、‘峰后’5个品种表现为中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霜霉病 主成分分析 抗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测定农田沟渠水中草甘膦残留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聪 刘颖超 +1 位作者 庞民好 董金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6-99,共4页
为了准确评价草甘膦在农田沟渠水中使用后其对生态环境的安全性,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柱后衍生法对农田沟渠水中草甘膦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将田间沟渠水样中草甘膦经次氯酸钠和邻苯二甲醛、巯基乙醇衍生化后,采用荧光检测器检测。... 为了准确评价草甘膦在农田沟渠水中使用后其对生态环境的安全性,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柱后衍生法对农田沟渠水中草甘膦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将田间沟渠水样中草甘膦经次氯酸钠和邻苯二甲醛、巯基乙醇衍生化后,采用荧光检测器检测。衍生剂1(5%)次氯酸钠添加量100μL/L;衍生剂2硼酸钾和OPA添加量分别是130g/L和100mg/950mL。草甘膦在0.05~2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9。在农田沟渠水中,草甘膦3个添加水平(0.05、0.5、1mg/L)的平均回收率(n=5)为98.2%~104.4%,5次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1%~3.6%,方法检出限为0.05mg/L。该方法灵敏、简便、快速,适合于农田沟渠水中草甘膦残留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柱后衍生 农田沟渠水 草甘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嘧磺隆降解菌株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初探 被引量:5
11
作者 齐萌 赵斌 +1 位作者 董金皋 张金林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0-336,共7页
为得到烟嘧磺隆的高效降解菌株,并了解其降解特性,从烟嘧磺隆生产厂家污水处理池中筛选得到1株可高效降解烟嘧磺隆的菌株ND1,经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16S rDNA鉴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在30℃、150 r/min条件下,... 为得到烟嘧磺隆的高效降解菌株,并了解其降解特性,从烟嘧磺隆生产厂家污水处理池中筛选得到1株可高效降解烟嘧磺隆的菌株ND1,经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16S rDNA鉴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在30℃、150 r/min条件下,该菌株3 d内可将200 mg/L的烟嘧磺隆降解98%以上;进一步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HPLC-MS/MS)检测其降解产物,发现该菌株可作用于烟嘧磺隆的磺酰脲键,使其桥键发生断裂而产生降解产物2-氨基-4,6-二甲氧基嘧啶和磺酰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嘧磺隆 枯草芽孢杆菌 降解菌 降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除草剂与生物安全 被引量:28
12
作者 马娟 董金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2,共4页
随着人类环境意识的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效、环保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越来越显示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本文概述了微生物除草剂的种类、剂型及特点,介绍了利用微生物及其天然产物防治杂草的潜在优势和目前国内外的研究... 随着人类环境意识的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效、环保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越来越显示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本文概述了微生物除草剂的种类、剂型及特点,介绍了利用微生物及其天然产物防治杂草的潜在优势和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对微生物除草剂的生物安全性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除草剂 种类 剂型 生物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贾慧 王进忠 +4 位作者 陈忠斌 王升启 董金皋 赵祥云 张民照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73-76,共4页
笔者对百合病毒的检测技术作了综合评述,主要有植株直接观测法、指示植物接种鉴定法、电镜技术、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等,综合应用各项技术使检测更加灵敏、可靠。目前,常用的检测以血清学技术的ELISA为主、分子生物学技术的R... 笔者对百合病毒的检测技术作了综合评述,主要有植株直接观测法、指示植物接种鉴定法、电镜技术、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等,综合应用各项技术使检测更加灵敏、可靠。目前,常用的检测以血清学技术的ELISA为主、分子生物学技术的RT PCR为主。基因芯片检测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高效的检测手段并在植物病毒检测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病毒 检测技术 血清学检测 分子生物学检测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重组PCR技术构建适合真菌ATMT转化的GFP基因表达载体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运峰 范永山 +2 位作者 冯志娟 林满丽 董金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7期12972-12974,共3页
[目的]构建适合真菌ATMT转化的GFP基因表达载体。[方法]利用含有GFP基因和Nos终止子的A2GFP质粒和含有普遍适于真菌基因表达的构巢曲霉启动子(Ptrpc)的pUCATPH质粒,通过重组PCR技术构建Ptrpc-GFP-Nos重组基因,然后插入到农杆菌质粒pCAMB... [目的]构建适合真菌ATMT转化的GFP基因表达载体。[方法]利用含有GFP基因和Nos终止子的A2GFP质粒和含有普遍适于真菌基因表达的构巢曲霉启动子(Ptrpc)的pUCATPH质粒,通过重组PCR技术构建Ptrpc-GFP-Nos重组基因,然后插入到农杆菌质粒pCAMBIA 1300的多克隆位点,构建适合真菌ATMT转化的GFP基因表达载体,并对其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通过重组PCR技术,仅通过Ptrpc启动子基因扩增、GFP-Nos基因扩增、Ptrpc-GFP-Nos重组基因扩增、1次双酶切、1次连接和转化,就成功地构建了适合真菌ATMT转化的GFP基因的表达载体pCAMBIA 1300-PGN,不需要构建中间载体,并大大简化了连接步骤。该载体经过PCR、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构正确,连接准确,序列无误。[结论]该研究为真菌ATMT突变体的构建和快速检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PCR技术 绿色荧光蛋白 ATMT转化 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的水解行为及对4种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石有 董师旭 +4 位作者 史儒松 蒲金基 董金皋 刘颖超 张贺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95-1003,共9页
雷帕霉素为大环内脂类抗生素药剂,对多种人类疾病有效,近年发现其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也有较好的抑制活性,有望开发为微生物源农药用于植物病害的防治,而目前关于雷帕霉素的水解行为及其对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还未见报道。为评价雷帕霉... 雷帕霉素为大环内脂类抗生素药剂,对多种人类疾病有效,近年发现其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也有较好的抑制活性,有望开发为微生物源农药用于植物病害的防治,而目前关于雷帕霉素的水解行为及其对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还未见报道。为评价雷帕霉素的水解行为及其对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本研究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测定了雷帕霉素在不同pH值、温度、初始浓度及光源中的水解特性,同时测定了其对家蚕、意大利工蜂、斑马鱼及赤子爱胜蚯蚓4种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水解试验结果表明:碱性环境、紫外光照及高温有利于雷帕霉素的水解。当其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时,半衰期分别为66.63、38.93及77.00 h;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时,半衰期分别为144.38、105.00及165.00 h。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雷帕霉素对家蚕和斑马鱼的96 h-LC_(50)值分别为386.46和3.50 mg/L(有效成分,下同);对意大利工蜂的急性经口毒性48 h-LD50值为8.95μg/bee,急性接触毒性48 h-LD50值为16.79μg/bee;对赤子爱胜蚯蚓的14 d-LC_(50)值为223.81 mg/kg。按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准则”(GB/T 31270—2014)的毒性等级划分标准,雷帕霉素对家蚕、斑马鱼、赤子爱胜蚯蚓的急性毒性分别为“低毒”、“中毒”和“低毒”,对意大利工蜂的急性经口毒性为“中毒”,急性接触毒性为“低毒”。研究表明,雷帕霉素属于易降解性药剂,对家蚕、意大利工蜂、斑马鱼及赤子爱胜蚯蚓4种非靶标生物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大环内脂类抗生素 微生物源农药 水解行为 半衰期 非靶标生物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浓缩对灰葡萄孢代谢产物中除草活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惠 钮绪燕 +2 位作者 彭文文 董金皋 商鸿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用旋转浓缩法浓缩灰葡萄孢代谢产物的培养滤液 ,以试样对反枝苋种子发芽的校正抑制率为活性指标测定蒸出液和浓缩液的除草活性 ,同时测定蒸出液的紫外吸收曲线 ;结果发现 ,浓缩至原体积一半时的蒸出液和浓缩至干后的蒸出液均表现出生物... 用旋转浓缩法浓缩灰葡萄孢代谢产物的培养滤液 ,以试样对反枝苋种子发芽的校正抑制率为活性指标测定蒸出液和浓缩液的除草活性 ,同时测定蒸出液的紫外吸收曲线 ;结果发现 ,浓缩至原体积一半时的蒸出液和浓缩至干后的蒸出液均表现出生物活性 ,对反枝苋种子发芽的抑制率分别为90.4%和84.6 % ,两种蒸出液的紫外吸收曲线相似 ,均在232nm处有最大吸收 ;表明浓缩过程中除了溶剂水被蒸出外 ,至少还有1种活性物质被蒸出或损失 ,其在232nm有最大吸收 ;浓缩至1/2体积的蒸出液在232nm的吸光值 (0.893)比浓缩至干的蒸出液在该处的吸光值 (0.697)大 ,表明浓缩前期该活性物质的损失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葡萄孢 代谢产物 除草活性物质 旋转浓缩 培养滤液 植物病原真菌 旋转蒸发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病原菌氧化固醇结合蛋白的功能及其靶向抑制剂研究进展
17
作者 刘静 郝楠 +4 位作者 张芷萌 刘晓飞 刘颖超 赵斌 董金皋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5-256,共12页
氧化固醇结合蛋白(OSBP)及其同系物(ORPs)共同构成脂质结合/转移蛋白(LTPs)的保守家族,它们在真核生物细胞中广泛表达,主要作用是参与细胞中的脂类代谢、囊泡运输及信号转导等方面。本文主要对植物病原菌中氧化固醇结合蛋白的结构、功... 氧化固醇结合蛋白(OSBP)及其同系物(ORPs)共同构成脂质结合/转移蛋白(LTPs)的保守家族,它们在真核生物细胞中广泛表达,主要作用是参与细胞中的脂类代谢、囊泡运输及信号转导等方面。本文主要对植物病原菌中氧化固醇结合蛋白的结构、功能等进行系统阐述,并对基于氧化固醇结合蛋白的靶向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工作进行综述,可为基于新靶标农药的合理设计与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固醇结合蛋白 甾醇转运 非囊泡运输 膜接触位点 氧化固醇结合蛋白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白蛾在玉米上的大发生
18
作者 曹志艳 董金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1-181,共1页
关键词 美国白蛾 大发 玉米 检疫性害虫 传播途径 灯蛾科 鳞翅目 繁殖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感棉花品种体内棉花黄萎菌的动态分布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亮 鹿秀云 +4 位作者 李社增 李宝庆 郭庆港 马平 董金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9054-9056,共3页
[目的]检测接种后不同时间抗、感棉花品种体内棉花黄萎菌的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DAS-ELISA)方法监测棉花黄萎菌在较抗棉花黄萎病的海岛棉品种海7124和较感棉花黄萎病的陆地棉品种鄂荆1号体内的传导情况。[结... [目的]检测接种后不同时间抗、感棉花品种体内棉花黄萎菌的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DAS-ELISA)方法监测棉花黄萎菌在较抗棉花黄萎病的海岛棉品种海7124和较感棉花黄萎病的陆地棉品种鄂荆1号体内的传导情况。[结果]棉花黄萎菌可以有效侵入抗、感棉花品种的根部,但病原菌很少再向抗病品种海7124的上部茎和叶部传导,而感病品种鄂荆1号向上传导的菌量很大。[结论]初步确定海7124的抗病特性表现为不抗侵入但可有效抑制病原菌在体内的传导,感病品种鄂荆1号既不抗侵入也不抗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 DAS-ELISA检测技术 抗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Ha1对玉米田杂草的室内除草活性测定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鑫 乔欣 +4 位作者 杨娟 杨毅清 马树杰 张利辉 董金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92-296,共5页
为了寻找高效安全的微生物除草剂,本研究以天然存在的黏质沙雷氏菌Ha1菌株为试验材料,采用发酵液喷施法和颗粒剂封闭法(填埋法和撒施法)对玉米田常见杂草进行了室内活性测定。发酵液喷施法、颗粒剂填埋法和撒施法对杂草的鲜重防效分别为... 为了寻找高效安全的微生物除草剂,本研究以天然存在的黏质沙雷氏菌Ha1菌株为试验材料,采用发酵液喷施法和颗粒剂封闭法(填埋法和撒施法)对玉米田常见杂草进行了室内活性测定。发酵液喷施法、颗粒剂填埋法和撒施法对杂草的鲜重防效分别为47.88%,70.63%和76.82%。发酵液喷施法和颗粒剂封闭法均能有效防除杂草,颗粒剂封闭法优于发酵液喷施法,颗粒剂撒施法优于填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质沙雷氏菌 除草活性 鲜重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